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小蓝字加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痹证及喘咳、水肿、麻疹、疮疡初起兼有风寒表证者。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感冒。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咳嗽气喘。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汤。此外,本品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还可治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小青龙汤。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用于风水水肿。对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每与甘草同用,即“甘草麻黄汤”;若兼见内热及脾虚者,可配伍石膏、生姜、甘草及白术等药。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煎服,马、牛15~30克,猪、羊3~10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本品发散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
传播中医药思维,支持民族中医药产业!
======关于中兽医药联盟======
中兽医药联盟以中兽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将未病先防、养生理论用于动物保健和畜禽健康养殖。联盟大力发展健康畜牧业,传承和发挥中兽医药在护佑动物健康、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