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1
财政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由县财政列支,年为全县贫困人员购买医疗保障项目:1.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人均投保元。2.购买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人均投保元。
2
实行住院兜底保障,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健康扶贫保障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医疗有保障:
1、落实贫困人口在县内、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的单次住院医疗费用,在按规定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或地方财政兜底(年7月1起实施此报销顺序)后住院报销达到90%的适度要求,个人负担的住院医疗费用严格控制在医疗总费用的10%。
2、建档立卡农村五保人员、建档立卡失依儿童、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五保、失依儿童、城镇三无人员)按原办法报销。
3
推行“四道保障线”“一站式”综合结算服务
在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四道保障线”、“一站式”综合结算服务窗口。年7月1日“四道保障线”报销顺序调整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原称商业保险)或地方财政兜底”。6月30日前的按原来的“四道保障”顺序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确保我县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0%的适度要求。
4
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1、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建医院住院时,提交医保卡原件、身份证复印件用于身份审核后,属贫困人员的即可免交住院押金先行诊疗,出院结算时只需交纳个人自负部分。
2、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暖心病房”,为贫困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按规定减免部分医疗费用。
5
落实门诊统筹报销待遇
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报销制度,参保居民在县内一级及一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按65%报销,减轻贫困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我县医保管理系统年10月1日启动门诊统筹报销政策)
6
落实门诊特殊慢性病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经批准认定为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该疾病的门诊医疗费用,按照住院标准报销,不设起付线,一类慢性病的最高报销标准执行住院规定,二类慢性病年度最高报销元。
2、新发门诊特殊慢性病(含Ⅰ类、Ⅱ类,不含儿童脑瘫和儿童孤独症)的贫困人医院、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限妇女宫颈癌和精神病病种)办理认定手续。因相关医疗资料不齐的老发门诊特殊慢性病贫困人口,可在继续补充医疗资料后交当地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不定期向县医疗保障局申请认定。
备注33种特殊慢病实行重大疾病救治病种:
Ⅰ类8种:1.恶性肿瘤、2.系统性红斑狼疮、3.再生障碍性贫血、4.帕金森氏综合症、5.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6.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7.地中海贫血(含输血)、8.血友病;
Ⅱ类(25种):1.精神病、2.变应性亚败血症(成人斯蒂尔病)、3.高血压病二级以上合并并发症、4.糖尿病合并并发症、5.结核病、6.冠心病(冠脉狭窄达50%以上或冠脉支架术后)、7.慢性心功能衰竭(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限Ⅱ级以上)、8.慢性房颤(①长期持续性房颤②永久性房颤)、9.心肌病(原发性)(①扩张型心肌病、②肥厚型心肌病、③限制型心肌病)、10.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11.慢性支气管炎、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3.慢性支气管哮喘、14.肝硬化、15.慢性肾病(3期CKD、4期CKD)、16.脑卒中后遗症、17.癫痫、18.重症肌无力、19.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晚期血吸虫)、20.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21.系统性硬皮病(SSc)、22.类风湿性关节炎、23.克罗恩氏病(克隆病)、24.儿童脑瘫、25.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7
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
1、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确保已签约对象的履约率达到%,服务对象满意率达到80%以上。
2、重点加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肺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周岁儿童的规范化健康管理与服务。
8
继续实行“两病”免费给药
对居家服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继续实行免费发放口服降压降糖基本用药,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
9
实施十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和重大疾病专项救治
1、免费救治十种:1、实施白内障。2、唇腭裂。3、儿童白血病。4、儿童先心病。5.尿毒症免费血透。6、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7、宫颈癌。8、乳腺癌。9、儿童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10、儿童先天性耳聋康复免费救治。
2、重大疾病专项救治25种(年为21种):1、食道癌。2、胃癌。3、直肠癌。4、结肠癌。5、肺癌。6、耐多药结核病。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急性心肌梗塞。9、脑卒中。10、血友病。11、Ⅰ型糖尿病。12、甲亢。13、儿童苯丙酮尿症。14、尿道下裂。15、地中海贫血。16、肝癌。17、尘肺。18、神经母细胞瘤。19、儿童淋巴瘤。20、骨肉瘤。2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2、膀胱癌。23、肾癌。24、卵巢癌。25、风湿性心脏病。
10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
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全民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逐步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生病的目标。
11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按照保障基本、填平补齐原则,继续加强村卫生室房屋及配套建设,继续开展基层医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到位。
编辑/胡丹丹
审核/方瑶匡胜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