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uifashion.com/lehuo/baike/20210321/821.html7月4日,信达生物宣布,其创新自研的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抗体注射液(研发代号:IBI)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的2期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NCT)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该项研究是一项评价IBI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2期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价IBI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免疫原性。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靶向IL-23创新药物治疗UC患者的2期临床研究。IBI(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抗体注射液)是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IL-23p19亚基。通过阻止IL-23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阻断IL-23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临床前数据显示IBI靶点明确,作用机制清楚,抗炎症作用显著,并在1期临床研究中验证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IBD),以结肠和直肠炎症为特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UC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并对日常生活和心理带来影响。UC好发于中青年,在我国,近20年来就诊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患病率为11.6/10万。UC的临床治疗手段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硫嘌呤药物为最传统的治疗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生物制剂方面,抗TNF-α治疗存在药物免疫原性导致的失去应答问题。近年来,针对IL12/IL23等靶点的药物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上展现了优势。目前我国仍没有自主研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IL-23p19靶点药物上市,临床上仍存在巨大的需求。参考来源:信达生物官微
●方案设计存疑,赛诺菲Cialis非处方药试验遭美国FDA叫停
●未能改善无进展生存期!赛诺菲口服SERD药物amcenestrant治疗乳腺癌二期临床失败
●赛诺菲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三期天疱疮试验失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z/1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