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15%到30%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在2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人群——据统计,我国约有万丙肝病毒感染者。与乙肝相比,丙肝的知晓度与诊断率都较低。大多数的慢性丙肝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常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但值得庆幸的是,和乙肝不同,丙肝是一种能够被完全治愈的疾病。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规范治疗。1从全球视角来看,丙肝也是一种高发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每年大约有70万人因未得到治疗而死亡。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医学界常用“呐喊的乙肝,沉默的丙肝”来形容公众对丙肝的知晓情况。世界肝炎联盟发起的肝炎患者全球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仅为25%,自主筛查率为19.4%。此外,我国丙型肝炎诊断率仅为2%,且大多数的慢性丙肝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发展晚期。丙型肝炎病毒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多数患者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慢性丙肝患者甚至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换句话说,这种病毒可在人体内潜伏10到20年,犹如一枚“定时炸弹”,若不及早发现、及时“拆除”,15%到30%的慢性丙肝患者会在2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大大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2很多人关心丙肝病毒的传染渠道。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急性临床型和无症状的亚临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一般病人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并可带毒12年以上。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以及母婴传播、性传播等。丙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有职业或其他原因比如文身、穿孔、针灸等所致的针刺伤史者;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准备进行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有高危性行为史者;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主要是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年前的供血浆者。高危人群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丙肝筛查,只要诊断为丙肝病毒(HCV)感染、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感染者,应该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丙肝并不会通过同桌吃饭传染,也不通过握手传染,更不会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清华大学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魏来教授特别提醒:公众应消除对丙肝患者的歧视。魏来教授特别提醒——文眉、文眉、洗牙、打耳洞等凡是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出血的行为,都要去正规场所,采用一次性用具,简单的酒精擦拭未必能彻底清除丙肝病毒。年,Golafield首先报告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侯顿(MichaelHoughton)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了丙肝病毒,并命名本病及其病毒为丙型肝炎(Hepatitis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因为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变异,所以非常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医学界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值得庆幸的是,与乙肝不同,丙肝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病毒性肝炎。但能否治愈,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中国,超过96%的丙肝感染者的致病基因为1、2、3和6型。国际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从年开始,已经有多个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相继问市。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治疗失败的情况。但即便是既往接受抗病毒药物失败,《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也已有推荐药物作为治疗方案进行“挽救”。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抗HCV即丙肝抗体,目前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现较慢,一般在发病后2~6个月,甚至1年才转阳,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而且1次阴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诊断。当各型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检测阴性,临床症状及单项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应考虑是否为丙型病毒性肝炎。HCV-RNA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检测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总之,对有典型临床表现且其发病与输血及血制品密切相关,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进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阳性或HCV-RNA单独阳性即可确诊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来源:中外医讯(medinfo-au)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bf/1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