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靶向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目前针对银屑病免疫发病环节出现了许多靶向生物制剂,包括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重组人源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有6种,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抑制T细胞活化制剂,阿法西普、依法利珠单抗;TNF-α阻断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抗IL12/IL23,乌斯奴单抗。本文小编将带大家认识一下这6大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

抑制T细胞活化制剂1阿法西普;

作用机制:由于其结构中具有可溶性的p75TNF受体,依那西普可以竞争性地抑制TNF-α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丧失,它还可以和TNF-β结合,后者与TNF-α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6]。依那西普还能结合淋巴毒素(LT)α3、LTα1β2、LTα2β1等多种淋巴毒素,并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L-23、IL-17、IL-22等重要炎症介质的水平。

2依法利珠单抗:

作用机制:针对CD11a的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与LFA-1的亚单位CD11a结合,阻断LFA-1与抗原递呈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活化的角质形成细胞上ICAM的结合,阻断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以及T细胞迁移到外周皮肤组织。

3依那西普

作用机制:由于其结构中具有可溶性的p75TNF受体,依那西普可以

竞争性地抑制TNF-α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丧失,它还可以和TNF-β结合,后者与TNF-α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依那西普还能结合淋巴毒素(LT)α3、LTα1β2、LTα2β1等多种淋巴毒素,并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L-23、IL-17、IL-22等重要炎症介质的水平。

TNF-α阻断剂4英夫利西单抗

作用机制:英夫利西单抗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失去生物活性。但该药并不抑制TNF-β的活性。研究表明英夫利西单抗使TNF-α的下列生物活性受到抑制:产生致炎细胞因子,如IL-1和IL-6;增加内皮层通透性和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以增强白细胞迁移;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诱生急性期反应物和其它肝脏蛋白质以及诱导滑膜细胞和/或软骨细胞产生组织降解酶。

5阿达木单抗:

作用机制:阿达木单抗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通过阻断TNF与p55和p75细胞表面TNF受体的相互作用而消除其生物学功能。该药还能在补体的参与下溶解表达TNF的细胞。另外,阿达木单抗还可以下调其他促炎因子(如IL-6、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

抗IL12/IL23:6乌司奴单抗

作用机制:Ustekinumab可与IL-12和IL-23的p40亚单位结合,抑制IL-12/IL-23的生物活性。可阻断幼稚T淋巴细胞向Th1及Th17分化。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评论,与银粉分享阅读心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f/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