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南山(ningnanshan)
大家都知道,最近在开会,在会议报告的表述里面,有很多令人喜悦的细节,比如计划生育这个词第一次消失不见了,另外还有很多细节就不说了,敏感你懂的。
我们还是看看经济方面,看到了大会报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新表述:
这个和之前官方对中国未来发展目标的表述进行了大大的改动,以往我们都说,“要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我们以往认为中国要到年才能成为发达国家,注意是中等程度的,也就是比发达国家后段还要好。
这次的表述把时间提前到了年,提前了整整十五年,以至于人民网专门发了文章讨论此事。
事实上,按照官方的习惯,定下的时间基本都是保守的,比如官方曾经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目标是年比年翻一番,年再比年翻一番,也就是四倍,但是实际上呢?按照名义值计算,年中国GDP仅仅为10.8万亿元,年就达到了41.3万亿元,10年就完成了增长四倍的目标。
年到现在还有18年,所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实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注意是中等。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18年,我们再用10年就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入门门槛,也即是10年后我们就将成为发达国家,只是总体来看是低水平的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平均大概七八年一个周期,下图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中国历年的经济增长率,四个红圈就是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可以清楚的看到,四个谷底分别是年—年,-年,-年,-年。
当然从年以后,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大到了超过世界经济总量15%的地步,总体经济增长率是向下走的,也就是所谓的新常态,但是中国经济七八年的周期规律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规律,值得经济学家们去研究。
从今年开始,相信各位也感受到了,各项数据开始回升,
首先是进出口贸易,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增长25.7%!
然后是代表中国力量核心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2.3%,
年工业利润为增长8.5%,表现大为提升;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0%,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增长速度快了一倍。
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是非常惊人的速度,世界上的其他工业强国,工业利润能够一年增长20%以上,恐怕都要追溯到几十年以前了。
只要不出意外,年-年就是中国经济的谷底了。官方也表示,经济增速将在今年扭转连续7年下滑的趋势,实现回升,甚至表示经济增速可能会重回7%的水平。
从今年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又一波的回升周期,这一波上升周期不一定是说中国经济一定会回到多高的增长速度,例如回到8%甚至9%的高增长,而是说中国经济将会稳定的保持7%左右的增长,乐观的话甚至可能回到7.5%以上,按照之前的规律,这一波增长预计又会持续七八年左右。当这一波的景气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大概-年,世界的面貌将会彻底改变:
1: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易主,中国登顶世界第一,恢复到该有的位置
2:中国的工业产值将会和所有发达国家(西方+日本)不相上下,并驾齐驱
3:中国人均GDP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这三件事每一件都是改变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大事。
对于前两点,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了,因为前两点都是和总量相关,我们有14亿人的力量,现在经济总量又这么大,完成这一目标没有困难。
以经济总量为例,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非常一致,年按照购买力计算我们就已经超过美国是世界第一了,吓得当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赶紧出来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年8月8日在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论坛上说,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他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朱光耀是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公布的比较数据作上述表态的。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不过按实际汇率计算,美国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为10.4万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除IMF外,世界银行也进行了类似统计。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年10月10日超过美国。不过巴苏强调,将市场汇率因素计算在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中国要超过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不管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认为年中国经济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超过了美国。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拉大和美国的差距了。
至于工业产值,中国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经济结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在GDP中的比例都已经大大下降,最高的德国和日本,工业也只占GDP的20%左右,欧洲和美国大多在10%-15%之间,甚至更低。
但是有两个国家,不仅是世界经济大国,而且工业占GDP的比例都非常高,
这两个国家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写过,在过去的七年,世界经济15强国家里面,经济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印度和韩国。
韩国不仅经济增速快,而且经济结构和中国非常类似,那就是工业产值占GDP的总量都在30%以上,大大不同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具有非常鲜明的崛起阶段国家的特征。
我们从工业产值占GDP总量比例这个简单的数据,也可以一窥为什么韩国的经济增速近年来这么快。现在韩国人均GDP是日本70%左右,但是其人均工业产值已经和日本不相上下了。可以想象韩国的后劲是非常足的,人均GDP像人均工业产值一样赶超日本并不是梦。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占世界20.8%,到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会突破四万亿美元(年为24.万亿人民币),这将是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可以说到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等于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也没有太大悬念。
下图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可以看到年美德日三国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亿美元,合计3.6万亿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今年四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值,超过美日德三国之和。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第三点:
年--年中国人均GDP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可以说,国人最没有自信的是人均GDP了,目前我国人均GDP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人均GDP大约为美元,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人均四万美金,差距是五倍左右。
而且按照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率,我国几乎是一路下滑,年更是破天荒的跌到了7%以下的水平,并且一直到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也还是6字头的6.9%,官方也在宣传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高增长时代结束了。
所以国人普遍对人均GDP赶超发达国家是很悲观的,认为我国人均GDP永远无法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大有人在。
实际上,我们如果看看二战后全球唯一赶超西方的地区---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相似点,这个相似点我们一起来看下。
我们都知道,二战后的日本可以说是强力崛起,经济上如日中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达到了美国的70%。
因此,很多人以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结束的。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日本从年开始就结束了战后的经济高速成长期,进入了GDP增长率3-5%的中低速增长时代,当时日本的人均GDP是多少呢?美元。没错,日本在人均只有美元的时候就结束了高增长。即使从战后的年开始算,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也只有三十年(-),实际上也就二十多年。
年之后日本历年经济增长率:
年:3.%;年:3.%;年:4.39%,年:5.%,年:5.%
看到这些3开头,4开头,5开头的经济增长数字,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居然还保持6.5%以上的增速真的是个奇迹?
到了80年代,人们印象中这是日本经济逐渐走向巅峰的年代,但是实际上,和人们的印象不同的是,日本在整个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才多少呢?
年:2.%;年:4.%,年:3.%;年:3.%;
:4.%;年:6.%;年:2.%,年:4.%;年:7.%;年:5.37%;年:5.%;年:3.%
从年—年,17年的时间日本只有2年的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很多年份仅仅是2%,3%,4%左右的增长率。
然而日本人均GDP却一路飙升从美元到了2.8万美元,增长了5倍多。原因是日元不断升值,相对美元从日元升值到了日元。
所以汇率升值,是个提升人均的大杀器,而这背后还是因为产业升级和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升。
所以日本的高速增长时间其实没有那么长。
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国人要打破对西方和日本的盲目崇拜,
近代年西方之所以领先我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发展有多么快,实际上大部分的时间里面,他们的发展速度并不高,他们领先我们这么多的原因是中国自己没有学习,没有对外交流,发展处于停滞。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来计算,两个国家,一个增长2%,一个增长1%,年后两个国家经济总量能差到多少?19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好学的民族,近代几百年闭关锁国,没有对外学习是当时领导层集体意志的结果,而并非民族性不好学,历史上我们从四周少数民族那里,从外国那里都学来了不少东西。例如土豆,番茄,椅子,火枪,火炮…….好学的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这也是中国从公元前八九百年开始文明史以来,一直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文明集团的原因之一。
近代以来被西方拉开这么大的差距,不是因为西方人多么聪明,西方文化多么优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自己不学习了。清末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本质上就是中国自下而上的要求对外学习来挽救民族命运。
所以外国要想遥遥领先超过中国,唯一的前提就是中国自己不学习。和欧美一样,日本领先我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始现代化的时间比较早。我们从年日本就结束了经济高增长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实际经济高增长的时间并不长。
不只是近代史,建国后的历史也是这样,年—年我们就很爱好学习,从西方召回了大批留学生,这些都是世界一流人才;同时从苏联引进大批工业技术和标准体系,所以这10年中国的实力突飞猛进。
中国第一架歼-5战斗机中号
突飞猛进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中国造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距离二战结束仅仅10年,要知道年我们连个像样的螺旋桨战斗机都不能造。
遗憾的是什么呢,年我们开始搞运动了,本来到年初我们总共从西方引进了1名优秀科学家回国,我们22个两弹元勋有20个有国外学习背景。
年以后,由于惧怕国内政治环境,从西方回来的科学家就寥寥无几了,人数只有区区数人,关于建国后从西方吸引优秀中国籍科学家回国,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