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中国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渐积累宝贵的用药知识,并形成一整套中药理论体系。
各位小伙伴,作为一名中医学生,我们的大二开设的《中药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就先来介绍一下叫做“解表药”的盆友吧。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辩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
本类药物以其祛风之功,还兼收止痒,通鼻窍之效,又常用于风邪郁闭肌表之皮肤瘙痒,风邪郁阻肺窍之鼻塞不通。部分解表药物还有宣表透疹、止咳平喘、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也可用于风寒湿证。
因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应归太阳病或膀胱经的证侯,现代中药学多言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太阳经或膀胱经。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其中兼能平喘、止咳或清泄者,在升浮为主的同时又具有沉降之性。
那么其名字里的“表”究竟是什么?
即表证。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
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
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
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
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为辛凉,发汗作用较为缓和,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恶寒,而以口渴,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症。至于风热所致的咳嗽与麻疹不透,或疮疡初起具有表症者,也可选用。
表证
兼里寒者,配伍温里药;
兼里热者,配伍清热药;
兼暑邪者,配伍解暑药;
兼湿邪者,配伍化湿药或其他祛湿药;
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应根据虚证的不同,将解表药分别与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等补益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解表药应用注意事项
■解表药虽有辛散发汗之共性,但其性质又有温、凉不同,所以用以治疗表证时必须注意辨证准确,分清表寒证或是表热证,以免药石误投,贻误治疗。
■解表药发汗作用有强有弱,须视病症具体表现选择应用。
■对解表药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导致亡阳或亡阴。
■温暖季节及东南地区用量宜小,寒冷季节及西北地区用量可酌情增大。
■解表药一般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及失血等症。
■解表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降低疗效。
具有解表功效的其它药物
◆散寒解表:藿香、苍朮(化湿药)、独活(祛风湿药)、细辛
◆宣散透邪:金银花、连翘(清热药)
◆疏散风热:白僵蚕(平肝息风药)
了解到这里,不如更深入认识一下常见的解表药——紫苏叶吧~
各位吃货们,吃紫苏炒蛋、紫苏炒田螺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过里面有一味重要的调料名叫紫苏。
它在这些菜里面主要是充当提鲜的作用,是一味很好的提鲜食料,但是今天的小编并不是带着大家去领悟“吃”的精髓。
小编今日想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多变的解表药小盆友——“紫苏叶”的药物价值!
古文献资料《本草汇言》《纲目》有言: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入药部位
紫苏入药,可分为苏叶、苏梗、苏子等部位。处方中的紫苏一般指苏叶,紫苏的每个部位具有不同的功效。
1.苏叶:性温,味辛,具有发表散寒的功效。
2.苏梗: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胸腹气滞、腹部痞满、胁肋胀痛以及胎动不安等证。
3.苏子:通便的功效,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等证,还可用于肠燥便秘之证。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胄。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配伍瘟用
①风寒感冒:单用,或配羌活、防风等。
②外感风寒,内有胸闷呕恶:配香附、陈皮、甘草。
③痰多气喘:配苦杏仁、莱菔子等。
④鱼蟹中毒:配生姜、橘皮、半夏等。
附注紫苏梗理气宽中;紫苏子降气消痰。
食用禁忌:紫苏叶+螃蟹——腹痛
禁忌人群
●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这些知识对于大伙们来说,
是不是会更加了解解表药和其中的紫苏叶呢?如果能在认识中药学时派上用场的话,
就再好不过啦!
编辑:涂璐璇兰晶晶
张白欣段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