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干货填充剂注射前医生必须掌握的

注射美容填充剂以不开刀、少出血、损伤小、不留疤、恢复时间短、效果佳,安全可靠,没有后遗症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注射美容在美的同时如何保证术者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下面给大家讲解填充剂注射前医生必须要掌握哪七大技巧?

一、针管和注射器

1、胶原、透明质酸和CaHA:随产品包装提供注射器(预装填充剂)和细针管(30号或27号/0.5英寸);使用较细针管,可精确控制注射量。通常情况下,30号针管用于注射粘度较高的填充剂(如Perlane、Evolence)也相当自如;有些注射者,为提高注射流速而更换较粗的针管,此时应注意控制注射压力,以免发生快速注射关联副反应。

2、PLLA:由于不在注射器中预装填充剂,所以其适用的针管和注射器型号最多样。推荐:3-mlLuer-lock注射器,26号/0.5英寸针管。

3、1-mlLuer-lock硅涂层注射器,使注射量精确至0.ml,但流速较难控制(很小的推压即可产生较快流速,可能因注射过快而引发结节)。

二、麻醉

1、与麻醉相关的考量因素:注射深度、部位,填充剂粘度,患者疼痛耐受度。

2、表皮局麻和冰袋可缓解针刺疼痛,常用于浅表注射或耐受性较好的患者。

3、人胶原和牛胶原填充剂通常已预混合利多卡因。

4、PLLA、CaHA或透明质酸,需在注射前混合1%或2%利多卡因。

5、注射眶下和颏等部位(特别是隆唇)时,可能需行局部神经阻断。

6、少量局麻可缓解疼痛,但不可过量(以免导致组织变形)。

  

三、患者准备

1、竖立位或45度卧位。

2、水平仰卧位可能改变皮肤重力效果(影响待修复缺损的呈现),从而降低修复的准确度,因此不宜采用。

3、术前评估,竖立位,用标记笔或眉笔做标记,以助提高注射准确度。

四、过敏测试

1、牛胶原一般需要皮试(过敏反应可能不立即显现,因此需在注射前4周内做2次皮试。

2、合成材料(PLLA、CaHA或高纯度透明质酸)一般无需皮试。

3、虽然填充所用透明质酸来自鸟类或细菌,但由于经过高度纯化,致免疫反应很少,因此一般无需皮试;但由于透明质酸可能导致延迟性皮肤炎症反应,也有医生做皮试。

4、纯化猪胶原(Evolence)是通过对胃蛋白酶进行酶促处理制成的无致免疫性胶原纤维,因此无需皮试。

五、患者沟通

1、调整合理期望。

2、可能副反应、恢复期告知。

3、暂时停药。

4、非处方药:血液稀释剂(维生素E、阿司匹林、非激素类抗炎药……)。

5、处方药:抗凝剂(华法林/Warfarin、硫酸氢氯吡格雷。

六、注射时注意事项

1、虽然真皮填充剂注射很少导致皮肤感染,但注射前应该做清洁(卸妆、用抗菌肥皂和/或酒精清洁皮肤),注射时应保持无菌操作。

2、对于有口周和/或面部单纯疱疹病史者,应在注射前连续(5-7天)口服抗病毒药物,以防单纯疱疹发作。这点很重要,特别是对于隆唇或面部综合填充塑性(注射后需要积极按摩,可能导致单纯疱疹病毒在原发部位以外发作)。

3、即使注射技巧熟练,各类填充剂注射后均可能出现轻度副反应(注射部位热、痒、痛(由于皮肤神经延展)、红斑、水肿、淤肿、血肿……)。这些副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一般可予冰敷、温敷或观察等待。少数情况下,红斑可能持续,可以激光或IPL治疗。

4、泪沟和眼圈区域对于任何填充剂均属于高难度部位,需特别小心。用透明质酸注射眶周薄皮肤,如注射不当(注射过浅或过量),可能导致丁达尔效应(Tyndalleffect)——当光经皮肤折射后呈现浅蓝色或蓝灰色外观。

5、由于透明质酸的强亲水性,眶周部位的过量注射还可能导致下睑肿胀、水肿(时隐时现,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或与盐分食量有关)。因此,对于有眼袋或淋巴管性水肿者,使用透明质酸时应特别注意,否则透明质酸的强亲水性可能使水肿恶化。

6、鉴于透明质酸的强亲水性,注射时最好采用不足量校正(特别是在眶周区域),通过多次注射达到理想效果。

7、任何填充剂注射泪沟或眶周部位都可能导致淤肿并继发血铁质沉积(橘褐色或铁锈色,数月后自行消退)。有助减免此发反应的措施:注射前冰敷,适当的注射深度,注射前停用抗凝剂至少7天,注射手法顺畅、轻柔。

8、须避免注射入血管。如意外注射入眼动脉近支(视网膜动脉或睫状后动脉)或远支(面部浅表动脉),可能导致动脉阻塞,从而引起皮肤坏死,少数情况下甚至出现失明(无论注射部位在面部任何位置)。

9、为减低注射入血管的可能,应在注射前抽吸(特别是在血管丰富的区域),了解面部血管解剖,并掌握逆行线形注射法的动态特性。其他措施还包括:采用小注射器(1-3ml),以便更精确地控制注射压力;微量注射(0.1ml或更少);如可能,使用钝性套管替代尖锐套管或针管(减少刺破血管壁的几率)。

七、注射技法不当可能导致的副反应及解决措施

(一)容易引起的副反应:丘疹或结节、表面不平整、过度校正、不对称。例如,如果注射过浅,则可能出现表面不平整或/和丘疹;若注射层次适当,但注射量过大(快速注射),则可能导致塑形不规则或/和结节。

1、对于注射过浅或过量注射,应立即按摩。早期按摩有利于填充剂平顺、均匀分布。

2、对于小的丘疹或结节,有时可通过浅表切开和引流、低剂量皮损内激素注射或注射透明质酸酶(针对透明质酸注射)等方法治疗。

3、对于持久性丘疹和浅表性表面不平整,可通过局部磨皮或激光等磨削方法治疗。

4、在注射过程中,应随时评估注射技法和美容效果,这对于医生和患者同样重要。

(二)肉芽肿,是一种可能在注射数月后出现的异体反应,多见于具有胶原新生刺激作用的填充剂(PLLA、CaHA)。肉芽肿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结节,多与注射过浅或深层快速注射有关。

以PLLA为例,为避免肉芽肿,要求:注射层次应在真皮/皮下间层或以下,每通道注射量应在0.-0.1ml之间,注意均匀分布,正确掌握逆行线形隧道注射法。无论哪种填充剂,均不建议使用积存注射法,因为积存注射法(depotinjection)等同于快速注射法(bolusinjection),可能导致浅表丘疹和深层结节。PLLA结节可能难以去除,因此对于无症状的不可见结节,最好不予治疗。

(三)有症状和可见结节可能表现为白色、黄褐色、肤色或红色(急性炎症时),需治疗。许多医生采用注射曲安奈德(Kenalog)治疗,一般采用浓度为10或40mg/mL(in5-or10-mLvials),也可以无菌注射用水或0.9%盐水稀释(例如,以1ml40mg/ml曲安奈德加入15ml无菌注射用水稀释)。建议开始先使用较低浓度(2.0-2.5mg/ml)。

1、对于较小的结节,使用1ml或3mlLuer-lock注射器及30号/0.5英寸针管。1ml注射器的优点在于微量控制精确,3ml注射器的优点在于可增加注射压力(用于较硬的结节)。初始注射剂量:每个结节注射0.05-0.1ml;间隔:2-4周(视临床反应而定)。

2、对于致密坚硬的结节,尝试穿透结节做皮损内注射。如果不能穿透结节,则在结节周边和/或结节最深处注射,以免上层皮肤萎缩。

3、对于多次注射无效的结节,可增加注射剂量置每个结节0.1-0.2ml。如依旧无效,可增加浓度至最大值5mg/ml(Kenalog)或6mg/ml(仿制药曲安奈德):先从低剂量(每个结节0.05-0.1ml)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剂量。

(四)对于有时坚硬、很大或使用单一激素注射疗法无效的结节,可联合使用皮损内急速注射、皮下切除和补液疗法:

1、首先施皮损内激素注射,因为局部注射较容易分离结节。

2、皮下切除和补水,使用25号/1英寸针管、3mlLuer-lock注射器,注射液为1ml1%利多卡因(含或不含肾上腺素)+2ml无菌注射用水。以针头行皮下切除,同时注射补液。补液量(平均每个结节1-3ml)依结节大小和数量而定。

3、嘱患者在治疗后使用手指或振动器按摩,每日2次,持续7-10天。

4、治疗间隔2-4周,视临床反应而定。

5、注意调节皮下切除的强度和次数,以免真皮和真皮下过度结疤。

(五)除了因为注射技法不当,结节的出现也可能是一种特发免疫反应(多见于PLLA)。这类特发免疫反应通常在注射9-12个月后出现,表现为突发、双侧、炎症性结节或/和斑,有时伴有水肿和橘皮样皮肤。表面看来,这类反应较少出现,可能与PLLA整体注射量无关。对于特发免疫反应(建议不要使用口服激素,以免停药或减量后出现反弹),具体疗法:

1、早期口服强力霉素,每次mg,每天2次,用于改善急性炎症反应。

2、炎症改善后(1-3个月),强力霉素减量至停用(例如,从每天2次mg减少为每天1次mg,到隔天1次mg,每阶段2-4周,周后停药)。

3、辅助疗法包括非激素抗炎药、口服抗组胺剂、皮损内低剂量激素注射或外用1%美莫司(Elidel,每天2次)。

4、炎症反应消除后的持续结节,按前述方法治疗。

来源

网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m/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