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电视讲话截图。
与法国一样焦头烂额、疫情数据屡破历史极值的,还有早前被封为“西方防疫先锋”的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疫情爆发早期都借鉴了部分的中国经验,进行了严格的“不民主封锁”,也都在短期内迅速遏制了疫情的“大爆炸”。▲年初疫情爆发早期,西欧的欧洲几个国家曾借鉴中国的“封锁管理”模式。在不被西方舆论认可的“中国模式”的帮助下,意大利、西班牙,还有德国,在五六月份前后,其境内的疫情已经基本稳定,单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数已经被控制到了千人以下,意大利甚至控制到了两位数。因此,在那时候“管理与自由并存”的欧洲防疫模式,赢得了不少的掌声:西方防疫没有中文媒体说得那么不堪,有些国家做得也不错。▲此前郎君撰文称“西方疫情肯定会再度失控”,结果一留德华人表示郎君的判断是故意捏造、丑化西方,坚信“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结果一个月后,欧洲疫情失控。▲对比欧洲主要大国第一轮和第二轮疫情,会发现第二轮的严重程度是第一轮的数倍。“信仰”是很重要,只是有些人的“精神母国”似乎不太给面子,在抛开“中国式防疫”的模子后,以所谓的自由民主模式继续特立独行地践行几个月后,这些国家的疫情再度失控,仿佛一夜入冬,哀灵遍野。10月底,疫情再次失控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相继宣布“封锁管理”,意大利宣布全国宵禁,西班牙疫情最严重的大区之间互相封锁边境,德国再次关停了餐馆、酒吧、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然而,这波“亡羊补牢”的操作,来得实在太晚了,疫情大规模失控后,严重的医疗挤兑现象再度上演,医疗系统瘫痪,一些确诊的医生护士被要求“带病上岗”,因为收治不及而病死家中的例子也在接连上演······▲根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医院因为人手不够,而要求已经确诊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继续工作。有人说一月的武汉混乱不堪,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十月的西方。10月24日夜里,一网名为贝子锅的旅欧华人,在华人社群里发出了无奈的感慨:我确诊了,吐了血,旁边的人都快死了,大家千万别出门。▲医院里接受治疗的当事人。在其更多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除了医疗系统崩溃后医务人员情绪失控、无法救助每一个患者外,许多非病危患者,连医院的大门也无法踏入,被隔离在家中“禁足等待命运的宣判”。用贝子锅的话来说,就是“没人管你死活”。▲因为平时媒体一直宣传误导,因此当事人并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医院里后,她失望的发现“轻症患者根本没人管”。▲当事人的丈夫和孩子均确诊,但医院拒绝收治,只是让他们居家自理。这事发生在“极具人权”的西方。▲当事人在西方高福利免费医疗体系的救助下,亲历的实际情况。
▲病人隔离期间,没有餐饮保障,只能“矿泉水+面包”以饱腹。▲医务人员将当事人禁足在简陋的房间里,没有网络,且卫生需要自理,并没有人在意她的实时病情。像这样的实在是“救”不过来了,才终于决定再度采取“不民主”封锁方式,这就是西方社会的防疫逻辑。然而,全新的严格“封锁令”似乎也并没有带来应有的安宁,反而让局面变得更加混乱了。2:暴乱蔓延10月底,西欧各国进入了第二轮的“大封锁”,但这次的封锁显然难度更大。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喊着“封锁口号”反复了几十天,才终于作出决定:封,再不封就完了。很显然,对于这几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再次封国的难度是巨大的。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比起第一次的封锁,本轮的封锁背后,国家的经济更脆弱、社会稳定性更差、民众的怨气更高、多数民众也更穷。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封锁,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因此为了稳定群众情绪,意、法、德等国的新封锁力度,和年初第一次封锁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意大利的本轮封锁,就将年初的“全天候封锁”给压缩了一半的力度:晚上18点后封锁,白天你们自由飞翔,病毒它老人家只上夜班。好家伙,疫情更严重,封锁力度却更小了,这是什么逻辑?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即便强制封锁政策的力度缩减了一大半,各国还是出现了更大的反封锁乱象。我们以意大利为例,这个国家的二次封国令,只是要求国民夜间不要出行,18点之后酒吧、电影院等停业,这防疫搞得“像开玩笑”一样。但就是这种“开玩笑式防疫”,在经济萧条的这个国家,引起轩然大波。进入10月中下旬以来,意大利首都罗马、西西里、都灵等城市相继发生具有暴乱性质的游行,打砸抢烧的画面在历来以“温和示威”著称的意大利各地区上演,在都灵等地甚至出现了和美国一样的“零元购”画面,Gucci等奢侈品店惨遭“零元购”的洗劫。▲意大利暴乱现场。
▲意大利暴徒打砸警车。
▲意大利警方驱逐暴乱群众现场。
▲意大利街头一Gucci专卖店被暴徒洗劫。很显然,和年初民众不戴口罩、举着牌子的“文明反封锁”的画面大有不同,眼下意大利的民间抗议更多地演变为“报复性狂欢”和“暴力性游行”。不仅是意大利,英、法、德等国的“反封锁浪潮”也此起彼伏:▲捷克反封锁抗议,也演变成了暴乱。3:为何混乱其实对比西欧国家年初首轮疫情的混乱和当前的第二轮疫情的混乱,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时间点的“乱”是有大不同的:年初的混乱更多是始于无知和未知,疫情的突然出现让大家一时之间束手无策,就像疫情初期的武汉一样,而眼前西方的第二轮混乱,是人为制造的破坏性混乱,人为因素更大。之所以会这样,我想主要有这几点原因:(1)持久而不见好转的疫情,致使西方社会经济长期低迷,政府的再度封锁将进一步重创经济,企业和底层民众难以承受;(2)被美国把控的西方舆论平台,长期灌输错误的社会理念和反科学的防疫常识,让无数西欧民众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并最终选择与政府防疫政策唱反调;▲德国《图片报》近期的报道显示,仍然有不少德国民众不相信新冠病毒存在危险,甚至不认为新冠肺炎存在。(3)西欧底层民众在“效仿美国”,美国的底层民众在疫情期间闹事,致使政府不断印钱发放补助以压制社会怨气,一些欧洲人也想通过类似的手段,获得更多的补助资金;(4)西方制度的劣根性体现,西方的社会制度,不仅缺少责任制和自我反思的体系,还往往会将问题引向政治恶斗、资本恶斗,因此防疫防得越来越乱也是正常的。4:敲响警钟最近有一件事非常不寻常,就是“法国穆斯林矛盾”。这个事情近来我们提到多次了:法国教师疑似羞辱了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徒砍了头,然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其他政府官员出面一起反穆斯林,紧接着法国巴黎穆斯林女性遭袭,伊斯兰国家怒斥法国,法国先后又因为此事和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吵了起来”。按理说,以往法国的种族矛盾、宗教杀戮个案也不少见,比如震惊世界的“查理周刊袭击事件”。但以往,处理此类事件法国往往“冷处理”,将问题的关键定性为“个案”和“恐怖主义”,并不会像这次这样,上升到攻击宗教、攻击穆斯林国家的地步。事实上,借此事大肆炒作反穆斯林的法国政府,也是在打一个“打算盘”。此时深陷疫情漩涡中的法国,急需一个转移社会矛盾的“发泄口”,以转移民众的矛盾点。而借本次的“种族矛盾个案”,炒作、升级种族矛盾,以及将炮火转向其他伊斯兰国家,是非常“名正言顺”的转移视线的手法。法国和其他宗教国家之间正加剧“撕裂”,这只是疫情下全球乱局的一个缩影。而随着西方国家疫情的进一步失控,类似的撕裂性行为,还将陆续上演。很多人说“中国是最安全”的国家,这没错。但诚如前些日子有人和郎君说的那样:最安全的中国,也可能正面临着危险,当别人都惨成那样而我们中国人却过着祥和生活的时候,世界被引导的“撕裂性仇恨情绪”就会集中攻向我们,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只有中国“正增长”。衰弱的西方列强加上疫情中被撕裂的世界,这让一切都显得不那么安宁。所以,最近这两年我们一定要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基础上,加强军力的建设,时刻提高警惕,以应对世界的风云突变。最后,郎君想说的是:看西方国家的问题,千万别抱着对“发达国家”四个字的信仰去看。“发达国家”这个词在英文里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发展过的国家”,抱着对“发达国家”的信仰去解读这些“发展过的国家”,就是脑子被人洗了。我们郎言志为什么今年一连数次预测西方疫情的走向都成真了,为什么郎君在一片骂声仍然大胆推论西方局势发展?▲有不少读者都表示郎君是“神预言”,真不是,郎君没有神力,就是有什么说什么。每次都“预言这么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迷信被曲解的“发达国家”四个字,我们只相信“实事求是”四个字。这不,一个月前他们质疑郎君胡说八道,一个月后郎君说的,又成了现实。(全文完)作者信息:刘斯郎,郎言志主笔,黑帽子很多,自己往上加。推荐阅读:再谈“中国人的劣根性”问题:有些人是跪久了,站不起来如果中国很好,那为什么很多人移民国外?真相是······高收入,低物价,西方社会是怎么做到的?!特朗普病了,中国的“孝子贤孙”们哭惨了德国的下水道不堵?公知们都是怎么骗中国人的我去了趟中国“最黑暗”的地方,发现自己又被公知骗了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