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一起备孕
两年下来,闺蜜家孩子都会跑了
为啥我还在生娃的路上越走越远?‘’
周三上午,妇科门诊接诊了一位面容憔悴,忧心忡忡的患者---原来,“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37岁的小艳(化名)摩拳擦掌,决定怀二胎。然而却迟迟没有成功受孕。无奈之下,医院检查,医生做出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诊断。
“自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许多想要二胎女性都开始积极备孕。第一胎年龄在0~15岁孩子的妈妈们是生育二胎的主力军,但其中不乏70后甚至是60后的高龄女性。”医院妇科李凤翔主任介绍说“高龄女性的卵巢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下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指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POF)。”
李主任说,近几年,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在门诊看病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年龄35岁之前的,临床常表现为在40岁之前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或月经停闭等。而这类女性往往已是“隐形更年期”的状态,逐渐丧失生育力。
卵巢是女性的生命健康之源和青春的驱动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危害有:
1可能发生卵巢低反应,卵子质量下降,胚胎着床率降低,临床妊娠率减少,流产率增加,分娩率下降,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2卵巢储备消耗完全后,女性进入更年期。3卵巢储备发生异常消耗,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竭,可发展为卵巢功能早衰。哪几类女性易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1很多女性过度减肥、长期的节食或者乱吃减肥药导致营养不良。体内脂肪不足,导致雌激素合成不足,引起月经紊乱,甚至出现闭经。非正常闭经又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容易造成卵巢功能早衰。2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抽烟、喝酒、吃太多紧急避孕药等。3压力过大,睡眠时间不足、劳累和熬夜造成月经紊乱甚至提早出现绝经。4饮食习惯不佳,三餐不定时,尤其是熬夜晚起常未吃早餐者,或是饮食习惯不佳,长期营养不良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不孕2月经失调: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经期缩短、经量减少而逐渐闭经;3低雌激素症状:腰酸背痛、皮肤萎黄黯淡、失眠易怒等。4严重的部分患者会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Addison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癜风和克隆病等。据李主任介绍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除了根据医生的指导方案系统治疗外,日常生活综合调理也很重要。
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日常生活中要禁烟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注意饮食规律并摄取全面的营养,杜绝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盲目节食等不良习惯。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消极化,可以采取旅游、找朋友聊天或咨询心理医生等途径及时宣泄不良情绪。3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食物。日常食物应多选择瘦肉、鱼类、豆制品、鸡蛋、牛奶、蘑菇、木耳、海带、紫菜、水果、叶菜、冬瓜、绿豆、红豆等。准备怀孕的女性还要多摄取优质蛋白质,而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于鱼类。为了延缓卵巢功能衰退,可多吃豆类、小麦、黑米、葵花子、洋葱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以及山药、核桃、猪肾这些调节内分泌的食物。
此外,多摄入维生素E有助于提高卵巢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植物油、小麦胚芽、坚果、豆类、玉米等。女性每天喝ml豆浆或食g以上的豆制品,对改善雌激素水平有良好作用。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一定要避免长期熬夜,午睡的习惯对于延缓卵巢衰老也有益处。平时应注意每天最好在晚11时前入睡,起床时间则应以早晨5~6时为宜。5适当的体育活动运动有利于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可延缓器官衰老以及功能减退。建议每天至少进行适宜的有氧运动30分钟,运动时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资料显示,在患卵巢早衰的人群中,久坐者占很大比例,切记:能步行就步行,能站着就不要坐着。
6中药调理中医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为肾精不足,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故中药在卵巢储备功能调理上也有独到之处。
专家介绍:李凤翔,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工作30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等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为本地妇科微创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门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