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冬到年春,被誉为“抗日救国的第八位君子”和“党外布尔什维克”的任崇高老先生,在豫皖苏区从政办学,团结爱国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了十个春秋,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和令人崇敬的亲切回忆。
(一)
任崇高(~),字仰之,年(光绪七年)10月18日,生于四川泸县作坊村一个贫雇农家庭。他5岁丧母,自幼跟着给地主帮工的父兄陪地主少爷伴读,他坚持自学,14岁即在乡应聘而教私塾。年(光绪三十一年)被聘为县立学堂教师,次年任校长。后在上海师范讲习社及商务印书馆办的英文函授学社毕业。
任崇高不断追求进步,在章太炎、邹容等创办的宣传革命的报刊影响下,逐渐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辛亥革命前夕,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的活动,往来于重庆、上海之间。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当蔡锷领导的护国军抵达泸县时,任崇高组织师生欢迎护国军,发动捐献慰劳护国军,并率领学生上街宣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带领泸州中学学生游行示威。当他去重庆参加四川学生赴京请愿代表会议返回,却被反动当局以“擅离职守”撤销了教务主任职务。年秋,恽代英到泸州川南师范学校任教,组织读书会时,任崇高参加了读书会的活动,并结识了恽代英,成为好友。
l年夏,任崇高赴重庆治平学校任教,已经40多岁的任崇高即由恽代英、童庸生介绍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结识了肖楚女、张闻天等人。年秋,当发生日本“德阳丸”浪人枪杀我同胞事件后,任崇高随同肖楚女组织游行示威。年春,为声援“五卅”惨案,任崇高带头捐献并担任募捐委员会主任。国共合作,任崇高根据组织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由于任崇高在重庆进行革命活动影响较大,被军阀监视列入“危险分子”名单,经组织研究决定,介绍赴沪工作。他在上海大学旁听并做团的工作期间,写了《论中国平民教育之普及问题》。他在散发肖楚女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时被捕,经组织营救释放后。又参加了周恩来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肖楚女、李大钊牺牲后,他以仰之为名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悼念文章。此后即以仰之为字,表示自己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心情。“八七”会议之后,任崇高转入地下斗争,继续在团中央工作,并协助华少峰(华岗)编校转入地下出版的《中国青年》。
是年冬,登报公开声明脱离国民党,他的良师益友恽代英在上海被捕牺牲,极度悲痛使任崇高旧病复发,但他化悲痛为力量,带病坚持工作。年2月,他被叛徒出卖而被捕,被捕后即开始蓄髯,装聋作哑,并暗中发动绝食斗争。敌人无奈,以他年老多病为由,于年8月20日将他释放。后经朋友介绍到上海杨树浦工人区的临清学校任校长,结识了张劲夫等人。因他经常为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提供开会场所,被反动当局将学校查封。因抗议查封学校又被逮捕,经营救获释。“一二九”运动发生后,他组织工人救国会、小学教职员救国会,以后又参加了上海市各界救国联合会,当选为理事,结识了沈钧儒等爱国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惊恐与嫉恨。年11月23日凌晨,上海市警察局将沈钧儒等“七君子”逮捕,移押苏州江苏省高等法院看守所监禁。任崇高和顾留馨等20多位救国会成员,立即组成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请愿慰问代表团,奔赴苏州要求无条件释放七位爱国 。江苏省高等法院不但未将“七君子”释放,反而把任崇高和顾留馨非法扣押。“七七”事变爆发,7月31日,任崇高才随“七君子”同被“交保开释”。
任崇高出狱不久,又组织四川旅沪同乡会战地服务团,并出任副团长,率领全团奔赴鲁南前线。在鲁南同当地共产党员朱道南、郭子化等相互配合,发展建立了“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年5月,徐州失守后,原曾赴徐州进行抗日活动的“七君子”之一章乃器赴六安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工作,张劲夫也从徐州带领第五战区抗日青年训练班部分学员转赴安徽。任崇高随即偕同数十名“民先”队员到了安徽。被任命为省“动委会”总务部总干事。
(二)
年11月,任崇高从安徽临时省会立煌(现金寨县)到阜阳。阜阳督察专员郭造勋是四川人,久仰任崇高的声望,任命他为专员公署助理秘书兼抗战中学教务主任。
当时阜阳大多数学校停办,任崇高领导创办抗战中学,团结全校爱国师生,改革旧的教育内容,以适应抗日救国的需要。他们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抗日内容,增设政治、军事课程。在课外活动中,发动举办时事座谈会,上街下乡宣传,办壁报、演节目。
任崇高除亲自任课外,还经常和同学们谈心,讲解抗日形势和革命理论。还曾组成5个宣传队,进行抗日宣传,他还曾带领部分学生,步行奔赴涡阳前线,慰问抗日部队,鼓舞官兵士气。抗中培养的学生,有许多先后走上革命道路。
年5月,彭雪枫司令员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怀远后,根据上级决定派周季方,以四川同乡关系去阜阳找任崇高帮助安排职业,掩护建立中共皖北特委。任崇高热诚接待并聘请周季方在抗战中学任教,使周季方能以抗战中学为特委机关活动基地,同“政一队”中的党组织共同领导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年底,任崇高受命担任了由第五战区第十一游击纵队改编的一三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皖北特委被迫撤销。“政一队”被迫撤往涡北抗日根据地,任崇高因被严密监视而未能脱身同行。l年5月,李品仙命令任崇高赴立煌“述职”,当即将任崇高撤职扣押,派员送往湖北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处置”。任崇高在被押送途中,巧遇原系川军而在鲁南战场结识的第二十二集团军的参谋处长,以四川同乡关系进行营救而脱险。6月,任崇高来到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受到彭雪枫司令员等党政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尊称任崇高为任老、“抗日救国的第八位君子”和“党外布尔什维克”,并任命他为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的民运处长。年1月被任命为怀远县长,7月被任命为淮上办事处副主任兼怀远县长及联中校长。
年5月,新四军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任老改任行署委员兼淮北中学校长。抗战胜利,任老被推派参加筹备华中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当选为淮北苏皖边区赴延安代表,但因蒋介石挑起内战而未能成行。年10月,苏皖边区政府成立,任老被任命为行政委员兼宿迁中学校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任老随军撤离。
年7月,建院随同豫皖苏行署迁驻界首,院部设在河南岸玉皇庙内。(三)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吴芝圃、张国华等奉命建立了豫皖苏解放区。区党委和行署为了吸收知识分子,培养建国人才,决定创办一所新型高等学校--建国学院。年底,请任老和李一民两人,在河南鄢陵农村着手筹办,由任老担任院长,后调王昭铨、曹川林到院工作,开始招生。随着形势的发展,学院先后转移到西华、扶沟、沈邱等地。在极为艰苦的战争环境里,任老虽已年近七旬,却带领学员们在行军转移中一面学习,一面做群众工作。他和学员同吃黑豆杂面馍,同睡民房麦草铺。上级虽曾配备给他一匹骡子代步,但他经常让给病号骑,或是驮东西,坚持和大家一样徒步行军。任老还经常深入到各班、组,与学员促膝谈心,并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在界首期间,任老还曾重返刚刚解放了的阜阳,亲自参加招生工作,动员许多青年学生到建院学习。
建国学院迁到开封后,接管了河南大学,开始分系扩大招生办学,任老热情地团结聘请原河南大学部分教授、讲师做好教学工作,任老虽已年近古稀,每天早晨和学员们一起参加早操,上课时到教室听课,还经常深入到各系班和学员谈心,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耐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淮海战役期间,他曾亲自带领学员代表奔赴前线,参加慰问解放军指战员的活动。
淮海战役结束后,在新华社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下,全院掀起了报名参军热潮。并组成以任老为首的南下工作团,率领l多名学员和部分干部,参加了以杨勇为司令员的第五兵团和以张国华为军长的第十八军,渡过长江。
任老随军渡江,进入南京,因工作需要留下,担任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参加领导接管文教单位的工作。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成立后,任老担任分校主任。分校学员分布在全市六七个地方,任老仍象过去一样,经常深入各队,同干部、学员谈心。当时学校已有接管的小汽车,但是任老不肯乘坐。有时去较远的地方,也只以三轮车代步。南京全市举行庆祝开国大典的盛大游行,皓首银鬃的任老亲自率领全校师生参加庆祝游行,表现了他为之奋斗了大半生以来的爱国心情。抗美援朝开始后,任老亲自给 写慰问信,缝慰问袋寄往前线,并以自己微薄的供给制津贴费,先后捐款达多万元(合现在多元),支援 购置飞机大炮。在治淮开始后,任老还曾重返安徽,亲自欢送上千名学员到安徽参加治淮委员会工作。
年,任老被调任南京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年调任江苏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年春,改任江苏省监察厅副厅长,并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年秋整风运动后,任老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同时当选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及江苏省主任委员。
这时他已年近八旬,但对工作仍是积极负责,经常亲自接待来访群众,有时到机关仍不坐小汽车,继续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文化大革命"期间,任老始则不解,继而表示缄默。年届九十的老人,却被赶去“五七”干校学习,直到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后方才回宁。年1月4日23时40分,任老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94岁。任老临终前,还在床头上端正地放着《毛泽东选集》和一份周恩来总理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他老人家在生命的 时刻,还在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任崇高老院长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从追求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到投身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先后5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表现出一名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精神。他从自学成才执教办学,到为革命办学培养人才,辛辛苦苦,奋斗终身,他教育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各条战线,可以称得教育工作者的光辉楷模。他虽然没有能够参加共产党的组织,但在思想上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愧被人誉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爱国民主人士。任崇高老院长,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纪念的。
资料来源:《豫皖苏建国学院》
安徽人民出版社年6月第1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