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无敌的好干部赵明信
密营外的枪声稠密,密营里的枪声稀疏,却在奋力反击。守在密营门口的一位女同志向外打几枪就回头看看密营里的火光。这火光是中共磐石中心县委书记金昌根正在焚烧党的文件。金昌根烧完了最后一份文件,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拿起枪大喊一声:“赶快突围!”
守在密营门口的女同志第一个了冲出去。不幸,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她———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委员、共青团警石中心县委委员赵明信。
赵明信,又名赵明新,化名民心,女,朝鲜族,年生于朝鲜平安北道的一个贫农家庭。年朝鲜“三·一”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朝鲜人民施以疯狂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人民苦不堪言。
年,赵明信一家逃亡来到中国吉林省磐石县蛤蟆河子定居。赵明信的父亲是朝鲜共产党党员。国家的沦亡,家庭的遭遇,都在赵明信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仇恨日本帝国主义、仇恨封建统治的种子。
年,她在磐石参加了朝鲜共产党人领导的南满“在满农民同盟”,被编入磐石支部,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年,赵明信参加了“在中国韩人青年同盟”后,被派到小城子(今明城)五间房一带做地下工作,负责组织朝鲜族妇女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在这期间她和一位朝鲜族青年革命工作者结婚。
年赵明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中共磐石县执行委员会成立,赵明信被分配到县“农民协会”妇女部做妇女工作。在这期间,她不仅深人到磐石境内的朝鲜族妇女中工作,并且经常身穿汉族妇女服装到伊通、双阳、海龙等地汉族妇女中进行宣传、发动工作。由于她努力工作,卓有成效,这些地方不少妇女被吸收到革命群众组织中来。正当她工作不断取得成绩的时候,她的爱人被磐石县公署以“共产党主要分子”的罪名逮捕,押送吉林监狱,惨遭杀害。她为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但并没有消沉,相反更加仇恨敌人,誓死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统治奋斗到底。她不分昼夜地穿越敌人封锁线,冒险到敌人军警密布的城镇中做妇女工作。为了工作方便,她有时扮成新娘,有时装成阔家小姐应付敌人的盘查和搜捕。
年8月,中共磐石县委员会改组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赵明信被中心县委调到玻璃河套区工作。在工作中,她结识了中共玻璃河套支部组织委员朝鲜族青年李克隆。他们经常并肩战斗,一起工作,于年4月底结成伴侣。婚后不久,赵明信按照中心县委部署,积极率领磐北的革命妇女参加“五·一”群众斗争。年5月1日,磐北人民在中心县委领导下,举行了反日示威大游行,由磐北到磐东持续了四五天之久。
年5月7日,蛤蟆河子一带余名群众在县委和区委的领导下举行了工农反日大会。他们斗争了地主,给贫苦农民分了粮食。当听说日伪当局要通过吉海铁路运兵前来镇压这次大暴动的消息,愤怒的群众立即和吉海铁路工人一起,扒铁路,拆毁铁路大桥,割断电话线,以阻止伪军的到来。荷枪实弹的伪军到来时,赵明信并没被吓住,她鼓励游行群众,不要惊慌,稳住阵脚。她站在群众行列的前头,高呼口号,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向伪军宣传抗日的道理,晓以民族大义。伪军慑于群众的威力,一枪没放就悄悄地撤走了。
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成立。赵明信和李克隆结婚虽不足两个月,但赵明信还是积极支持李克隆参加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李克隆在第二分队当战士。在攻打伊通县敌人据点何家大院时,李克隆参加了突击队,趁着部队神枪手封锁敌人炮楼机枪眼时,他冲到墙下,用大绳子拴上大石头,然后抛入墙内,攀绳入院打开了大门,使部队攻克了何家大院。之后,李克隆又随部队终日驰骋在磐石、伊通、桦甸、海龙、东丰、吉林、双阳等地的抗日战场,夫妇二人两三个月都难得见上一面。但每当他们见面时,总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赵明信帮助李克隆学习革命理论,制订杀敌立功计划,使李克隆进步成长得很快,后来,被任命为中共磐西区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指导员。
年,赵明信被派到中共磐东区委任宣传部部长。她协助区委书记组织、扩大农民协会、反日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使磐东地区的抗日斗争之火越烧越旺。这年秋天,李克隆患了伤寒病,被安排在医院疗养。但因药品奇缺,直到年春方才病愈。在李克隆病愈前不久,赵明信背着不满周医院探视,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的首次团聚。由于疾病折磨,食品缺乏,李克隆已蓬头垢面,骨瘦如柴,吓得小殿春哇哇直哭,赵明信难过的抽泣起来。李克隆安慰赵明信,说:“我的病已经好了,再恢复几天我又可以上战场杀敌了,希望你带好孩子做好工作,咱们再来一个革命立功竞赛,等赶走了鬼子好全家团圆。”
年,赵明信被选为共青团磐石县委委员,并担任组织部部长,团中心县委巡视员兼伊通特支干事。她和朴议浩(磐北区反日妇女会会长)两人在大泉眼、钢叉山、蛤蟆河子一带经常昼夜不停地工作,分别在这几个地方组织了反日妇女会,发展会员百余人。
年12月25日,赵明信被选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委员,被分配到中共西安(今辽源市)区委任组织部部长。赵明信在做农民工作的同时,也到矿区去发动矿工及其家属。她常到矿工家中去,一边帮助做家务活,一边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启发矿工觉悟。赵明信和矿工家属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在矿工中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并从中发展了3名党员,组建了3个党小组、4个群众反日会,使西安地区的反日斗争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年夏,敌人在西安地区开始了大搜捕。按照中心县委的指示,背着刚满周岁孩子的赵明信避开了敌人的搜捕,转移到伊通区委,在头道沟一带坚持工作。这位年仅27岁的青年妇女、县委委员、区委组织部部长,遵照党的指示,活动在前后倒木沟、钓鱼台、流沙嘴子等地的群众之中。她不分黑天白日,穿越敌人的重重哨卡,跋山涉水,走屯串户,冒着极大的风险,为党工作着。
一天,赵明信在李大房子附近的地堡里和六名部队同志接头时被敌军包围。在突围战斗中,几次都冲不出去,六名同志为了保护孩子,在地堡内把赵明信和孩子紧紧围在中间,不让她参加战斗。最后六名同志都相继壮烈牺牲,只剩下赵明信和她的孩子。敌人察觉到地堡内剩的人不多了,就一面射击一面高喊,叫地堡里的人投降。赵明信灵机一动,也高喊道:“你们不要打了,抓活的有多好。”敌人听声音是个女人,就让她把枪交出来。赵明信把两支枪卸下枪栓扔了出去。趁敌人一愣神,停止射击时,赵明信立即投出两颗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的硝烟掩护下,她双手使两支匣枪射击,闯出了地堡,冲上了东山,消失在密林之中。赵明信安全脱险了,背上孩子的小腿却受了伤。赵明信突出重围后,一面躲避着敌人的搜捕,一面继续工作。
年11月的一天,赵明信在三道沟群众的家里巧遇久别的爱人———磐石游击队政治指导员李克隆。李克隆对她怜爱地说:“天这么冷,你背着孩子怎么工作呢?”赵明信说:“我已有了安排,必要时把孩子交给群众抚养,你只管去打敌人,等赶跑了鬼子全家再团圆。”两人只谈了几分钟,游击队就紧急集合出发了。谁曾想,他们一家三口的这次相逢,竟成了一家人最后的一次团聚。
11月中旬,大雪封山,天寒地冻,赵明信背着孩子工作十分艰难。她来到老堡垒户李福家,对李福夫妇说:“大哥、大嫂,孩子爸爸在部队打游击,我又一天天东奔西跑,天这么冷,孩子受不了,请你们给抚养一冬吧!开春后我再抱走。”李福夫妻接过孩子,眼里噙着泪花说:“你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你就放心去工作吧!”从此,小殿春就成了李福家的一个成员。
孩子牵着母亲的心。时隔不久,赵明信从钓鱼台回县委路过李福家门口,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屋看望小殿春,不料,被伪警察大队长郑喜文堵在屋里。赵明信身穿大棉袍,脚登布棉鞋,一身汉族妇女打扮,她用流利的汉语接待郑喜文说:“你们找谁?是找我舅吧?边说边把他们让进屋里,点上烟。由于她镇定自若,沉着应付,郑喜文没有生疑,待他走后,赵明信才松了一口气。为避免郑再来找麻烦,她离开李福家,一口气跑了30多里路。数九寒冬,连冻带饿跑到一个关系户家就得病了。半个月后,她又强支撑着走到八棵树,乡亲们用车把她送回县委的密营里。
12月5日凌晨,在“鬼门关”密营突围战斗中,年仅27岁的女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赵明信同志壮烈牺牲。
(来源:伊通党建)
制作:董澄岩李雯雯
编辑:赵东兴沈鸿升
审核:裴裴
监制:葛雪峰
投稿邮箱:yttv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