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截瘫的症状之后,患者可能会很不适应,通常会出现比较暴躁的情绪。这种打击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承受,患者过激的反应我们都能理解。
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身体恢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对初期的截瘫患者有哪些帮助他们康复的技巧呢?
1
患者精神护理
突然遭受不能行走的沉重打击,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等精神失调状态,甚至轻生。由此导致各脏腑的功能紊乱。
如某一自高处坠下致高位截瘫患者,入院时腹部、会阴及下肢均无知觉,大小便失禁,双下肢功能丧失。一时之间不能接受自己截瘫的事实,会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常吵闹而不配合治疗。
家人、朋友应多给予关心和安慰,生活上尽量护理细致周到,让患者感觉到大家都关心和帮助他。
慢慢地去做心理开导,讲解治疗方法及加强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疾病,维持心理平衡,为了康复而积极配合治疗。
2
预防并发症
家人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进展,细心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等是截瘫病人的常见并发症。
01.预防肺部感染
截瘫患者由于伤后血瘀、气滞造成肺气阻塞,气机不能宣降,从而导致气道阻塞、呼吸不畅易引起肺部感染。
护理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如在排便、翻身、换药时应保护好患者,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以促进排痰。
02.预防褥疮
截瘫患者因卧床及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局部受压,血运障碍,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受压部位易发生褥疮,如骶部、股骨大转子、足跟、外踝、肩胛等处。
施护措施:定时翻身,建立翻身记录卡,以减少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柔软无渣屑,经常更换床单;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做好皮肤护理,给50%乙醇或红花油按摩,按基础护理标准进行操作,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
03.预防尿路感染
截瘫患者由于不能自行排尿,尿液潴留膀胱,需留置尿管,若不注意护理,易发生尿路感染,如果反复发作,导致肾实质性损害,后果不堪设想。
施护措施: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排尿,相应的也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鼓励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
如发现尿液混浊应给予膀胱冲洗,引流管末端固定于贮尿瓶盖下3CM左右,不可按触尿液面,以防逆行感染。
鼓励患者使用腹压或反射性排尿,这种反射建立以后,可去除导尿管自行排尿。如果排空良好,则无需留置导尿管。
3
加强功能锻炼
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关节,能加强气血运行,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褥疮的发生。
早期帮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加强新陈代谢,提高肌肉的抵抗力,同时可以锻炼肌力,不可强行推拉,上肢可给拉力弹簧,3个月后抓拉床上支架坐起或坐轮椅活动,学习站立所需要的平衡动作。
要特别保护好膝部,防止膝软无力而摔倒,有条件者可在双杠扶手中学习站立,注意照顾好病人,防止意外。
截瘫疾病的伤害并不仅仅在于身体上,生活当中失去了自由,很多患者都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罪人,为家庭带来了很严重的负担,所以很多消极情绪的影响非常负面,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人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开导和护理工作。
如果你也觉得内容不错
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文章中文字、图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广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