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膈肌痉挛
膈肌痉挛又称呃逆,俗称打嗝,是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膈肌连续收缩使胸腔内压力减轻,可产生胸内不适感。健康人受精神刺激或快速吞咽干燥食物而同时较少饮水,均可诱发该症。
临床上可见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多见于胸部、腹部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晚期等。
1.艾炷灸
(1)王甲英等耳穴贴压配合灸法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治疗方法∶①耳穴贴压法∶取穴∶膈、胃、神
门、交感、皮质下、肝、肺。操作方法∶用耳穴探测仪
廓上进行探测,寻找相应的阳性反应点。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埋贴药丸,每次选取3~穴。逐渐在穴位处施加压力,一般选用中等刺激强度,以耳廓发热,发胀,有放散感为宜。每贴日1次,保留3天。治疗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1C
k。每10天为1个疗程。②灸法∶取穴∶中脘、期门、足三里、膈俞。操作方法∶取厚约0.3cm的生姜,用针刺数孔。上置艾炷在穴位上施灸,每穴可灸1至3壮,以局部皮肤潮红,热感深透为宜。每天施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王甲英,王东岩,黄昕红.耳穴贴压配合灸法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5(2):39)
(2)郭大畅直接灸配合针刺治疗术后呃逆。治疗方法∶取中院、梁门、膈俞;选优质艾绒,1/2米粒大小。直接灸,每穴各灸3壮;配合针刺头维、足三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76.92%。(郭大畅.直接
配合针刺治疗术后呃逆26例.上海针灸杂志,,2C(1):33)
(3)李志敏刺络加隔姜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取陷谷穴(双侧),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取双侧膈俞穴,进针向脊柱方向斜刺1~1.5寸,施提插捻转泻法。中脘穴上用隔姜灸,切生姜1片厚1cm左右,刺上数个小孔,用艾绒做成锥形置于生姜片上,连续灸3壮,灸20分钟。3次
分钟。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治疗3次呃止,不复发者44例;显效∶治疗3个疗程后呃逆明显减轻24例,总有效率为%。(李志敏.刺络加隔姜灸治疗顽固性呃逆.天津中医,,18(4)∶38)
4)乌力吉巴特尔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取新鲜大蒜4~5瓣,切成薄片并扎出数个直径2mm左右的小孔。患者仰卧位,选命脉心穴(颈下窝正中),铺一层蒜片,将灸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5~15分钟,以患者感觉局部灼热、皮肤潮红而能耐受为度。一般每日施灸1次,呃逆严重者每日可施灸2次。治疗结果∶经治疗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乌力吉巴特尔.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递12例.中国民间疗法,,9((10):22)
(5)陈豫等隔姜灸治疗呃逆。治疗方法∶取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常用穴位中脘、脂中、期门、上院、神阙、天枢、建里、足三里。嘱患老仰卧位,术者立于一侧,每次选4至5个穴位,将直径约1.5cm、厚2cm的生姜片用火柴棒刺数个小孔后贴敷在穴位上,用艾绒做成枣核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每穴灸2壮,每日1次,灸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28例呃逆患者,经1次治疗痊愈者7例,经2次治疗痊愈者16例,经3次治疗痊愈者3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陈豫,刘翠清.隔姜灸治疗呃逆28例.针灸临床杂志,,20(2)∶42)
(6)费景兰等艾灸治疗术后呃逆。治疗方法∶选取内关、中院、膈俞、足三里、三阴交、中魁。采用艾炷间接灸,即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cm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艾炷如半个枣核大,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每穴5壮。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治疗结果∶本组28例,治愈24例,显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费景兰,刘妹,冯宝荣.艾灸治疗术后呃逆28例.中国临床医生,,34(2)∶56)
2.温针灸
陈汉阳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方法∶取双侧内关穴行温针灸。令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针刺双侧内关穴,得气后在针尾上缠绕少许蘸95%酒精的棉球并点燃施灸,火熄灭后再用酒精蘸湿针尾上棉球继续点燃,持续20分钟,每日1次。(陈汉阳.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山西中医,,16(3)∶58)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5.克隆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6.神经衰弱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7.艾滋病
现代灸法篇——外科疾病68.地方性甲状腺肿
现代灸法篇——外科疾病69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现代灸法篇——外科疾病70.甲状腺机能亢进
现代灸法篇——外科疾病71.颈淋巴结结核
现代灸法篇——外科疾病72.急性淋巴管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