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傍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君实生物(.HK)等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其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在恒河猴的治疗和预防实验结果,这也是首个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实验报告。该报告初步表明,改造后的中和抗体CB6-LALA能够抑制SARS-CoV-2的感染,观察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据报告显示,研究首先从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BMC)分离出SARS-CoV-2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Ab),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筛选出两个均能阻断SARS-CoV-2-RBD与在HEKT细胞上瞬时表达的hACE2受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CA1和CB6。与CA1相比,CB6表现出更强的中和活性。在开始实验前,基于前期的发现,为了防止潜在的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研究者在CB6的Fc段引入了LALA突变(CB6-LALA)以消除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降低Fc介导的肺损伤的风险。
该报告显示,在恒河猴动物模型实验上,证实了中和抗体CB6-LALA的治疗作用和预防潜力。
据显示,在治疗组中(n=3),受到SARS-CoV-2感染的动物在感染后第1和第3天给予静脉注射CB6-LALA(50mg/kg)治疗。对照组(n=3)的动物在感染后第1天和第3天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静脉注射。每天评估咽拭子的病毒滴度,直至感染后7天。
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4天达到峰值水平(约.5RNA拷贝/mL),然后自然下降。治疗组的动物在感染后的第4天,CB6-LALA给药后病毒效价显著降低,治疗组病毒滴度比对照组降低了约3个对数。
与此同时,预防组(n=3)的动物在感染SARS-CoV-2前静脉注射单剂CB6-LALA(50mg/kg),在观察期间的咽拭子评估中,仅检测到最低水平的病毒滴度,病毒滴度峰值不超过RNA拷贝/mL,表明CB6-LALA在SARS-CoV-2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预防保护作用。
基于目前的数据分析,研究者们认为,CB6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治疗可能,值得进一步转化发展。该动物实验结果,也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试验的方向和设计。
中和抗体是一种可通过中和或抑制病原体(例如病毒)的生物学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的治疗性抗体。抗体可以通过工程化实现药物量产,从而保证临床大量应用。这由此也吸引了全球多个研究团队正在介入研发相关的抗击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中。
按照君实生物前期发布的计划,公司和礼来制药计划在第二季度在美国递交IND申请并启动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