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是正月十四,明天将是传统元宵佳节,也意味着我们热闹的春节已近尾声。在一大波复工出行潮之后,医院也迎来大波“就诊潮”,心脑血管、消化、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成为高发,
其中就有这个------肛肠病!
说它是个“节后综合征”没有错。大家知道,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不断,鱼、肉等油腻食品吃得多,喝酒次数增多,再加上作息不规律,导致痔疮等肛肠疾病多发。
这是我们肛肠外科的情景。原本只有29个床位的科室,今天已经收治了43名患者。护士长苏安荣说,近几天门诊和病房工作量都激增,除了部分痔疮复发患者,还有很多肛周脓肿病例,与春节期间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科主任黄登元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之间忙不不亦乐乎。
他说,春节期间人们的生活饮食规律被打乱,其中食物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改变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入的情况等都能直接引起肛肠疾病。
同时,大量油腻食物停留在胃肠内不能及时消化,产生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使肠内压力增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致腹泻腹胀,久蹲刺激肛门,也会引发肛肠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久坐、久站、长期负重远行也会影响局部静脉回流。人们在节日期间的外出活动有所减少,有的人通宵打麻将、打扑克、上网聊天、远途驾车等,久坐使肛门局部受压,引起血管扩张、血液淤积、静脉回流受到影响而引起肛肠疾病。
针对最近肛周脓肿病例比较多的情况,黄主任作了如下解释: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的脓肿。
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婴幼儿也时有发生。临床上多数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有恶寒发热,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后大多数形成肛瘘。本病发病急,痛苦大,感染重,应按急症处理。
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身。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的主要发病诱因:
1、肛门腺感染。
2、全身抵抗力减弱。如糖尿病、年老体弱、过度疲劳、以及结核患者和艾滋病患者。
3、肛门局部刺激和损伤。如经常吃辣椒、饮酒等刺激性饮食会导致肛管直肠局部充血、抵抗力下降而诱发感染。
△主要表现:
1、肛门直肠处疼痛,肿胀,局部红肿热痛,或破溃流脓,或有脓自肛门流出。
2、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恶寒,发热或寒热交作,食欲欠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主要诊疗方法
肛周脓肿一旦脓肿形成,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就是手术疗法。
常用手术方法:低位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一期切扩引流术、直肠粘膜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
△怎样预防肛周脓肿?
积极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久坐久站的人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易发生障碍,降低了局部的抗病能力,容易发生感染。所以,久坐之人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加肛门部的抗病能力。
合理饮食:饮食不可过分精细,不食刺激性强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大便的排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每日便后洗洁局部的习惯,防止感染。
健康排便:无论排便秘结与否,腹泻频作,均可导致肛隐窝炎,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大便秘结时,贮于直肠内的粪便易堵塞肛隐窝,引起肛隐窝炎,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同时,大便干结,擦伤肛管皮肤或肛隐窝,也会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而腹泻日久,可使稀便进入肛隐窝,刺激肛隐窝发炎,从而诱发感染。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对肠结核、克隆氏并溃疡性大肠炎等全身疾病要积极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可采用坐寓药栓纳肛、口服抗生素或中医中药疗法,防治炎症深入,甚至化脓而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去年约收治肛周脓肿,肛瘘患者约~人,是我们科室收住排名第二的疾患
医院痔瘘专科:
痔瘘专科开放床位29张,拥有医护人员13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
有单独专科诊室,检查示和治疗室,拥有全县唯一一台高清电子肛肠肛门镜检系统及激光坐浴机,同时还拥有先进的结肠水疗仪,电子灌肠仪等先进专科检查与治疗设备,是澧水流域唯一专业特色痔瘘专科。
能熟练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周脓肿内口高位挂线+外口扩创引流术等传统经典肛肠科手术,对治疗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等疗效确切可靠、复发率低,并率先在全县开展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自动痔套扎术(RPH),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微,操作简便。针对便秘按、尤其是结肠传输性便秘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可以诊断和治疗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肛乳头瘤、肛门湿疹、肛周皮肤瘙痒症等肛周常见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慢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患,结直肠息肉等良性肿瘤,直肠脱垂、慢传输型便秘等功能性疾患。
资料提供:痔瘘专科手术室
文字:梁雨虹
微编:陕琴琴
审核:梁雨虹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