直肠癌早期和痔疮的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有不少直肠癌患者在发病早期以为自己得的是痔疮,未予以治疗,等到症状严重了才来就诊,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由于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病部位相近,两者也都有便血的表现,故患者容易混淆,那么今天就来谈一下直肠癌与痔疮的鉴别。
首先看一下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数据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统计显示年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属为37.63万人,直肠癌死亡患者19.10万人。结直肠癌在近10年间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结直肠癌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发病率最高,此外依次是中部、南部、西南、东北、北部,发病率最低的是西北地区。(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年12月)
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地域分布及城乡分布构成特征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年12月)
直肠癌与痔疮的鉴别
1便血直肠癌和痔疮都可出现便血,但两者的便血是不同的。
痔疮的便血多是间歇性,通常在大便干结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血色鲜红,量不多,随大便排出后滴下,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带血。
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或果酱色,一般为每次大便都带血,且因为癌细胞破坏直肠粘膜而有粘液分泌,粘液与大便相混,称之为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2排便习惯的改变痔疮患者的排便习惯一般不会改变,可能会在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导致痔疮加重的同时,会有便秘的情况出现,但调整饮食后往往可以恢复正常。
直肠癌患者排便习惯明显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便意频繁,有排便不尽感,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同时由于肿瘤在肠腔的占位,直肠癌患者大便会变细、变扁,或者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表面带沟槽)。在病程后期,如果肿瘤完全堵住肠道,则大便不能下行,故中医称之为“锁肛痔”,同时会出现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肠梗阻征象。
3发病年龄痔疮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多发生在20岁以上群体。
直肠癌的发病年龄近年来虽然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对于发病人群来讲,年龄呈现正态分布趋势,主要集中在60~74岁的年龄范围,占总体发病人数的41.23%,而45岁以上发病的患者占所有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的93.28%。(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年12月)
(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年龄分布)
4软硬程度及脱出痔疮便血多为间歇性,有时还会有肿块从肛门脱出,脱出的痔核,触之柔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回纳或用手托回,少数情况下会发生嵌顿。
直肠癌作为恶性肿瘤,肿块位置固定且触之质地较硬,退指指套沾有血液、脓液、粘液等,一般不会从肛门脱出。
5短期内有无明显体重减轻痔疮患者,如果没有其他合并疾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的表现。
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的消耗,会出现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减轻,并伴有疲劳乏力、贫血等症状。
6有无转移征象直肠癌至晚期会出现转移征象,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转移到其他脏器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7鉴别金标准病理活检,是鉴别痔疮和直肠癌的金标准。
筛查
1指诊直肠指诊是最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也是初步诊断、早期发现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80%以上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均可以在直肠指诊时触及。所以不要忽视直肠指诊,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直肠指诊。
2肠镜通过肠镜能直视结直肠内部,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同时可取病理送检,确定肿块性质及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同样建议有家族史或者年龄达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该做定期筛查。
温馨提示
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定期体检。
专家介绍辛学知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院院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访问学者,TST专家组委员,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微创治疗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疾病;在肛肠科的疑难病症上也具我省的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症、肠道息肉、肿瘤等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体会。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5号诊室)
其余时间可至病房(医院2楼肛肠1科)就诊
济南市经十路号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