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由秋入冬,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期。
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儿童和青壮年常见,不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影响颜面部及智力发育。
在临床上,西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往往药停即复发,难以根治。而中医却可以通过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的疗效。
过敏性鼻炎—分类本病传统名称为鼽嚏,又称嚏、喷、鼓鼻、鼻痒、喷嚏、金叩乃鸣等。
?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前者不分季节,随时可以发作,长期反复不休;后者为定期性或季节性,仅发作在一年中某一个季节或节气,到一定时间发作,也在一定的时间消失。中医不重病而重辨证,“证”相同,治一致。
?血管运动性鼻炎虽属于另一个病种,但中医用同一理论认识,同一方法治疗,可获得同样的疗效。
不论何种鼻炎,都有以下表现。
过敏性鼻炎—症状?作痒:发作为阵发性。发作之前,鼻腔内奇痒。一般冷风、冷气、有刺激性的气体、粉尘等都能导致奇痒,多数为接受外来刺激,有时情绪也能刺激作痒。
?狂嚏:一痒即嚏,也是阵发性紧随作痒而来,从三四个到数十个不等。
?清涕滂沱:继痒与嚏之后,清涕即无控制地流淌涌出。其质清稀无色,擦在手帕纸上,干后毫无痕迹可见。
?短时间的鼻塞与失嗅:嚏后流涕时,马上鼻子堵塞,并嗅觉也暂时消失。等待一定时间,一切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血管运动性鼻炎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全身症状并不明显。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发病之初可伴有头痛或全身不适。
?局部检查:可见两下鼻甲肥大水肿,鼻腔黏膜苍白,表面水汪汪如鱼鳔。这些症状往往随发作情况演变而不同。过敏性鼻炎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虽然这种数据在中医诊断上不起什么指导作用,但在观察疗效时,很有帮助。血管运动性鼻炎局部黏膜肿胀稍轻。
过敏性鼻炎—辨证论治?过敏性鼻炎归纳起来,有实证、虚证两型。
?实证为肺有热邪,深伏难宣则狂嚏,或寒袭肺经,金叩乃鸣。
?因为虚证有卫气不充,藩篱失职,所以外邪易袭,脾阳失振,浊阴笼罩,金受叩而鸣,或肾阳衰竭,内则难以温养内脏,外则无法资助卫气而抗御外邪。
下面,分析几个常见证型。
肺热辨证未能找到诱发原因,不论常年性或季节性,随时随地可以发作,而且不少也同肺寒证一样受到骤冷后即作,但黏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感,轻重程度并不因季节而有所不同,舌苔薄黄,质偏红,脉实、弦、数。这是热伏肺经证。
这个机制比较难解释,《东医宝鉴》谓“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发于鼻则痒而嚏也”。如热油中陡进几滴冷水,必然爆沸起来一样。
表现为狂嚏不止,对寒冷的刺激不太敏感,鼻涕呈淡黄色而清稀如水。鼻黏膜正常,甚至有充血现象。一接触任何刺激,如煤气、香烟、热气等,马上发作。舌苔薄黄。
论治当用清肺泄热脱敏法,常用代表方为清热脱敏汤。常用药:桑叶、薄荷、蝉蜕、地龙、路路通、紫草、茜草、墨旱莲等。
肺寒辨证有明确的发作诱因,常见于骤接寒冷(最典型的为冷气空调)。局部检查,鼻甲水肿,黏膜苍白。脉多细、涩,舌苔白。一般冬天加重,夏天减轻。表现为狂嚏,清涕多稀薄澄清如自来水。平时容易感冒,大多一遇风寒马上发作,早晨起床之际,必然一次狂嚏。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舌苔薄白,脉细。
论治当调和肺气,用温肺祛寒法。常用代表方为桂枝汤。寒甚者,可选加细辛、荜茇、荜澄茄、炮姜、补骨脂、附子、肉桂、淫羊藿之类。
卫气不固辨证容易喷嚏而嚏数不多不狂,一贯有虚的表现,接触极小极微的外来刺激,亦可马上发作,流涕多清稀,一般病程较长。全身症状为运化不健,入冬畏寒,重裘难温,大便偏稀,反复感冒更甚者终年累月似在感冒中度日。精神疲乏,鼻塞严重。检查可见鼻黏膜淡白无华,舌苔薄,质淡白、嫩、胖,脉虚而缓。
论治当用益气固卫法,常用代表方有玉屏风散。一般卫虚者,肺气宗气必虚,可用补气升清法,如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之类也可取用。常用药:防风、白术、黄芪、绿豆衣、桔梗、诃子肉、甘草、党参等。若夹有寒意者,可酌加桂枝、细辛等药。
肾阳不足辨证病程必长,不论冬夏,一直处于病态中。一切局部症状,较卫气不固者更为严重。全身症状,更显示出委顿不振,腰痛、脊冷,四末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而频频欲解。舌苔薄,质淡不红,脉多沉、迟、细、弱。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无华。
论治取用补肾温阳法,常用代表方有桂附八味地黄汤或右归饮。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补骨脂等。另外,亦可加些仙茅、淫羊藿、诃子肉之类的药物。老年者,也可用些鹿角霜(轻)、鹿角胶(重)或鹿茸片(最重)。如用胶,则加烊冲兑。
血管运动性鼻炎辨证血管运动性鼻炎又称神经反射性鼻炎。系神经反射性者,因中医循例把神经官能症大都归纳于脏躁病中,所以在辨证方面,固然与过敏性相同,但还有脏躁一证,也应置之于考虑范围之内。
论治如确诊为神经反射性者,如上一般治疗之外,还需参用甘麦大枣汤,全方不予加减地使用。
对十分顽固的过敏性鼻炎或血管运动性鼻炎,干祖望取用自订的截敏蜜梅汤。
处方:乌梅12g,防风12g,柴胡12g,五味子12g,甘草12g,浓煎两次,分一日两次进服。每次药汁中冲入蜂蜜15g。
春季加些升阳宣泄之品,如柴胡、蝉蜕之类;秋季多用一些收敛药物,如诃子肉、石榴皮之类。这也是上承《灵枢?师传》“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的精神。
还有一种经常遇到且难以对付的顽固者:患者每服新方,十分有效,但原方再进就没有疗效了。换一个医生,依然如此。这种情况《医门补要》称为“戏药”。唯一方法就是每诊换一次方,不要认为有效止方而舍不得改换新方。屡换不止的新方,在攻补、升降、寒热方面零乱一些也毫无关系。每换新方大多都能有效。
外治患者不想吃药有哪些治疗方法?1.外用药:五倍子、辛夷、蔻仁、石榴皮、细辛各等分,共研细粉末,用纱布裹住,每日早晨塞入鼻腔内,左右交替,约半小时后取出,也有一些止嚏作用。
2.针灸:针刺取穴,合谷、列缺、曲池、迎香。体弱者再加大椎、胃俞、脾俞。
3.艾灸:用悬灸法,取迎香穴。
家庭预防和护理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②注意不要骤然进出冷热悬殊的环境。
③常做鼻部按摩,如长期用冷水洗脸者更佳。
④已知道致敏原者,尽量设法避免接触。
⑤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发作期前,进服玉屏风丸或补中益气丸、益气聪明丸以预防。如系儿童,可多吃酸梅汤(非化学合成者,必须是用乌梅与砂糖制成者)。
⑥发作期间要注意保暖。
⑦每当狂嚏前,急按摩迎香穴,按摩到该处发热为度。
END
内容
《干祖望医学文集》
如非专业人员,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封面
dreamstime
另有详细病案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