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新区岁月(下)
范鹏飞
五、茹苦含辛,建设人民政权
光武集以北被黄水淹没十余年。每年的夏秋,黄水泛滥,大片土地被淹。秋收后,群众在黄水淤积地上撒点种子,用扫把扫一下就算播种了,来年每亩地只能收百十斤小麦。秋季作物很少,大部分用野菜充饥。部队进入黄泛区生活相当艰苦,人多粮少,每天也只能吃两顿稀饭和野菜团子,最困难的是盐价昂贵,当地群众见盐如命。
黄胄:黄泛区写生图
我们区里20多人,开始集中吃饭,全靠抓几个保长老财,要些钱和粮,但日子长了也征集不到粮食和菜金。一度改为由当地村长派饭吃。我们既要做群众工作,又要随时准备打仗,吃派饭很耽误事。后来又改为吃大户,到哪村,找几个地主老财管饭吃。天冷了,我们的衣服还很单薄,又远离大部队,只有在当地征集土布做冬衣。为了适应斗争需要,我们一律由黄军装改为蓝色长袍短袄,头戴“马虎帽”,由军人变为老百姓,有利于斗争。
11月初的一天,我们夜里驻进大刘寨,第二天中午饭吃鱼,大家非常高兴,能吃到鱼是最丰盛的午餐了。鱼是黄布坤同志找了两张网,自己动手在寨塘内打上来的。刚开始吃饭,朱彬部长来了,随即查询了情况,严厉批评了黄布坤同志,朱部长说:“塘鱼是群众放养的,随便逮群众的鱼是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朱部长带着黄布坤向群众赔礼道歉,又付了现金,从纠正这次违反群众纪律以后,大家注意多了。
一次,新五军过境后,我们从沙河南返回沙河北,孙庆高副区长带我们走了半天,没吃上饭,在路上碰到一个烧饼摊,我饿极了就先吃一个,孙庆高当时批评说,吃烧饼又没钱怎么办?我说身上带有公款。孙说,不经批准随便用公款还行!当时,我们几个人身上分文皆无,孙区长又不准用公款买,结果又坚持走了20里路,找到一个庄吃派饭。此事虽隔多年仍记忆犹新。现在看来这不算什么事,大家饿肚子,也无一人说半句怨言。
腊月初,我们以区民主政府名义在徐老家召开各村代表会,到会百十人。徐老家村,圩寨又高又大,在黄水泛滥时,地主强迫联系人加高圩寨,保护了房屋。朱子铮、巫忠义在会上进一步宣传了党的政策。要求各村成立农会,各村临时推选一位行政村长,负责与我们保持联系,正式宣布成立光武区政府和区长名单。会议共开了两天,开得很好,会议生活也很苦,代表们每天每餐也只两个菜团子,煮点豆子加辣椒。这次会议,对宣传组织群众,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开展各项工作,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春节来了,我们在徐老家寨内过节,司务长筹集了一些杂面,每人发了一份,大部分是豆面,高梁面,每人二两豆芽,盐由伙房供应。菜太少了不够用,群众又给点野菜,自己动手包饺子。一点杂面和野菜饺子过了一个新年。初一听不到放炮竹的响声,群众贴对子的很少。但我们很愉快,大年三十我们守岁,谈论斗争情况,讨论春节以后如何开展工作……同志们团结如兄弟,十分愉快。
春节过后,敌情缓和了,但我们的生活和群众一样,越来越困难了。有时一天只吃一顿,或喝两餐稀饭,生活异常艰苦,许多同志面黄饥瘦,行走也有困难。同志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消灭敌人解放群众。在生活艰难关面前,大部分同志都经得起考验,但也有个别人当了逃兵,不辞离队了。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同志们仍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我们的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巩固老区,扩展新区,建设中原根据地的斗争新阶段。
资料来源:《沙河春潮》
中共界首市委党史办公室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年12月第一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