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们最喜欢的四大城市

今天我们跟大家聊聊中国导演最喜欢的四大城市。

当然,首先是排除了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因为这两个地方太牛了,南北文化的重镇,一个号称帝都,一个号称魔都,当然是影视作品最喜欢表达的城市,还有香港台北这些城市,当然也得排除,不然没得比了。

另外要排除各大影视城,因为那就是为了拍电影而造的,像横山影视城杀死的鬼子可以绕地球一圈有余了。还有象山影视城,广东南海影视城、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无锡影视城,这些专业对口的职能化小城不算。

那除了这些城市,还有什么地方导演喜欢呢?

重庆

重庆在抗战时期是陪都,所以有很多反映抗战的题材就在重庆拍的。

但到了最近这段时间,重庆又打上了小资情怀的标签。

《周渔的火车》据说是在重庆图书馆旧馆取内景,此外还有长江索道,南滨路等地取景。

最有名的还有《疯狂的石头》,简直就是一部重庆生活史,里面的重庆话,重庆索道,重庆小庙,重庆戏曲,将重庆的文化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展示。

这部戏也火了很多人,比如现在的一线男明星黄渤。

记录片《三峡好人》也是在重庆拍的。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重庆下面的武隆县。

《一九四二》的部分取景也在重庆,比如荣昌区天主教堂。

而《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在武隆县天生三硚取过景。

至于《火锅英雄》那就是一部向重庆致敬的电影。火锅店就在当年为了防日本轰炸的防空洞里。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路过的马路,都是在重庆。而最有名的《重庆森林》反而不是在重庆拍的,而是在香港的重庆宾馆拍的。

据统计,在重庆一共拍了二百多部电影,为什么导演喜欢重庆呢?可能因为重庆它的文化多样性,它的地域文化跟国际时尚有一种谜一样的结合。产生了各种光怪陆离的特征,所以成为导演的心头好。

2.乌镇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确实是一个小镇,但这个镇很热闹,什么互联网大会在这里开。另外,它也是导演的心头好,《似水年华》就是在这里拍的。《天下粮仓》在这里取景,《乾隆王朝》也有在乌镇拍过。新版的《红楼梦》也在这里拍过。

加起来,也有七八十部了。《碟中谍3》阿汤哥在乌镇上奔跑的样子,估计大家都印象深刻。

为什么导演喜欢乌镇呢?因为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建筑很多,而且保存的很好,成片区,要拍一些年代戏,或者找一些厚重的感觉,在这里当然再好不过。

青岛

青岛拍的电影也非常多

在青岛迎宾馆、薛家岛轮渡,由葛优、舒淇拍的非诚勿扰。

在海大老校区附近,由林嘉欣、郑伊健拍的《恋之风景》。在五四广场,倪萍、唐国强、黄晓明拍的《寻找微尘》,还有陈道明的《黑洞》,《中国式离婚》,佟大为的《门第》等等,起码也有二三十部了。

之所在选在青岛,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青岛的建筑很有特色。

最先当年被德国人占过,在这里修了很多的德国建筑物,什么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等等很多。

比如青岛总督府:

有一说法,德国在青岛修的下水道,百年可用,所以青岛不受水淹。

到了后面,德国一战失败,日本人占了这里,又修了很多日式建筑,比如青岛日本女子高等旧址:

当然,青岛还有中国式的建筑,比如湛山寺:

建筑物有特色,城市很美,当然导演们也喜欢到这里拍。

厦门

厦门也是导演最喜欢取景的地方。

《失恋33天》《一起来看流星雨》《疯狂的赛车》《瞧这一家子》《我的早更女友》

《同桌的你》

赵又廷《第一次》背着Anglebaby,就在厦门

在这里拍的戏也要用完手指脚指。

最后说一个地方:浙江台州的仙居。

这个地方,最近频频出现在电影电视剧里。

早年的《渔光曲》

前不久上演的《建军大业》

《花千骨》

这里名为仙居,原是仙人隐居之地,天然带有仙气。

山水秀丽,不用特效,就能拍出仙气。

《琅琊榜》

更多的戏是在附近的雁荡山拍的。

《古剑奇谭》、《楚乔传》、《司马懿之军事联盟》、更早的有张纪中《天龙八部》

李连杰的霍元甲

《飞花如蝶》

为什么选在仙居呢?

当然是这里漂亮,上图说话。图片来自网络。

更加上浙江影视产业很发达,取景的话,越近越好,旁边就有仙居这么一个好地方,当然受到导演的欢迎。而仙居旁边的天台县,也是爱取景的地方。最有名的当属国清寺。

著名的少林寺,其实不是在河南拍的,就是在这里拍的。

再过去的三门县,有一个地方叫蛇蟠岛,里面有个海盗村,明朝海盗盘踞在其上的千洞岛,直到解放前还有海盗,据说最近有导演将在那里拍海盗片。

说到浙江台州,其实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浙江的农民很有钱。

网上有的亲,看不起农村人,瞧不上乡下人,但到了浙江,千万不要这样了,因为浙江的农村人,那往往比城里人还有钱,家里数百万的资产是一般般,每年有分红,工作也不累,很多浙江农村还会雇人干活。

比如农村的房子,在南方是这样的:

在北方多半是这样的。

但是,在浙江的农村房,往往就是这样的。

内部是这样的:

高级一点是这样的:

内部是这样的:

那为什么浙江的农民这么有钱了。首先当然是聪明敢干。浙江有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

浙江很多地方其实地理环境并不好,以钱塘江为界,有浙东浙西,浙西是粮仓,“苏湖熟,天下足”里湖熟部分就是浙西。这里是杭嘉湖平原,插根木头就开花的地方,还有大运河,物资运输方便,但浙东就不同了,八山一水一分田。老百姓要生活并不容易的。

但就是这里,产生了中国三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跑出了最多的老板群体:浙商。

中国三大经济模式:苏南模式,以江苏的苏州、常州、无锡为代表。

珠江模式,就是广东的发展模式,另一个就是温台模式,以温州台州为代表。

了解完这三大模式的特点,你就知道为什么浙江的农民全国最富。

先讲珠江模式。珠江模式就是利用地理优势,利用政策红利,发展大城市,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模式,这种模式容易产生大经济中心,比如广东就有中国两大一线城市:广州跟深圳。

这种发展大城市优先的模式,有一个特点,城乡差距大,广东有很富的,达到了中等发达水平,比如深圳这些地方,但同时,还有韶关清远等地的一些贫困县。农村还是很穷的。

所以,广东的农村没有钱,但是有很多超级富豪,广东潮汕老板多有钱,大家也是听过的。

再说这个苏南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众筹经济,大家搞集体所有制来发展经济,由政府来主导,发展农村工业。

苏南模式以农村为核心,农民也是相当有钱,但毕竟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怎么运作呢?找外资。所以苏南模式里,外资比例很大。

看苏南农村的房子,整齐划一,说明是有强规划在里面的,而浙江农村的房子,就比较自主化一点。

最后就是这个温台模式,这个模式跟苏南模式差不多,也是立足农村,唯一一点就是它不是政府干预,它是农民自发去经商,全民去经商,家家户户都开厂创业,人人当老板。是小商品,大市场。

我举个例子。

台州有一位老板,原本是杀猪的,到了改革开放,一看机会很好,就找些亲戚一起做生意,做什么生意呢?轿车布罩,这看上去是个小东西。而且利润很薄。

台州很多企业的商品,利益率不高的,做一件东西,可能就赚几厘钱,连一分钱都不给,一般人就不干了,但台州人愿意,家里搞个小工厂,那就做起来。虽然一开始赚的不多,但因为利润低,别的企业就渐渐退出了,一看,就台州的企业还在努力,渐渐的把别人退出的市场份额拿到了。

最后规模一下上来了,虽然利润少,但海量之后,赚的钱就可观了。低利润在经济学里,也是有效避免竞争的方法。

你的行业要是能赚百分之二十,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壁垒,那你开心数钱的时候,也要担心,马上就会有人进入你的行业。

杀猪起家的老板最后把这个汽车布罩做到了世界第一。那自然就成为大老板了。有钱了,也搞搞文化产业。最近搞了一个和合园。

随便提一下台州的和合文化,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现在是台州的标签。和合文化是中国很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角是中国两位最有名的诗僧:寒山与拾得。

他们在民间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爱神,当地的老百姓结婚时,墙上挂的就是这两位和合二仙。

为什么两位男僧人会成为爱神呢?不是像牛郎织女,或者白蛇许仙一样一男一女呢?这个渊源很深,我们下回再聊。不过,他们身上确有和合的意境,大家都听过他们之间著名的对话。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一说就说远了,咱还是聊点钱的事。温台模式,就是大家自己出来找路子。

所以,温台模式里,外资少,民营多。可以说是最蓬勃的自发经济,现在苏南地区的经济模式也开始向温台转型。

那为什么这种百姓自发创业的温台模式会发生在温台地区呢?

这个可以从历史地理上说了。地理我们说过了,八山一水一分田,必须要经商,才有活路,这一点跟福州是一样。

历史上来说,近代以来,台海局势的原因,有些面向台湾省的地方不好大力发展经济,所以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也不在这一块,政府投入的就不多。就是到了改革开放,首先发展的也并非这一块。

我们看中国第一批经济开发城市和经济特区,福建浙江拥有最长的海岸线,但两省加起来就只有四个,广东一个省就有五个。

那政府投入小怎么办?也不能等不能靠啊,只有自己努力了。

以台州为例,有一个小故事,台州有一个东湖公园,这里是北宋年间水军屯扎之地,后面又是吴越王园的后花园,风景很好,旁边又有南方长城。当年要整修的时候,也是没有钱,那就大家凑钱。户口本上有台州两个字的,都要出钱,修成之后,那台州市民免费参观。

这就是众筹啊,现在这么热门的东西,其实台州在四十年前就开始玩了。了解台州的也会知道,台州有三大地域性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

、泰隆商业银行、民泰商业银行。一个地级市,拥有三大地域银行,这在全国范围内,可能都是独一份的。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手中有钱,而且资金的流通性很高。大家都在众筹做生意。

当然,说起台温模式,可能大家更了解温州,这也是有原因的,温州人更高调,温州炒房团全国知名(听说温州炒房团很多都是台州的,有点兰州拉面其实是青海化隆人开的意思),温州人把资金运用到了极致。台州人更注重实体,他们众筹的钱,没有去搞资本运作,而是投入到了实业当中,所以他们在金融上的收益可能不多,但抗风险能力更强。

还有一点,台州在浙江来说,有一个特点,发展早,中间缓,后劲大。

发展早,是指浙江很多经济模式是由台州发起的,比如小商品,现在最有名的当然是义乌,但其实一开始是台州先做起来的。为什么现在义乌有名,而台州小商品反而名气不大呢?这就是中间缓,义乌在地理上是有优势的,他们交通更方便,他们学过去之后,就更利于发挥小商品大市场的特点。

可以说,台州是浙江经济圈的试验田,台州先干好了,大家再去学就好了。

为什么说后劲大呢?

因为前期试验田的原因,台州开发的程度不如浙江其它地方高,这使得中间缓,稍有落后。

但又造成了另一个优势,就是可开发的地方多。现在要在浙江找一个能够成片提供数百亩土地的市,可能也就是台州了,所以吉利的新工厂就投在了台州。

最近十年,是台州大发展的时期,而这十年,又是企业重视环保的时候。现在台州引进的企业,一定是要环保的,所以台州的空气特别好,在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一直是前五。这在一个经济发达地区,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台州虽然中间缓,但有可能弯道超车。成为浙江经济下半程的新引擎地。

最后介绍一下,台州农民的钱到底有多少,举一个例子,台州有一个三门县,这里的海鲜特别好,东海海鲜带有一点甜,其中以青蟹著名,而光这个青蟹,一年的产值就达五亿。养青蟹大家就可以过得挺好了。

天下稻梁熟,三门青蟹黄

但是,三门县还有很多旅游景点,比如蛇蟠乡的千洞岛,以前海盗盘踞的地方。

还有各种企业,所以一年的生产总值有50亿,但人口才四十多万,那能不富吗?

那么,中国三大经济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台温模式,哪个更好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接下来,聊聊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动荡史,其间发生了无数的战争。像五代十国,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但那还不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因为那只是内乱。

打乱了,打到最后,出来一个新皇帝,国家还是那个国家,只是换了一个皇帝换了一个朝代而已。

所以,有亡国亡天下之说,亡国就是朝代亡了,皇帝死了。亡天下,就是文化没有了。这才是最恐怖的。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是亡天下了,生活在原文明基地上的人,已经不是那一群人,也不是原生文明,只有中国文明流传了下来。

那是因为,天佑中华,中国只有亡国,没有亡天下。

那中国有没有可能亡天下的时候呢?

有的,比如下面这些危机时刻。

一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本身是内部动乱,杀进来的安禄山史思明,一个是粟特人,一个是突厥人,但都是中原文明圈的。他们做皇帝,顶多皇袍要做大一点尺寸。

但这个时候,也有一个亡天下的危机,就是西边的阿拉伯帝国。

在唐玄宗的时候,高仙芝曾经跟阿拉伯帝国在中亚地区打过一仗,最后高仙芝是败退了,唐朝的势力在中亚是退后了一大圈。

中亚就大部分进入了阿拉伯帝国的范围。这还是唐朝强大的时候。如果安史之乱时,阿拉伯帝国趁机从西边打过来。那就完蛋了。

中国文明可能就要受到灭顶之灾。

好在,当时阿拉伯帝国也恰好正入内乱。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也到中亚为止了。中间的吐蕃强大了一阵,可以说做为隔离带存在了一部分。

但是,因为这,中亚地区这个长期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方,脱离了中原文明的特色。

2.迎佛骨

安史之乱后,唐宪宗信佛,要迎佛骨进宫供养三天。

这危不危险呢?其实也是危险的。不是说信佛不对,佛教不对,个人可以信佛,个人可以有信仰,但社会必须要是世俗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宗教控制了社会,那就会对社会文明进行一个压制。因为宗教是不需要研究的,宗教的核心是相信,不管你对不对,先以相信为前提,你要跟一个基督徒讨论上帝存不存在,对不起,不讨论!

科学是以怀疑为基础的,一切未经证实的都可以怀疑,都可以讨论,那科学当然更利于社会的发展跟进步。

曾经被宗教统治的欧洲就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突破宗教的禁锢之后,欧洲才迎来了兴艺复兴,才有了工业革命。

那如果中国把佛骨迎入宫,从皇帝到百姓,将有可能使中国成为泰国那样的佛教国家。

国家不是世俗化,而宗教化,那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这一举动受到了当时一些智者的反对,最有名的当然是韩愈,他写下了《谏迎佛骨》。后面又紧接着发生了灭佛事件,为什么,就是中国有成为佛教国家的趋势,寺庙占有田产过大,影响了世俗皇权,皇权进行了反击而已。

3.帖木儿东征

到明朝永乐年间,西边的帖木儿率数十万大军东征。帖木儿是个枭雄,在朱元璋中原起义时,他在中亚发家,其后东征西战,四十年不败,征服阿富汗,征服波斯,南征印度,活捉奥斯曼帝国老大。其国成为亚欧大陆第一强国。

帖木儿的东征对当时的明朝来说,当然是很危险的,人家也是带着宗教武器来的。要是帖木儿打败明朝,中国就不是亡国,而是亡天下了。

幸好,帖木儿走到半路就死了。明朝也避免了立国以来最大的考验。

其实在前面的元朝,也曾经有一次危机,元朝时,有一位阿难答,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这孙子也是信教的,信教是没问题的,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但他地位高,把自己十五万大军都改信教了。我们前面说了,宗教统治社会,统治国家那就不好了。社会一定要是世俗化的。

美国人信基督,但人家社会是宗教化的,你到教堂可以信,但出了教堂,你就是社会人。

他原本是有希望当元朝皇帝的,但最后,被当时的元朝皇帝元成宗认为背叛祖宗之道。后又被元武宗击败。中国可以说避免了一次社会宗教化的危机。

其实这样的危机,还是挺多的,比如二战日本侵略中国,要是让他们得逞了,中国文化可能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还有西班牙也有一个侵中计划,而且也是带着宗教武器来的,说是要传教,然后多混血,想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阿根廷。

幸好,一个都没成功。

这是对中国有威胁的外国人,也有对中国有帮助的。

斯诺

斯诺是一位美国记者,他来到延安,把延安介绍给了中国人跟世界人。

中国人还需要通过一个外国人来了解延安吗?

是的,因为宣传嘛,大家都懂的,当时的延安在报纸上的形象极差,斯诺来到延安之后,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他写了《西行漫记》,出版后被查封,但依然被很多热血青年手抄传播,并视为指引,拿着这本书来到延安,奔赴圣地。

另外,斯诺的书也影响了美国人,据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数次跟斯诺见面,向他了解中共。

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曾经多次调停,调停中并没有全面偏向国民党。斯诺的介绍也在起着作用。

司徒雷登

他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创办了燕京大学,这是中国顶级的学府。

这个大家都了解,就不多说了。在一篇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解放军南下,各国的大使们都跑到广州了,只有时为美国大使的司徒雷登没走。

他为什么没走?因为他认为中国其实是一个民族主义国家,他相信,美国也可以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可以进行沟通联系合作。

当然,我们,别了司徒雷登,到后面,还不是要跟下面这两位见见面?

基辛格、尼克松

这两位是促使中美关系破冰的人。尼克松是总统,他在任上,放了两个世界级的核弹,一个是取消美元跟黄金挂钩,一个就是促使中美会话。

基辛格是尼克松的特使,他先来的,而且是悄悄来的,躲着记者们来到北京,商谈了方案,后面尼克松才来了。

尼克松退隐江湖以后,基辛格做为美国政坛的长青树,一直对中美关系有重要的影响。

最说到影响最大的,当是罗斯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罗斯福的努力,让原本被列强欺负的中国,重新回到大国的位置。

这个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二战,二战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当然不用多说,如果没有美国帮忙,中国就算成战胜日本,但也要困难的多,付出的牺牲会更大。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罗斯福帮助中国成为了常任理事国。

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大家觉得有必要,搞一个大国组织出来: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是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开会决定的,然后,中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这就是联合国的起因。当时的罗斯福就说: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

可见,罗斯福是一直把中国看成一个大国,一直把中国列入到维护世界和平的前列。美国二战海报,里面的炮管粗度,中国就不细。

这很难得,因为世界上还有其它大国。比如加拿大,比如巴西。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支持,比如苏联就不支持中国加入,认为,这个东西是苏美英谈的,中国没参会谈。世界三巨头,也只是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没中国的名额啊。

苏联这么做,当然也是有原因,是从本身的利益出发。

但美国坚持要把中国列入共同发起国。甚至说了,如果不同意中国加入,那咱就拉倒吧。以后该战争还战争。

除了苏联,英国也反对,这也好理解,英国还占着中国的地盘呢,要是中国成为国际重要力量,那英国还能在东亚保有利益吗?

所以英国也反对,但罗斯福依然坚持,必须要中国加入。

那英国就提了一个,说中国要加入,那欧洲是不是让法国也加入。所以又把法国加了进来。说明当时的中国国际地位,已经在法国之上了。大家可以理解吧,中国还有西南半壁,法国就只有游击队跟流亡政府了。

所以为了平衡,又增加了法国。

后面,美国又提出让巴西加入,因为巴西在二战站到了美国一边。但英国跟苏联又反对。那美国当然坚持的力度没有挺中国强了。

最终,是英法美苏中五大常任理事国。

这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当然有极大的提升,从鸦片战争开始,屡被欺负的弱国,一下成为国际大国。

可以说,这一刻,中国人就已经在国际上站了起来。

国内站没站起来,那是另一回事了。

可能有的亲说,中国是二战战胜国,成为联合国五常是应该的啊。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应该的事情,大家想想,一战时,中国也是战胜国啊。但到了最后,别说什么国际地位,还要把德国在华利益转给日本。

所以,二战后,中国能够取得国际地位的提高,应该感谢罗斯福。

当然,任何地位的取得,也必须是自己争取来了。

没有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没有看不到战胜的希望,但依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决心,

没有背着斗蓬上战场的杂牌军,

没有那些连饭也吃不饱的将士,没有数千万的牺牲。

中国当然也不可能赢得世界的尊重,从而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细想一下,如果中国不是坚持到底,而是全部沦陷的话,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可能朝鲜半岛就是一个例子,什么入常就不用提了。

关于中学课本,大家都熟,每个中国人都要读,那在里面放什么,就很有讲究。

比如鲁迅,可以说中学课本第一大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孔乙己》等等大家很熟,不背就没有办法通关的。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比较







































白癜风诚信单位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bf/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