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医生倒计时No02预言

湖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我的电子查房记录实习医生倒计时第2周:预言家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萤火虫之墓》T床的故事晚查房时,上级医生说,“T床明天出院后,计划收个病人。”“进来做全结肠切除,克罗恩病。”“好的”,我在纸上记下这个信息。可是,我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年轻,只有24岁。我来到他的床边采集病史,他是个很安静的男生,父母在身旁,显得有些拘谨。确诊克罗恩病是一年前的事情。在一次严重腹痛腹泻后,医生建议查肠胃镜,肠镜的结果提示克罗恩病。他回忆,自高中起,他每年都会有一两次严重的腹痛和腹泻,却总是被当作肠胃炎草草处理。直到某位有心的医生建议查肠胃镜,才知道腹痛真正的原因,却有些晚。他的父母很后悔之前一直没有重视这件事,才延误了病情。也抱怨在此之前,竟没有一个医生发现克罗恩病的端倪。24岁的病人,要行全结肠切除术,意味着余生将没有了整条大肠。他的爸妈问我是否只是将有问题的结肠切除,再将好的肠子接续起来。我虽然知道答案,却也犹豫“究竟有没有行全结肠切除的必要”。我沉默了,最后只能搬出夜查房来回避。我录完了病史,碰到了主治医生,问了句“他究竟有没有必要行全结肠切除?”何老师将我拉在电脑前,调出他的CT影像,和我分析他的病情。除了部分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其它的肠段都已经纤维增殖狭窄,并且一年的内科治疗并没有很好的效果。“他如果不接受手术,继续内科治疗会怎样?”“之后大概率会穿孔,而且有癌变的风险……”“如果保守治疗,能维持这个现状,还有必要做这个手术吗?”我心中想着却没有问出。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而且很傻。24岁,换作是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换药M床是Miles手术术后,意味着原来的肛门被缝合起来。会阴处有条长15cm的手术切口,还有根肛管,原先纱布上还有黄色的渗出的痕迹。M床术后一周,我接手他的换药。M床的大爷是河南人,以前当过十几年的兵,身体素质还挺好的,只是没有想到得了这直肠癌,为此折腾了近两三个月,瘦了20斤。我也是第一次给Miles手术的病人换药,尤其是这种还带有渗出的。第一次换药,却也得到患者“比之前换药的医生认真负责”的评价。其实换药的手法大同小异,想来还是需要“自来熟”的唠嗑握手U床是个胃淋巴瘤占位的病人。因为胃内的肿块占据着胃的出口,潴留着几天的食物,需下根胃管以及插深静脉,禁食补液。如果说下胃管是初阶技能的话,那么深静脉穿刺可就是高阶技能,我自然不会错过这次学习机会。袁老师带着我俩实习生开始给U床老太太深静脉穿刺,也就是在脖子上找到颈静脉,穿刺补液。老太太躺在床上,脸被洞巾盖住,在局部麻醉的瞬间,老太太下意识抬起了手,缩了缩脖子。我忙抓住老太太的手,怕影响老师操作。想着抓着手腕不太好,就让老太太抓住我的手。“要是害怕,就握紧些。”我对老太太这样说。后来,我就成了老太太口中的“小哥哥”。被大妈叫“小哥哥”,我也真高兴不起来(捂脸)。其实想来,适当的肢体接触,真的能给人带来宽慰。就像冯主任双手拍着我的肩膀,嘱咐我床位上的事情。没了距离感,多了亲近感。冯主任还回答了我:为什么U床作为淋巴瘤,没有首选化疗,而是外科干预?最后的那句“淋巴瘤的治疗是个性化的治疗,而不是照着指南治疗。”医院的底气,真酷!闷热周五清晨的暴雨解释了为什么前些日子为何这样闷热。医嘱室的空调风口,吹着若有若无的风;离最近的一个窗口,都隔着十几米距离的医嘱室显得格外的闷热。在这值班的第一天,我有些中暑。我的耐心也随着身体不适变差了很多,我知道这样不好,却也控制不住自己。这种失控的状态让人很不愉快。疫情打乱了很多计划,原计划5月份结束的实习延期到了6月。原计划6月的考试也夹杂在外科实习的氛围中。很多人都倒数着实习的日子,没有最初的干劲。我不免也受些影响,和明祎吐槽想爆粗口,说着“自己不想当医生,当医生太累”的苦水。结果,说完这些话的我依旧选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冒着大雨坐公交,在交班查房前看看床位病人的情况。真香!对了,讲个段子。某个医学院的老师他在骨科实习,早上没有吃早饭,被上级叫去上手术台。那时候实习生的任务是扛起病人的大腿,于是没有吃早饭的他扛了一整天的大腿,下台时,头都晕了。至此,因为这个,没有选择骨科。当时的我,听这个故事,觉得是个段子,现在却感受到真实。预言家以前,我觉得未来很难预言,因为未来可以被改变,可以被干预。疾病也是这样,你说我会得糖尿病,结果我通过控制饮食、运动没有得病;你说我可以活到80岁,结果我出了车祸。那时候的我,觉得研究疾病预后没有意义。但此时的我好想能告诉T床如果不做这个全结肠手术,他的未来会是怎样?可以回答他关于这个疾病所有预后的问题。我不能,但我想能。去预测未来,回答那些HPV感染的女性“我究竟会不会得宫颈癌?”,回答那些癌症术后的病人“我究竟能活多长时间?”,回答那些糖耐量异常的中年人“我究竟会不会得糖尿病?”或许未来会改变,或许预测会失误。就像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3》中,奇异博士看到的万种结局。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答案。这也是我未来所为之努力的,做个预言家。仕斌

若感觉不错,请多多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f/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