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至,唯善小编祝您节日快乐!
节日里免不了吃吃喝喝,但是怎么保卫自己的肠道健康呢?下面来听小编说说
”肠息肉有哪些种类?会发展成癌症吗?怎么预防?怎么发现?”
在西方国家,结直肠癌(CRC,或称为大肠癌)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估计,CRC在美国的死亡人数约为人,在年确诊了近例新病例,为第三种最常见的癌症。
在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高位,且呈上升趋势。据年中国癌症中心统计报告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名列第4位,女性中居第3位。
因此,有效地鉴别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至关重要!
什么是结直肠
结肠和直肠统称为结直肠,它们是大肠的主要部分(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调节电解质浓度。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各部位吸收能力大小不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和降结肠、乙状结肠一起,起到贮存和排泄粪便的作用。
结直肠癌变的主要途径
散发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肠癌,占比95%(其余为遗传性结直肠癌)。从正常肠粘膜发展为肠癌有三个主要途径:
腺瘤性息肉-癌途径,约占50%-70%;
锯齿状息肉-癌变途径,约占30%-35%;
非息肉途径癌变,约占3%-5%。
肠息肉的种类
依照划分标准的不同,肠息肉(或腺瘤)的分类略有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传统)腺瘤,发生率约占85%。其中绒毛腺瘤占5%-15%,管状腺瘤占80%,管状绒毛腺瘤占5%-15%;
锯齿状息肉,发生率约为15%,可分为增生性息肉(HP),无蒂锯齿状腺瘤(SSA)和传统锯齿状腺瘤(TSA)。
腺瘤是肠癌的主要癌前疾病,占比85%甚至更高,是肠癌预防的第一线。如表格所示,腺瘤可根据大小分为微小腺瘤、小腺瘤和大腺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直径大于10毫米,或者直径较小但包含25%以上绒毛成分或有高级别异型的增生或腺癌者均归于进展期腺瘤,癌变风险高。
肠息肉、肠癌的形成原因
发生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和年龄、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息息相关:
年龄:50岁以上年龄人群,一半以上有肠息肉,且随着年龄增长有风险增大的趋势;
胆、胃、肠道疾病引起,如胆汁紊乱,肠道炎性疾病等;
遗传性因素,包括胚胎异常、家族性遗传史、基因异常;
饮食因素、不良生活习惯。
(图片来源:网络)
结直肠癌的预防发现
那么,怎么预防结直肠息肉或结直肠癌呢?
健康的饮食必不可少
多运动,保持开朗的心情
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干预极其重要
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年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腺瘤应当早筛查、早干预,属于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腺瘤筛查可发现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之后肠镜摘除腺瘤可预防75%的结直肠癌。而对于结直肠癌的早筛早干预属于结直肠癌的二级预防。早期筛查,包括对腺瘤和腺癌的早期筛查,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
早筛时发现阳性信号该怎么办呢?
做完早期筛查之后,如果发现阳性信号,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慌张;
其次,结医院做肠镜复查;
结合筛查及复查肠镜结果,考虑是否做切除手术。
长倍安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十年间(年-年)翻倍,而早期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手段。结直肠癌的筛查金标准为肠镜,但是肠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筛查手段,患者痛苦大,对医师水平要求高,而且会侵犯患者隐私,导致肠镜在中国检查比例不足5%。
现有一种新型的结直肠癌无创早期筛查方法:长倍安,仅需抽取受试者10毫升外周血,检测受试者血液中游离的甲基化标记物即可判断是否患有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风险。长倍安经过超过例临床样本验证,可检出5mm的腺瘤,对进展期腺瘤检测灵敏度高达48%,对I-II期结直肠癌的灵敏度高达86%,特异性高达93%。长倍安为那些不愿意做肠镜但又想做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人群提供了一个更优选择!
成功案例分享
林先生,53岁,身体状况一直良好,但是林先生觉得年纪大了,到了该做结直肠癌筛查的年龄,而他又对肠镜检查有一定心理抵触。一次偶然的机会,医院工作的女儿从同事那里得知了一种新型的无创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案——长倍安。于是,林先生的女儿当即为父亲选择了该产品进行筛查检测。
几天后,林先生收到的长倍安检测报告显示为结直肠腺瘤或结直肠癌高风险,长倍安相关技术人员建议林先生立即进行肠镜检查确诊。年11月,林先生在医院进行肠镜检查,发现两处0.5厘米、0.6厘米的息肉,并进行切除治疗。随后的病理检测确认其中一粒为腺瘤性息肉。林先生现已康复出院。
林先生的女儿在手术后对长倍安团队表示万分感谢,并表示多亏使用了长倍安,让父亲提早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对此长倍安团队觉得倍感欣慰,并希望继续努力,让更多人受惠!
长倍安助您长寿健康,加倍平安
全国诚招合作伙伴
联系人:赵先生
联系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