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宇都宫大学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全新的3D成像技术,通过飞秒(femtosecond)激光脉冲的多光子吸收技术,在液态立体屏幕中形成微型气泡,这类气泡能被固定在指定位置呈现立体图像。
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未来将帮助医生在术前观察患者全息解剖图像信息,同时也能在建筑领域实现建筑和地形剖析图研究。此项技术的详细成果已发布在近期出版的高影响力光学杂志《OptiCA》上。
3D成像技术通过对物体进行三维扫描、电脑建模和渲染后,即可通过镜片、虚拟头盔等媒介呈现出三维虚拟图像。相比平面投影成像,3D成像技术能呈现更全面的物体,与三维成像产生交互体验,这也是不少增强现实企业着力开发3D成像技术的原因之一。
随着技术逐步成熟,3D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娱乐、制造、医疗和建筑等领域。医疗和消费电子是3D成像技术需求快速增长的两大领域。在医疗领域,3D成像技术能为医生实现3D全息人体器官可视化,解决复杂的诊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