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个花粥

花粥

大部分人对花粥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唱小黄歌的女屌丝”,她的确是因《老中医》出名,“姐是老中医,专治吹牛逼,头疼脑热血压低,跟我没关系。你要吹牛逼,不如打飞机,又省钱来又过瘾,还没有压力。”词是一个东北哥们写的,她觉得好玩,就录了上传到豆瓣小站。

静静地

唱给你听

那是年3月,她在豆瓣小站上传了《送你一个大西瓜》、《我们总是在寻找》、还有《老中医》。也就是在那个三月,《老中医》一炮而红。《老中医》的爆红与《我的滑板鞋》、《一人我饮酒醉》等歌曲的爆红路数差不多一致,听众听多了伤春悲秋,爱恨情仇,一下子来首不一样的,便惊为天人。就像吃多了大鱼大肉偶尔来盘咸菜,口感贼棒。那时花粥还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一的学生,可谓年少得意。《老中医》出名后,长沙一些小的livehouse经常请她去唱,她也乐得赚点零花钱。那时很多人只知《老中医》,不知花粥。

与《老中医》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屌丝之歌》、《海飞丝的芳香》等,因为这些歌都特别“不正经”,以至于外界给花粥贴上了“女流氓”、“女屌丝”的标签。

现在花粥新的几张专辑《》里的歌都异常小清新,如《一腔诗意喂了狗》、《深夜鱼塘》、《七八年》等,外界又开始奔走相告“女流氓变小清新了”,对此花粥也很无奈,因为其实她早期就写这样的歌啊,如《二十岁的某一天》、《远在北方孤独的鬼》都是第一张专辑《乍见之欢》里的。

同样是在年,那时宋冬野、尧十三都没多少知名度,花粥长期混迹于豆瓣小站,也加了宋冬野公布在小站的QQ群,并在这个群里被媒体人蒋步庭发现。蒋步庭觉得宋冬野和花粥这一点歌手应该是有市场的,于是给宋冬野和花粥凑在一起策划了“野花”巡演。

这个巡演让花粥身上多了一个“民谣歌手”的标签,花粥装聋作哑。她也因此加入了“麻油叶”组织,虽然对她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她也只是认识麻叶的几个年轻人而已,还都不在一个地儿。

但这场巡演却切切实实改变了一些东西。回到学校的花粥,觉得课上的内容已经毫无吸引力,她开始经常逃课、打游戏、上课睡觉,专业课老师对她意见非常大,重修补考一律不给过,辅导员也来以“影响了其他同学”为由劝她退学。

在这种情况下,她意识到,毕业对她来说已经难如登天,“干脆退学了算逑”。退学后的花粥,不忘语重心长地“教育”大家,“同学们,这种想法千万不能有,因为一旦发芽就会疯长,然后你就真的自由了。”

她略显稚嫩的声音懒懒散散地唱着,就像唱着与她无关的事。也是,所有的歌词都似乎与她无关,她只是个置身事外猥琐的小姑娘。她的歌一定不会把你唱哭,因为她自带段子手潜质的声音让人没法入戏;她的歌只适合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听,那个时刻,你彻底放松而心不设防;听她的歌,你可以允许自己不必正经,也不必深情。

如果你注重乐理、唱功,那你就不用听花粥了。她会火么?答案很明确:不会。如果说民谣处在音乐边缘,那花粥就是在民谣边缘。没人指望她能为民谣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把名字留在民谣史的功德簿上,她自己也没这么想,这理想太遥远太伟大。

但这丝毫不会妨碍我们爱上这样一个坦荡率真的姑娘。

人们喜欢的,或许只是她身上青春年少特有的为所欲为的权利。小姑娘的虚张声势,肆意妄为,连年轻而阅历浅薄,都明晃晃得让人羡慕。拥有过这样放肆而又快乐的青春,等老了想起来,都会为之骄傲吧。

纵使纸短情长

仍吻你万千

音频

Vinnie

Caris

网络

推送

地主家的傻儿子

长按







































皮肤病专业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f/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