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胀积食,用这个方法很快就能解决

小儿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

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简而言之就是,你家宝宝吃太多啦!

小儿积食普遍有以下几种症状: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4、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

九种推拿方法消食,一目了然

中医推拿,远离针药

清大肠经(3分钟)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揉板门(3-5分钟)

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顺运内八卦(3-5分钟)

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

推小横纹(3分钟)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掐揉四横缝(5分钟)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下推七节骨(3分钟)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分腹阴阳(5分钟)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摩腹(5分钟)

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揉足三里(5分钟)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注意:推拿手法有轻有重,小儿必须轻柔!

中医推拿手法有按、摩、掐、揉、搓、拍、打、弹等多种,这些手法各有讲究,但总体可以分为放松手法和治疗手法。

儿童身体穴位图解

虽然成人推拿需要一定的力度才会有好的效果,但具体操作起来,各有轻重,要考虑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椎体稳定度、身体承受能力等多种情况。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m/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