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吃货不吃火锅那绝对是个“假货”!
混迹广东的福建人,常常为能吃辣而骄傲。
小辣怡情,大辣伤身,唯有中辣,爱不释口。
不过,这里,有个题外题,广东人吃福建人这个梗究竟出自哪里?每当我跟一个广谱朋友介绍自己,都有股即将被烧开的赶脚....[细思极恐]。。。
盘点一下那些年我吃掉的火锅,以及葬身于麻辣锅里的那些牛牛。。。还有鱼柳。。。还有牛蛙。。。还有鸡爪。。。口水擦一擦
自古火锅渝蜀之分,渝为重庆,蜀为成都。
蜀字当头的蜀大侠火锅分布于深圳各个角落,门头招牌故有大侠之范,跟小龙坎,大龙燚相比又逊色一分。成都的锅底大多都有一个共性,“味咸油黑”,是重口味人士首选,每一口牛肉都有咸辣体验,八宝茶也因此必不可少。
杯中置红枣,枸杞,菊花,茉莉,桂圆,冰糖,玫瑰等不同配料因店而异,故有八宝之称。注入沸水,茶盖三分泡开,花香肆意,入口清甜,去辣解腻,因而成为火锅最佳伴侣,店内招牌之一,从而也有了长嘴壶茶艺之举。
长嘴壶茶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国茶艺。长嘴壶茶艺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各种内涵,沸水在长嘴中流过,自然降低了温度,水不会太烫,最适合泡茶,和盖碗八宝茶相得映彰。在不少火锅店里,仍有这样长人知识,文化内涵的茶艺表演,营造火锅店内文化气氛,供食客品茗乐趣。
回归到蜀大侠,在食物上没有给我太多美味体验,适合重口味人士,不适合我这种中口味人士。
前有蜀大侠,后有大签门。从字面不难猜想,这是一家被达叔代言的串串火锅,在火锅界以串串形式存在的还有这两年被炒作颇有名气的小郡肝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