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园土、煤渣到花市买营养土再到进口的泥炭土、赤玉土、桐生砂、鹿沼土。纯颗粒、纯泥炭、颗粒泥炭混着来,反正变着花的换。
一般常用的介质有:
颗粒状(无机)介质:赤玉土、鹿沼土、植金石、珍珠岩、桐生砂、麦饭石、火山岩、硅藻土、轻石、炉渣、陶粒、蛭石等
纤维状(有机)介质:泥炭土、椰土、草炭土、树皮、苔藓、水苔、发酵谷物壳、木屑等
添加物:稻壳炭、竹炭粒、木炭粒等
大棚种植比较省事,环境湿度高,温差大,就是扔到地上也会长得挺好。之前搞大棚为了省钱买土,正好旁边有种蘑菇废弃掉的菌棒晒干后配点园土种铺货,长得个个饱满。后面基本就是珍珠岩配泥炭土,或者纯泥炭土都没问题。
家庭种植用土量不大,不太纠结成本的情况下还是用纯颗粒的比较适合。
以下聊下个人种十二的常用两种介质,赤玉和鹿沼,标准新手、阳台党。后期把其他介质的性状也补充上,以下数据自己测得,只是个参考,测量方式并不严谨。
赤玉土
二本线(1-3MM)
ML水(超纯水)土(℃高温2小时后)混合液过滤后PH:6.3,呈弱酸性。
容积:ml
空烧杯重:74.5g
干燥重+烧杯:.6g(℃高温2小时后)
满水重+烧杯:g
饱和重+烧杯:.5g
干燥密度:(.6-74.5)/=0.81g/ml
干燥吸水率:[(.5-.6)/(.6-74.5)]*%=74.9/.1=47%
孔隙率:﹛[(-.6)/1.0]/﹜*%=78.2%
S?iO2(二氧化硅)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MnO(氧化锰)
Fe2O3(氧化铁)
Al2O3(氧化铝)
42.7%
0.98%
2.5%
0.15%
8.4%
25.1%
?
?
鹿沼土
ML水(超纯水)土(℃高温2小时后)混合液过滤后PH:5.72,呈弱酸性。
?
干燥密度:(.4-76.3)/=0.36g/ml
干燥吸水率:[(.5-.4)/(.4-76.3)]*%=69.1/72.1=95.8%
孔隙率:﹛[(.2-.4)/1.0]/﹜*%=67%
SiO2(二氧化硅)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MnO(氧化锰)
Fe2O3(氧化铁)
Al2O3(氧化铝)
46.2%
2.0%
0.36%
0.%
2.20%
28.7%
硬度对比:品牌批次不同会有差别,总体上来说初期鹿沼土要比赤玉土软好多,但一年用下来鹿沼反而不易碎,但崩解粉尘度远远比赤玉土的崩解物细,长期使用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
酸度对比:鹿沼土大于赤玉土,鹿沼土不宜单独使用或者多放,需配合其他植材。
保水对比:鹿沼吸水性好,赤玉混合鹿沼的土种植都是鹿沼先开始长绿苔。
用途:鹿沼土多孔透气很好,适用于根系弱的品种。加鹿沼土根系能长的良好。但多放鹿沼植物会对鹿沼产生依赖,以致一旦不用鹿沼后生长缓慢。育苗以不加鹿沼为好。
家庭种植,基本用赤玉土加鹿沼土基本都能满足,并且容错率极高,保持湿润状态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十二切记不要听什么干透再浇水!!!保持一个比较湿润的状态对十二来说是适用的,干透了基本根也差不多完蛋了,再给次大水基本上又要重新发根。要不就休眠了彻底不浇水等秋天翻盆重新发根)。
其中赤玉土比较全能,现在必用的植材,种番杏科,景天科,球,十二等都可以,单独或混合其他材质使用。家庭种植不建议用纯泥炭土,容易生虫,干透容易板结,北方空气湿度低,加上阳台通风跟不上,基本上稍微不注意水大了就烂根,少了就干巴,不如颗粒土容错率高。
赤玉土综合指标很高,鹿沼土的酸碱性和吸水率比较出众,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比单独用好的多。个人比较偏好50%的赤玉土+50%的鹿沼土混合使用。操作简单,一袋赤玉土+一袋鹿沼土混合完装盆定植即可,也不用加什么稻壳炭来增加磷钾,十二不用特意给肥料,肥大了铁定会烂根,尤其是氮肥!定期换土最安全(别超过两年,不然透气性会随着粉化而急剧下降,换下来的种景天之类的蛮奢侈的)、操作时粉尘小,根系良好,期间给够水,基本不用管。
定植两个月的寿,种时把根整个修掉了,北方有暖气,冬天室内恒温26℃左右,发根快,纯颗粒种植的基本都这种情况。底部用陶粒做疏水层
赤玉土+鹿沼土种植的玉扇锦,两个多月。底部用陶粒做疏水层
定植不到一个月的寿
定植2个多月的锯声玉露
种植两个多月的绿树。毛细根发达,根系分布均匀。
纯颗粒不用考虑分层。真要讲究点的话,大颗粒铺底部二分之一,小颗粒占盆上部二分之一。
播种的话基本按照下图配土分层,苗期基本保持高湿度状态,泥炭土比较适合了,上层铺一层赤玉土即可,陶粒可以用其他颗粒物代替,目的为了做疏水层另外可以节省土。
某宝上各种配好的成品土一看介绍跟抓中药方子一样,什么都来点,个个高大上,独家秘制,保证用了他的土植物就能白富美。一次没买过,有次去大棚转悠碰到正在配土还拦着不让看,生怕商业机密被剽窃走失了“秘方”不要迷信、神话配土,所有号称自己的配方是最科学、最全能的配方,就是最不科学的配方划归到骗子同类。这东西也无所谓对错。原则就是,适合就好,先了解每种介质的特性,根据自身环境和植物的需求合理搭配调整即可。
附一张泥炭种的玉扇,根好像也挺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