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一讲桑叶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桑叶Sangye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神农本草经》

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叶。我国各地大都有野生或栽培。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甘、苦,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虽疏散风热作用较为缓和,但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发热、咽痒、咳嗽等症,常与菊花相须为用,并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药,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凉润肺燥,故可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咳嗽痰少,色黄而粘稠,或干咳少痰,咽痒等症。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温病条辨》);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3.肝阳上亢。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者,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平抑肝阳药同用。

4.目赤昏花。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苦寒入肝能清泄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故常用治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可配伍菊花、蝉蜕、夏枯草、决明子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品。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常配伍滋补精血之黑芝麻,如扶桑至宝丹(《寿世保元》)。若肝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本品亦可与菊花、石决明、夏枯草等清肝药同用。

此外,本品尚能凉血止血,还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宜与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1.《神农本草经》:“除寒热,出汗。”

2.《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3.《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

1.化学成分:本品含脱皮固酮、芸香苷、桑苷、槲皮素、异槲皮素、东莨菪素、东莨菪苷等。

2.药理作用: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有抑制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动物高血糖症均有降糖作用,所含脱皮固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影响正常动物的血糖水平,脱皮激素还能降低血脂水平。对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

3.临床研究:①桑芦汤(桑叶20g,芦根60g,鱼腥草60g,白茅根60g,刺黄柏30g)水煎服(鲜品更好),日1剂,连续服药,定期复查,治愈后停药,疗程一般14~47天,共治疗肺脓肿72例,疗效较好(华西医学,,8(2):)。②66名乳糜尿患者,在不住院治疗、照常劳动情况下,每日3次分服,每片含0.4g的生桑叶制成的药片12g/d,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控制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待蛋白、脂肪转阴后,巩固治疗2~3个疗程。效果良好(医院药学杂志,,21(4):)。③取市售桑叶g隔水蒸煮消毒,去杂质,干燥后备用。每日15g,沸水浸泡后代茶饮。连服1个月为1疗程,治疗褐色斑有效(浙江中医杂志,,27(9):)。④以桑杷祛风汤(桑叶20~40g,蚤休、生地各10~15g,枇杷叶10~20g,生甘草5~10g)每剂加清水浸泡20min,煎3次,取汁混合为ml。每服ml,2次/日,必要时取渣再煎汁外洗,共治疗22例红斑类皮肤病,效果良好(吉林中医杂志,,(4):20)。此外,桑叶还可用治水肿、下肢象皮肿、脑萎缩、喉源性咳嗽、螫伤、化脓性中耳炎等病。

《本草纲目》云“史言魏武帝军乏食,帝得干葚以济饥。金末大荒,民皆食葚,获活者不可胜计。则葚之干湿皆可救荒,平时不可不收集也。”

古时还用桑根皮做外科手术。《本草纲目》云:“苏颂日桑白皮作线缝金疮,肠出更以热鸡血涂之。”《圣惠方》治发脱落,桑白皮剉三升以水淹没,煮五六沸,去渣频洗之润之很效。

唐代《养疴漫笔》载一桑枝治嗽养生案:“越州一学员叫仇山村,少年苦嗽缠身,咳嗽不止,百药不效。成年后,一老师授一单方,教他取桑树,用南向柔枝一束,每寸折纳锅中,共二十一枝,以水五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饮之。服一月而愈。”

《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赢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满身是汗。迨旦,衣皆湿透,如此20年,无药可治。监寺僧日:‘吾有绝妙验方,为汝治之。三日后,宿疾痊愈。”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日2钱,空腹用温水汤调服。

《本草纲目》有洗青盲法:“昔武胜将军宋中孚患此(青盲即青光眼)二十年,用此法,二年目明如故。屡有效验。”其法是:“新采青桑叶阴干,烧存性,于瓷器内水煎,倾出药液澄清,温热洗目。每日一次。”

《神农本草经》云:“桑叶除寒热出汗。”金元四大家朱震亨《丹溪心法》云:“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本草撮要》云:“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止盗汗”。桑叶经霜力全力厚,老更佳。《百草镜》云:“须大雪压过,次日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色青黑,风吹作铁器,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者良”。

《本草经疏》:“桑椹者,桑之精华所结也。”《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明代解缙诗云: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相传宋代时,某日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

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服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

发散风寒药

(点击下面相关药进入相关介绍)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

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

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发散风热药

(点击下面相关药进入相关介绍)

薄荷牛蒡子蝉蜕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想持证上岗就点这里

医学类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通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f/6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