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末有单博士上一次直播的精彩回放片段哦)
直肠肛管疾病
1女性55岁,腹痛腹胀。呕吐1天,近3个月来有时腹胀,大便带粘液,无血渍,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血压14/10kPa(/75mmHg),腹胀,未见肠型,腹软,右下腹可触及斜行肿块,质韧压痛,腹部透视见有一个液气平面,白细胞9.5×/L,中性80%,可能是
A、阑尾周围脓肿
B、回盲部肿瘤
C、回盲部结核
D、克隆病
E、回盲部肠套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本题选B回盲部肿瘤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回肠末端、盲肠及阑尾病变相混淆,该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右下腹肿块质地坚硬,X线钡剂灌肠检查显示回盲部充盈缺损。纤维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可获确诊。临床上以右下腹包块、大便改变及不明原因的贫血为其主要特征。
2男性,45岁。近3个月来自觉全身乏力,头晕低热,腹泻,便无脓血,近1周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3天未排便,少量排气,既往行阑尾切除术。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肿块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白细胞10×/L,血红蛋白80g/L,X线腹平片见多处液气平面,诊断最大可能是
A、粘连性肠梗阻
B、回盲部结核
C、阑尾残端脓肿
D、回盲部癌
E、溃疡性结肠炎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本题选D回盲部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回盲部癌早期肠道症状不明显并且缺乏特异性,回盲部癌常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诊断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此题中考虑患者为中老年,所以考虑为回盲癌的可能性加大。结核常发于年轻患者。
3女性18岁,因下腹部隐痛月余就诊,低热腹泻,贫血外观,右下腹触及肿块,压痛明显,白细胞10×/L,血沉25mm/小时,既往有结核病史,X线腹平片检查,小肠多处小液气平面,钡灌肠盲肠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阑尾未充盈,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应作
A、腹部B超
B、纤维结肠镜
C、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
D、腹部CT
E、放射性核素显像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B右下腹触及肿块、钡灌肠盲肠充盈缺损提示盲肠处有肿块,纤维结肠镜既可观察肿块的外观形态,又可进行活检做病理学检查确定肿块的性质。所以选择B。
4男性,36岁,半年来,时有腹泻与便秘,3个月来腹部有隐痛,近两天大量便鲜血,直肠指诊和腹部触诊没有发现异常,X线钡透检查见,距肛门约25㎝处肠腔有约4.0㎝,充盈缺损,近端肠腔有扩张,诊断应考虑为
A、直肠壶腹癌
B、升结肠结核
C、乙状结肠癌
D、降结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由于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显著。结合实验室检查考虑选C。乙状结肠长约40~50cm,乙状结肠末端距肛门的距离是12~15cm。根据题干提示,确定患者为肠道恶性肿瘤,另根据题干信息“距肛门约25㎝处肠腔有约4.0㎝”,判定为乙状结肠癌,故本题选C
5女性,24岁。经常低热,乏力。腹痛由左侧腹部或脐周开始,阵发性感到腹内窜动,有时可见到腹部有起伏的肿物时隐时现,同时可听到高调肠鸣音,嗳气或排气后腹痛可稍有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节段性肠炎
B、溃疡性结肠炎
C、肠肿瘤
D、肠结核
E、美克耳(Meckel)憩室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本题选D肠结核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典型临床表现归纳如下:一、腹痛:因病变常累及回盲部,故疼痛最常见于右下腹,触诊时可发现局限性压痛点。疼痛亦可位于脐周,系回盲部病变牵引所致,疼痛一般较轻,呈隐痛或钝痛,亦有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常于进餐时或餐后诱发,此为进食引起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所致;餐后疼痛系病变的肠曲痉挛或蠕动增强,因而疼痛常伴有便意,便后可使疼痛缓解。增生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时,腹痛主要为绞痛,并有肠梗阻的相应症状。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二、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这是因肠曲炎症和溃疡的刺激,使肠蠕动加速、排空过快以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所致。排便一般每日2-4次,多为糊状便,轻者仅含少量粘液,严重者腹泻可每日多达10余次,便中有粘液及脓液,血便较少见。此外还可间有便秘,粪便呈羊粪状,或腹泻一便秘交替出现。三、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当溃疡型肠结核和周围组织粘连,或并有肠系膜淋巴结核等,均可形成肿块而被扪及。腹块常位于右下腹,中等硬度,可有轻压痛,有时表面不平,移动度小。四、全身症状;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如午后低热、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状和体征,并可有肠外结核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等有关表现,增殖型肠结核多无结核中毒症状,病程较长,全身情况较好。
6男性,30岁,1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史,近期出现腹痛,腹胀无发热,4小时前突然出现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口渴,烦躁不安,血常规WBC.12×/L,诊断最大可能是
A、输尿管结石
B、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C、水肿性胰腺炎
D、胆道蛔虫症
E、绞窄性肠梗阻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此题为:绞窄性肠梗阻。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1)腹痛发作急骤,初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有时出现腰背部痛;(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明显;(3)有腹膜炎的体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4)腹胀不均匀,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孤立胀大的肠袢);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5)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6)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扩大的肠袢;(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单纯性肠梗阻疼痛发生的比较缓慢,阵发为主,而此题中发病期,且持续性为主。且出现了口渴,烦燥不安,白细胞升高,所以此题选绞窄性肠梗阻
7女性,30岁,腹胀。便秘6个月,低热3个月。查体:腹软无压痛,肠鸣活跃。X线钡透:回盲部充盈缺损,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隆病
B、增生性肠结核
C、右半结肠炎
D、慢性阑尾炎
E、溃疡型肠结核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B解析:肠结核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主要经口感染,主要位于回盲部。病理分为溃疡型肠结核和增生型肠结核。溃疡型肠结核因溃疡基底多有闭塞性动脉炎,故较少发生肠出血。在慢性发展过程中,病变肠管常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所以溃疡一般不发生急性穿孔。偶尔可发生慢性穿孔而形成腹腔内包裹性脓肿或肠瘘。增生型肠结核使肠腔变狭引起梗阻。8女性,29岁,腹胀,便秘9个月,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近5个月加重。查体:右下腹触及4cm×6cm肿块,质中等。边不清,轻触痛,最可能的疾病是
A、阿米巴肉芽肿
B、增生性肠结核
C、右半结肠癌
D、阑尾周围脓肿
E、右卵巢囊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B
这道题选B,提问问的是最可能的是,患者为年轻患者,不首先考虑恶性疾病,结肠癌中老年多见,而乏力,食欲不振,消瘦也可以见于结核,不能因为没有发热,就排除结核
9女性,26岁,低热,腹泻3个月.大便为糊样,无脓血。近1周阵发性脐周痛。查体:右下腹触及4㎝×5cm包块,质中等,轻触痛,肠鸣音亢进。血沉67mm/h,PPD皮试强阳性,最可能的疾病是
A、肠结核
B、盲肠癌
C、右侧卵巢囊肿
D、阑尾炎
E、阑尾周围脓肿
答案选择A.
分析:肠结核一般都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及乙状结肠等处,偶有位于直肠者。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典型临床表现归纳如下:1.腹痛因病变常累及回盲部,故疼痛最常见于右下腹,触诊时可发现局限性压痛点。疼痛亦可位于脐周,系回盲部病变牵引所致,疼痛一般较轻,呈隐痛或钝痛2.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3.PPD皮试一般阳性时,代表曾有过结核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4.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5.全身症状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如午后低热、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状和体征6.胃肠X线检查回盲部有激惹、钡剂充盈缺损或狭窄征象者.
10女性,42岁,腹泻7年,4~5次/日。间断便血,有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本次结肠镜检查:粘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诊断应为
A、肠道功能紊乱
B、疑诊溃疡性结肠炎
C、确诊溃疡性结肠炎轻度
D、确诊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E、Crohn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本题选B
溃疡性结肠炎多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每日2-4次,严重者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可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伴有便意或里急后重。偶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
体检发现:
轻型患者常有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伴肠鸣亢进。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可有腹肌紧张、反跳痛,或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直肠指检常有压痛。
做完题的小伙伴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