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游学的这个项目,我去过

少儿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597198.html

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我叫何煜,是三亚学院官方公众平台的一名美编。

前天,我校举办帕拉茨基大学游学宣讲会,

昨天,我第一次自写自排来分享所见所闻,

今天,我在帮助下改正了很多文笔的不足。

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所有为这篇推送而努力的老师、同僚们,是她们在各地的鼓励与支持,才有幸临时总结出了下面的一切,并让我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了动力与期待。

坚定的选择了三亚

开启了全新的人生轨迹

每个人都向往过远方。

这种向往让我满怀一腔热血离开浙江,

选择了三亚学院度过四年时光。

这种向往更让我好奇西方,

那些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文化。

以前因经济情况和其他种种原因,从来没想过可以出国交换游学,而这次却和家人达成了共识。于是我前往欧洲,送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也是一次提前的毕业旅行。

游学的过程几经波折,在截止日期前的最后几天才完善好申请、忙忙碌碌在出发前两三周办完护照和签证、起飞前一天还在满心焦虑的等护照、没有sim卡独自出行、异国他乡差点迷路.....…本来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池,这次异国之旅就难以成行,好在幸运女神一直眷顾,而在捷克游学的日子惬意美好,给我留下了无数美好回忆。

上面这张图是我的美好记忆第一弹:飞机顺利降落,在从首都去往学校的路上,一大片金黄色的田野在微风里涌动,阳光有点刺眼,气温也刚刚好。

总之,是个适合游学的季节。

△红屋顶与旧建筑让人耳目一新

△街道中毗邻的房屋刷成不同色彩

△开学典礼上传统现代表演先后展示

△中欧巴洛克高峰时期最优秀例子之一

△另一著名巴洛克式圣母柱——为纪念黑死病

位于奥洛穆茨的帕拉茨基大学约有两万在校师生,共开设八个学院,整个城市里都有这所高校的教学楼,他们的教学楼同时也是当地人的文化活动场所。

我校与该校教育学院开展合作已有两年,其下分专业美术学、音乐学、英语、创意艺术治疗与喜剧治疗。

后两者国内高校少有设立,他们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引导进行放松和冥想,或通过设计场景、编写剧本进行表演反映人物内心和状态、讲述故事,达到帮助人与人互相接近、了解,打开心房沟通交流的目的,在国外被广泛用于治疗自闭症和灾后创伤。

△教学楼里随处可见的作品展示

△大眼睛们能找到小彩蛋吗?

△教学楼里空地就是最好的展馆

△学习并用于创作的仪器

△第一天课的实践工作室

下面将分享第一手游学经验:

短袖短裤准没错

外套毛衣也备着

这里的夏天比三亚的夏天舒服一些,七八月份平均气温20℃,还时不时会有点冷空气、下点小雨。特别是刚抵达的那两天,晚上开窗睡觉会冷得打颤,关窗睡觉又会被热醒。

课后时间助教会安排大家一起参与活动,如镭射枪战、保龄球、绳索公园、水上乐园、卡丁车,参观动物园、鬼屋、科技馆、音乐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切活动的门票和车费都包含在学费中,而且每年的体验项目,甚至专业课程都会根据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更新。

△带20条短袖后血的教训

△被助教们邀请去家中真心话大冒险

△老奶奶因只会小语种需助教逐句翻译

△男神老师的游戏系统课

△女神老师的文物再创新课

△水上乐园几乎自动化并不需要工作人员

性价比高汇率一比三

菜买起来火锅煮起来

这里的美食也很值得一提,当地餐馆人均七十已经属于中高端消费,中餐或披萨也就三四十左右。而宿舍的每层楼都有一块属于烹饪小能手的空间:小厨房配备有微波炉和全套锅碗瓢盆,个别楼层还配有烤箱,超市里的蔬菜鲜肉都很便宜。

国外的调料以粉为主且口味偏咸,有计划游学的小伙伴如果对口味要求比较高,一定要记得自带调味品,不然很容易吃到黑暗料理。

△开学典礼自助餐——真光盘行动

△捷克特色——猪肘子

△中国特色——大锅炖

△学着去生活得艺术点

△聚餐还是暴露本性

△离开祖国后第一顿和回去前最后一顿

来到捷克一定要顺应这里悠久的啤酒文化,即使平时滴酒不沾,这里也值得你喝一杯试试。学校的老师和助教经常会相约一起喝下午酒,女同学对酒精度偏低的精酿也都赞不绝口。

欧洲大多数自来水可以自饮,而商店中卖的很多都是气泡水,牛奶比水还便宜,浆果也很实惠,最诱人的还是街头的炸薯条冰淇淋!

△课间放学后的休闲时光

△莓果和茶很清新

△和小姐姐们买到了非气泡水

△大家都会有的童真面

两人一卧三卧一间

冰箱洗衣机烘干机

学校的宿舍楼多位于主城区四周,教育学院项目的交换生都住在同幢楼里,而这些宿舍楼在整个小镇都算很高且很现代的建筑,门前和大厅里陈列的艺术品让人新奇。一间宿舍包含三个卧室三个洗手池和一个小走廊,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干湿分离的淋浴间,住宿原则上两人一间,有时候也会一人一间。

另外要注意的是,我们所住的宿舍楼在放假期间会作为酒店对外营业,一些留校生会在宿舍里开派对,这个时候作为过来人就得提醒你:”分清学生与游客,多思考少盲从,注意安全。“

△宿舍门口弹竖琴的雕像

△成都师范学院的小姐姐

内部的硬件很好,空间够大装修够精致,地板上铺着硅胶地毯,床和桌都是木头的,席梦思软得不像话,衣柜空间很大再多衣服都放得下,还有两个被我们称为”宿舍神器“的小冰箱。但是,如果想要自己做饭的话,这里的厨房就会显得有些供应不足,因为每层楼只有一个厨房与餐厅。

△宜宾学院的小姐姐

△在城镇里算很高的宿舍楼

△其他不高的老建筑群

△厨房望出去的教堂夜景

走路为主跑步为辅

火车出游项目包办

因学校建筑遍布小镇,所以几乎不怎么需要坐有轨电车,当然不是因为看不懂车站名或者不会机器买票,而是在宿舍楼和教学楼之间穿梭时,几乎就已经逛遍了整个城市。如果哪天快要迟到,跑步穿过公园的捷径也会是一番全新的体验。

△找不到教学楼却路过电车总站

△两栋教学楼新旧对比的美感

△内部用现代技巧来复原历史感

不管怎么说,奥洛穆茨虽然为全国东部文化中心,但是其校园所在主城区并不大,从宿舍到唯一的百货超市也只需十五分钟左右路程,因为当地居民消费不高,所以商城中品牌老款居多但打折是个“狼”人。

欧洲城市最著名的教堂,在这个小城镇上就至少有三个,虽然看多了觉得都差不多,但是那种对细节的追求和精致设计还是引人入胜,同时小镇上的博物馆去过的也有四个之多。

△最喜欢的圣瓦茨拉夫教堂内有免费画展

△有创意的雕塑作品

△印象深刻的动态交互装置

游学六字奥义,”认真学+认真玩“。

在这个过程里,我了解到许多特色文化,

认识了很多其他大学的朋友和当地老师,

更在结课旅行欧洲游过程中,见到更多的美轮美奂。

我也体会到了欧洲的包容性与艺术性。

不同于以前从书本和绘画中了解的那些,而是当走在几百年历史的建筑间、石板路上,遇到随处可见的流浪艺术家,还有路过各国首都时偶遇的各种反歧视活动,带给我的感悟和思考。

我想,虽然这里在支付便捷性与建筑现代化发展上远远落后于中国,但那份对文化的保留与创造却还是很值得我们欣赏。

趁年轻,

多看一看世界,

多看一看亚洲,

多看一看中国。

去感受,

文化碰撞与交融,

人际冲突与和谐,

生活艺术与创造。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让我们在地球流浪,

去传颂中华的精神。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离开祖国的怀抱后才发现内心对她的热诚和挚爱,看着欧洲文化一点点的积淀,开始好奇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精神风貌在外国人眼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在积极的提升文化自信时,文化也在不断的沉淀和创新,等待着我们去感受、体会和传承。

国外转了一圈,发现更加对祖国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探究的想法,毕竟这个生我养我的祖国才是最扎实的根和最温暖的家,而我出国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将是为了回到此处,回馈我的祖国。

除了前天的宣传讲座推文,

之前也有不少同学分享了捷克游学经验:

?我们把三亚学院的校徽带到了捷克!

?今年你准备去捷克游学吗?来集合啦!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的话,

可以后台向客服索要学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m/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