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有所值
我叫伊瑞,我是捷克的艺术家。我是在捷克布拉格出生的,目前就是住北京,我是一个自由艺术家,也在中央美术学院有一些水墨画的课程。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中国的文化,中国绘画,中国的美术。我大概小学大概五年级到六年级,在我父母的书房书架里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齐白石的画册,另外一本就是中国近代现代的绘画。那两本书对我印象特别大,我看过那些中国国画,那些近现代的绘画,都是从民国大概30年代到50年代解放之后的绘画作品,我特别激动,我觉得非常漂亮。
就是从那时候,我迷上了中国的国画,从那时候我一个理想就是去中国学国画。因为那时候我很希望画画,所以先考了一个美术中学,就是捷克美术学院的附中,版画专业。当时读高中时候一直就是希望去中国学国画,我想画中国的绘画,也一直带着那本齐白石的画册,我的同学们就嘲笑我,叫我齐白石。
那个时候我的父母经过一些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捷克很著名的汉学家卡拉尔先生,高中毕业之后他叫我先不要读布拉格的美院,先读中文系,当是我还是考美院,考不上就开始读中文系了。读了七年中文系,中国历史文学专业,读书过程之中,我的理想仍然一直是在北京学国画。
所以这个中文系毕业之后,我95年到北京,就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国画,先学了工笔人物,岩彩绘画。后来我碰到我们那时候中央美院的教授跟我们表演大写意,梅兰竹菊、花鸟,我特别喜欢就决定学这方面的技法。
我花了很多年学习传统的技法,基本上就是到05年时候,我自己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传统的水墨写意,我不太过瘾,我突然觉得这没意思没意义,就是我怎么画都不会画得跟古人那么好,我觉得到了一种创作危机。这时候刚好跟我爱人去她家乡广西桂平那边,画了那边植物的写生,突然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方式。
那不是一种很写实的写生,也不是用完全用传统的写意笔墨的方式,而是像描写周围的那些气氛,那些光线等等,我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种大致上一种状态。
1
心脏系列
后来影响更大的是大概在06、07年我在桂平,在卖肉市场看到那些买肉的人,他们摆在桌子上的有些肉,有些内脏,猪心,我看过那些猪心我觉得很可怕有点恶心,但是慢慢看就觉得造型很漂亮,每个心脏都不一样了。我突然开始拍那些心脏的照片画了一些速写,还买了一些带到家里画写生。
那时候开始画这个心脏系列,我觉得这个题材很有趣,跟古代哲学也有关。第一这个题材跟中国传统的绘画是完全不同的,它传统的中国绘画是矛盾性的,就是特别不一样。“心”跟中国传统思想有关,这是一个有很丰富内涵的词语,而它刚好跟西方也不一样,因为西方这个“心”就是代表一种感情,爱情等等。
在中国传统哲学里,不光是佛家,还是儒家等等,都代表一种思维,一种思想等等。那我的绘画只想把这个概念跟具体的内脏关联起来,就是得到一种很矛盾性一种状态和表达方式,后来成为我主要的一种表达绘画,表达语言的一种方法,就是一种矛盾性的状态,两种没法联合起来的东西,联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很矛盾性的很有冲击力的状态。
这个心脏系列,也是用我一直用到现在的一种材料,就是水墨就是宣纸,但是加上丙烯,丙烯刚好与墨不一样,墨是一种很透明很干净澄清的一种材料,但是丙烯是比较重的,颜色比较饱和的,也是跟我刚才说的那种矛盾性的表达语言有关。
那画这个心脏系列,我在深圳不知道是06还是07年做了一个专访,就是叫“心花”。画了大概20多幅心脏,都是画猪心的写生。然后听说过一个医学专家跟我说,他是专门做心脏手术的专家,他也跟我说了,这个猪心跟人心是很像的,特别像。
2
羽毛系列
那这个心脏系列之后,我开始画其他的跟大都市有关的题材,刚好时候我在北京,我在北京通州租了一间工作室,我们全家决定搬到北京留在北京。我留在北京开始画我周围的环境,也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包括还画了一些刚才说的南方肉市场的题材,但是最重要是画那些我在北京碰到的东西。
有一天我从我住的地方走到我工作室路上,我在路边我发现了一根羽毛。把它拿到画室里,看看那么小的脆弱的东西能画吗,我觉得造型很漂亮,就开始画。放大到大概2米5高,马上得到另外一种效果,另外一种很有冲击力的很大的造型,很大的很结实的一个物体,就觉得这个也很有趣,因为很多人不会注意在地上能见到的东西。
这根羽毛是大家不会注意的很脆弱很普遍的一个东西,我开始画这方面的题材。从那时候起,每一次我在地上捡到一根羽毛,就把它带到工作室里把它画出来,成了一个羽毛系列,好多年一直都是画那些羽毛,但是要对着每一根具体的羽毛写生,这样子才有意义。
羽毛系列
3
黑桥系列
后来就是09年就工作室搬到黑桥,就是北京北部靠近机场一个地方,那时候是一个艺术区,当时是比较乱的比较脏的一个艺术区,在那边随便出门能看得到很多题材。我经常在那边呆了好几天才回家,所以天天在街上拍照捡东西,就是那些破的衣服,那些随便在街上、在水沟能看得到的一个死了的狗、贝壳、压碎的麻雀,还有在街上从南方来的那些民工,他们做的麻辣烫,一些小吃,我都拍了照片,成为我绘画的题材资料。
因为我觉得对我来说,绘画跟我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样子我才有感觉,我画这东西有趣有意思,也有一种生命力。不一定是很写实地描写的一些东西,可能里面还有很多概念很多观念,不是直接画简单的写生,里面还有一些考虑到我是一个外国人,我骨子里喜欢的东西比较多,包括西方的哲学,包括西方对艺术的造型,对画的构图章法的一种理解,还是挺西方的,我不想推掉这些西方的根,所以我把它们利用起来,跟中国的笔墨,中国绘画的有些东西联合起来,这样子得到一种很矛盾性的一种结果。这些题材刚好很适合用这种语言表达,也有点像荷兰人,就是17世纪巴洛克静物绘画的一些题材,它们里面包含很多哲学的,宗教方面的问题,就是无常死亡等等这些。
所以很适合帮我表达这些我自己的本人矛盾性的一种状态,也是我喜欢表达的哲学宗教方面的有些问题。所以我当时在街上碰到的那些东西,我觉得很适合成为我的绘画题材,所以绘画了一批黑桥系列的绘画,有些扔在地上的垃圾,有些小昆虫,有些小鸟,有些流浪狗,有些有些被扔人过烧过的东西等等,那时候画的比较多。
《被碾压的麻雀(黑桥系列)》
《被碾压的麻雀》就是我说的黑桥系列的画,那时候我天天会在街上碰到被车压死的小鸟,挺多的,我把它变成一种很巨大的一个绘画题材。
4
工地系列
后来就是由工作室搬到宋庄,我开始创作另外系列的绘画。因为在中国这几十年,天天在哪都能碰到工地。对我们外国人来说,一到中国第一个特别明显的一种跟我们不同环境的一种因素,就是建筑工地,新的建筑设备等等,这种发展特别大,所以我开始描写这些。
但我想描写这些工地的题材难度比较高,因为在中国有些画家画过这些大都市的新的建筑,建筑发展的那些题材,但是我觉得还是表达不了一种很特别的一种气氛,我慢慢考虑把工地里面的有些设备,有些很普遍的东西,就是普通人根本不会觉得会代表这个工地的那些东西,把它们挖出来,让它们成为一种标本,但是工地的背景就不见了,就是把这个小的东西,比如说有些搅拌机,有些水泥桩头,有些建筑上的工具,有些埋在地下的水管等等,都重新把它们画出来,但是用水墨很干净地,特别透明地描写出来,这些东西就得到另外一种存在,跟它们在工地里和脏很粗鲁的存在不一样。
水泥(工地系列)xcm宣纸水墨年
这个水泥袋是在宋庄工地系列画出来的。
5
电线杆系列
工地系列之后,我就开始画电线杆,电线杆也是我们普遍的,天天能在街上,不管是大都市还是农村还是小镇能看到的。我们能看得到那些电线杆上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图形,那些电线在电线杆上形成了很复杂的抽象的图案。我开始喜欢拍那些图案,我拍了好几千张。
电线杆系列
6
人物画系列
这个电线杆系列之后,我也是近两年画了一种人物系列,因为基本上我的作品跟社会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刚才说的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诚信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