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下子失明了,既没有任何先兆症状,也没有觉得疼,这种情况想想就很可怕。视网膜动脉阻塞(RAV)是一种虽然罕见,但却很严重的疾病。遗憾的是,眼科医生往往对此无能为力。如果给视网膜供血的动脉发生阻塞,在几小时内可能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建议患者尽快请眼科医生诊治。
每10,名眼科患者中,约有5~10人会患上视网膜动脉阻塞(RAV)疾病,该病多发于65~70岁人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缺血性中风,栓塞是造成血管阻塞的主要原因,只有大约5%的RAV病例是由颞动脉炎引发的。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疾病,并能够在刚出医院找眼科医生诊断和治疗。然而,即使在可救治的情况下,这种疾病获得成功治疗的时间也只有几个小时。目前,针对RAV还未有明确的治疗方法,眼科医生不得不告诉大多数患者,一旦视力丧失,就无法复明。且病发后的前几天,出现某种自发性恢复的希望非常渺茫。
下次中风的可能性先兆栓塞引起的RAV可能是下一次更严重中风的预兆,因此快速和根本的诊断非常重要。患者可能需要住院几天并进行彻底检查,最好安排在专门的病房,如中风病区。然而,如果是颞动脉炎症引发的血管阻塞,应该用高剂量可的松进行治疗,否则患者的另一只眼睛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失明。
德国眼科学会(DOG)、视网膜学会(RG)和德国眼科医生的职业协会(BVA)最近把诊断和治疗RAV所需知识汇总成了一本临床指南。发病最初的几个小时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期,过了这个时间点,几乎没有机会可以挽救患者的视力,但是眼科医生必须尽力而为,用各种诊断方法,像领航员一样去帮助患者应对问题。
该指南公布于科学医学专业委员会工作小组(AWMF)的网站上。
小贴士:
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它的阻塞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睫状血管系统彼此有交通,故阻塞性疾患不多见。如果眼动脉发生阻塞,则其分支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缺血,使视网膜内层和外层营养全部断绝,其致盲率更高,后果更严重。其特征有三:视力突然丧失;后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黄斑区有樱桃红点。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原因可主要归纳为栓塞、动脉管壁改变与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或以上因素的综合。临床上,90%患者都能查出一些有关的全身情况。青年患者动脉阻塞性疾病多与偏头痛、凝血机制异常、外伤、心脏病、镰刀细胞血液病及眼部异常,如视乳头埋藏玻璃疣及视乳头前动脉环有关。(摘自:百科名医)
(本文刊登于《焦点FOCUS》杂志年04期P44)权威国际眼视光及眼科光学中文杂志《焦点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