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传染病宣传猩红热拷贝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咽部红肿、疼痛、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色皮疹和疹退后脱屑等。少数患者恢复期可出现变态反应引起的肾炎风湿热等非化脓性并发症。

传染性

1.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

2.传染性患者发病前24小时到疾病的高峰期

3.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患者

4.这些细菌会通过呼吸道以及日常亲密的接触而进行传播

病程

临床病程包括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等阶段

前驱期大多起病急,表现为畏寒,发热,伴有头疼、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起病后出疹期1-2天。出疹顺序耳后开始,颈部,上胸部

4.恢复期从退疹开始,退疹后脱皮

临床症状

1、发热

初起时,体温骤然升高,可达39~40℃以上。

 2、皮疹

皮疹大多在发病后第1~2天出现,很少出现于第3~4天,从耳后、颈、上胸部开始,向上蔓延至面部,在24小时内即可遍及全身,基本损害系由针头大小的点状斑疹组成,排列密集,融合成片,猩红色,加压时皮肤呈黄白色,去压后淡黄色皮肤先出现红色小点,随即渐渐融合重现弥漫性潮红,更严重者可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在2~3天达最高峰,3~4天消退。

3、帕氏线

皮肤皱褶处,如肘、腘窝处皮疹较密,因摩擦与挤压常出现皮下出血,呈紫红色线状,称帕氏线

  4、杨梅舌

病初起时舌苔黄白而厚,蕈状乳头红肿突起,以舌尖及舌前部边缘较为显著,称为白色杨梅舌。经2~3天后舌苔脱落,第5~8天整个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突起称红色杨梅舌。

  5、环口苍白圈

皮疹严重者脱皮较早,且较显著。手、足、臂、腿处可呈片状如落叶样,患者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呈现白色,称口周苍白。

6、咽峡炎

链球菌由呼吸道咽峡部或扁桃体侵入,引起咽峡炎和扁桃体炎,这些部位的黏膜充血、肿胀,软腭和前柱黏膜在起病初期可见黏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在淤点,通常先于皮疹出现。

猩红热的病程表现:

猩红热的预防

?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或者是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

要勤洗手,不要随意吐痰,避免共用餐具以及毛巾等物品。

?

正确的打喷嚏知识,不对着人,可以用手肘遮挡鼻子位置,也可以捂毛巾遮挡一下,避免传染给别人。

?

居家和学校教室清洁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

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膳食提高抵抗力。猩红热其实是没有预防的疫苗的。

猩红热病治疗

(1)要隔离患者,应该等到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咽拭子培养两次阴性,就可以解除隔离。一般来讲是一周左右。

(2)一般治疗,孩子一定要卧床休息,多进食清淡的食物,多喝水。

(3)一定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抗菌素的治疗,疗程是7-10天。

(4)对症治疗,如果孩子有高热,可以用一些退热药。如果有合并其他的,比如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一定要积极的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抗休克的治疗。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z/8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