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柳青
还记得去年年初轰动一时的克隆猴“中中”“华华”吗?在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1月2日公布的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作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诞生位列其中,此外还有中国被子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等多项成果入选。
年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生物学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发表此项成果。
克隆猴“中中”“华华”登上生物学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封面(供图:中国科协)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表示,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实验动物。由于可短期内批量生产遗传背景一致且无嵌合现象的动物模型,体细胞克隆技术被认为是构建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研究团队经五年攻关最终成功获得两只健康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猴,该技术将为非人灵长类基因编辑操作提供更为便利和精准的技术手段,进而推动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医学,以及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机理等研究的快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还有天然免疫应答与炎性反应的型调控机制、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母源因子Huluwa诱导脊椎动物胚胎体轴形成、中国被子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脑内新型谷氨酸合成通路参与学习记忆、新型可遗传编码神经递质荧光探针的开发、疱疹病毒的组装和致病机理、灵长类动物发育和寿命调控关键通路获揭示。
中国被子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入选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供图:中国科协)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22家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专家评选与审核,并向社会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是中国科协首个学会联合体,由中国科协所属生命科学领域的11家全国学会联合发起,于年10月15日在北京成立。目前成员包括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解剖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药理学会等22家全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