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最可能预防经济发达地区患者多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全国每年约有4.75万人死于大肠癌。海医院(下称“海医二院”)普外科李平副主任医师提醒:大肠癌是最可能预防的癌症之一,市民40岁后很有必要定期做肠镜检查。什么是大肠癌?大肠癌是指来自于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与年龄上世纪70年代10万人中约有10人患大肠癌,近20年来,每年以10%速度增长,大肠癌发病率一路攀升,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大肠癌患者较多。发病年龄多在41至60岁(第一高峰),次之在40岁以下者(第二高峰),61岁以上少些(第三高峰)。在第二高峰患大肠癌人群中,多数集中在25-35岁,这年龄段的患者家庭、事业、学习及工作的压力均很大,中青年人不能忽视大肠癌。引发大肠癌的高危因素1.长期便秘者。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越长,便中致癌物质对肠粘膜不良影响越大。2.长期便溏者。慢性腹泻、大便溏稀病因之一就是大肠息肉,是大肠癌前期病变,经历10~15年可逐渐发展成癌瘤。3.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这类食品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较多致癌物质,易引发大肠癌。4.长期患“炎性肠病”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称之为炎性肠病,长期治疗不当,多次复发者要警惕肠癌的发生。5.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3~5倍,各年龄段的人要随时注意可疑症状,及时就医。6.大肠癌术后长期未行复查者。大肠癌术后还可以在大肠另一处发生癌瘤。7.被诊断为“痔出血”者。哪类人群需特别警惕大肠癌?1.凡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大便变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等均应疑患大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行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2.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隐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3.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也应怀疑大肠癌的可能。4.对有慢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应重点进行癌前普查。有息肉者尽快切除并明确诊断。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表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频、腹泻或便秘、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隐痛等等。2.便血:有时鲜红,有时暗红,一般间歇性出现,有时为粘液血便。3.肠梗阻:是大肠癌中晚期的表现。4.腹部摸到肿块:通常意味着肿瘤已发展到一定程度。5.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通常是晚期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到医院筛查。对于40岁以上的大肠癌发病高危人群,医院做一次肠镜筛查,以此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如何筛查大肠癌呢?1.大便隐血实验。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筛查技术。该项检查简单方便,经济,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检查的痛苦。但其漏检率很高,单次大便隐血实验检测的敏感度仅为40%~50%。而且并非所有出血者均为大肠癌,一旦出现阳性,建议患者进行肠镜检查。2.钡剂灌肠造影。钡灌肠造影是筛查大肠癌方法之一。该项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同时在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结果阳性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3.结肠镜。结肠镜可对整段结肠进行直视,其对腺瘤、息肉病、大肠癌检查的敏感度高于大便隐血实验及钡灌肠造影等其他检查。除了能对结肠进行直视诊断并活检外,还可进行息肉性病变和早期癌的镜下治疗,避免了二次检查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结肠镜已成为大肠癌的一级预防手段。大肠癌的治疗“治疗结肠癌的方案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李平强调,“只有合理治疗才能得到良好的疗效。”1.手术治疗:是治疗大肠癌最主要的方法。直肠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是手术。常见手术方式有:经肛门切除术,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低位前切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综合治疗:(1)化学药物治疗;(2)放射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三明治”式放疗等,各有其特点。(3)其它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医中药等。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局部肿瘤浸润者、有外科禁忌证者,应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怎样预防大肠癌?1.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2.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吃海水鱼、淡水鱼、新鲜鱼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而咸鱼、鱼干或干贝类应少吃。3.吃大蒜。大蒜中的蒜氨酸酶有抗癌功效。将大蒜切开后在空气中放10分钟,蒜氨酸酶发挥的作用会更显著。4.每天补钙。每天喝3杯毫升的脱脂牛奶,外加毫升酸奶,可以抑制结肠息肉的成长,预防结肠癌。5.喝脱咖啡因的咖啡。每天两杯可使直肠癌发生率降低52%。同时,还可以减肥。而去年有美国学者研究显示:每天喝4杯或以上的咖啡,可大大减少结肠癌复发或死亡率。6.晒太阳。维生素D可预防包括淋巴瘤、乳腺癌以及结肠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但皮肤中的维生素D需要紫外线照射才能发挥抗癌威力,所以最好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7.每天30分钟活动身体。研究发现,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比坐着办公的人低40%到50%。从事金融、行政等长久坐办公室工作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率高于经常需要走动的职业人群2~3倍。8.出现便秘应及时治疗,如使用开塞露,服用果导片,自己进行低压灌肠等。停用有便秘副作用的药物如氢氧化铝、碳酸钙以及吗啡类药物等。9.年过50,每年进行结肠镜检查。即使最近一次体检时便血检查没有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有家族结肠癌病史,检查更应提早到40岁前。10.基因检查。如果家族有癌症史,医院做基因检查,以便提早发现癌症隐患,采取预防措施。11.戒烟。香烟在所过之处,包括口腔、咽喉、食道都会埋下癌变的种子。不仅如此,它还会增加胃、肝、前列腺、肠道、子宫和乳房患癌的风险。李平特别提醒:痔疮实际上是肛门血管的充血、扩张所形成的黏膜隆起的球状血管扩张。痔疮确实很多人都有,但是它和肿瘤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很多肿瘤容易被误诊为痔疮。一般来讲,如果大便不舒服持续一两个星期以上,或者症状明显、医院就诊,检查要尽早。贫血者勿忘大肠癌之可能,不宜随广告购服补血药。

获取更多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f/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