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八国集团,历史柱上的耻辱国虽大好战必

甲氧沙林溶液 http://m.39.net/pf/a_5231253.html

晚清中国遭遇李鸿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甚至年遭遇八国联军侵略。

一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八国联军竟然有7个在八国集团行列,只是加拿大置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的奥匈帝国。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列强还是列强啊,只是中国“换了人间”。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挑战英国霸权失败而告终,中国加入到英国为首的胜利者一边。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德国、奥匈帝国成了战败国,从而侵略中国的列强减少到六个。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也侵略中国,但不属于列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期间美国提议取消在中国的特权,毕竟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英国、法国也先后表示同意(香港除外)。这样一来,侵略中国的列强只剩下俄国(苏联)。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抗美援朝取得巨大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苏联甚至主动提出从中国旅顺等地撤走。这样一来,当年的八国联军都放弃了在中国的特权(香港一直拖到年)。中国在美苏冷战期间,最终站到了美国一边,从而苏联在冷战中崩溃,对中国影响不大。欧美七个最发达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后来把俄罗斯拉入变成八国集团。中国虽然不属于八国集团,但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已经是位列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在印度、伊朗、埃及、土耳其等老大帝国中表现是最出色的。

年完成国家基本统一,结束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分裂割据,先驱者功不可没。今天是十三人开会成就一个民族国家壮举的日子,值得回顾过去。八国集团(GroupofEight,简称“G8”),是指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的联盟。年俄罗斯由于克里米亚问题与顿巴斯战争,被其他七国冻结会籍至今,因而改称为七国集团。你以为你的对手只有八国?事实上,参照辛丑条约缔约国(共11国)以及他们当年的版图。你会发现,中国在年是一国单挑全世界。除去组成了联军的英,法,德,日,沙俄,美,奥匈,意之外。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也属于参战国,但并未实际出兵。另外澳大利亚以英国的身份参战,一年后便从英国独立,而此时战争尚未结束,严格来说,辛丑条约签约时中国境内是“九国联军”

如果按照今天的国家版图来算,与中国与下述国家处于战争状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外加不能一一列出的全部太平洋岛国+除埃塞俄比亚和葡属某小国外全部非洲国家+绝大部分中东/阿拉伯国家+大部分南美洲国家。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对手了?史料证明,日军的组成部分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台湾,这块5年前通过马关条约获得的殖民地。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对手了?来自外国公使馆的档案披露,有数量可观的中国教民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协助抗击义和团和清军。而北京攻防战中,联军也得到了很多中国老百姓的帮助,甚至留下了一张给联军搬梯子的照片。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对手了?战争爆发后不久,东南五省宣布互保,不听朝廷调度,而后演变为“汉人十八省”。也就是说,大清在单挑全世界的过程中,只能调度北中国和满洲地区的力量。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5月28日(清光绪26年),以当时的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疑。‘’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zl/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