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每一个转发,都是您的爱国行动!让优质爱国内容占领朋友圈!点上方"国防报"↑订阅本刊
最近,微博上两段火爆的“非洲”视频吸引了网友们的眼球,一则是“非洲大兄弟齐唱中国军歌”视频,另一则是一位非洲小哥力挺中国对非政策的吐槽视频。两条视频发出后不久,就被播放数十万次,网友们点赞无数。
以下视频由在空军指挥学院的非洲留学生表演:
先看小黑哥的视频,把新上任的川普总统(以及落选的希拉里)作为吐槽对象,言辞犀利,痛陈历史,历数西方国家对非洲人民的残酷迫害:
在惊艳于小哥口才的同时,网友们纷纷表示“中非友谊地久天长”:
同时,大家也被非洲兄弟们流利的中文、洪亮的“军歌”惊呆了:
其实,不仅仅是唱中国的军歌,很多非洲国家还十分热衷于采购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而且在采购之后积极与解放军开展军事交流合作,甚至沿袭解放军的武器运用方法、条令条例。
其中不少还学得非常相似,你要是看到那一水的“中械”武器装备、整整齐齐的床铺“豆腐块”,你肯定会惊讶地喊,这真是“非洲解放军”啊!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国防军,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嫡传弟子”,部队的武器装备、训练建设、战略战术都与解放军极其相似,被誉为“东非解放军”。中国通过军事援助,以全套中械武装了坦桑尼亚军队,大批坦国军官被派往天朝培训学艺,以至于这支国防军在成立之初就焊上了牢牢的解放军印记。
在年的乌干达坦桑尼亚战争中,中国式作战技艺发挥了巨大作用。坦军的战斗水平和作战艺术也比其他非洲国家高一大截,历史上曾经打的非洲小霸乌干达和利比亚抱头鼠窜。
赞比亚
赞比亚空军近年也出现了多款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例如从年起引进了7架哈尔滨直-9EH,还在发动机进气口安装了空气过滤器,以适应非洲沙漠作战居多的环境。
此外,赞比亚还引进了中国L-15高级教练机、向哈航集团购买7架运12飞机,用于训练、运输部队、救援等。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国防军总兵力1.5万人,其中空军和海军各约人,警察特种部队人。陆军4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反坦克团和总统卫队组成,共人,国防预算纸39.6亿纳元,约占政府财政预算的8.3%。中国在纳米比亚拥有几个大型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和资源开采项目,在斯瓦科普蒙德附近还有一个卫星跟踪站。
苏丹
苏丹军火库的中国色彩也很浓,从85、96式主战坦克到歼-7、强-5战斗机、K-8教练机等皆是来自中国,而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K-15“猎鹰”高级教练机也吸引了苏丹的目光。
另外该国2架运-8运输机也已早入役,其他武器还有mm榴弹炮和59I式mm加农炮,计54门,mm火箭炮81门,57mm高射炮59门,不同口径的迫击炮若干。近几年,苏丹还进口了mm“卫士-2”型火箭炮等。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两国双边贸易额达28.3亿美元,军品合作关系也在发展,比如尼方斥资2.5亿美元购进12架F-7NI和3架FT-7NI(教练型)战机。
另外,尼日利亚又进口了中国F91巡逻舰。F91巡逻舰全长95米,采用两具柴油主发动机,双轴可变距螺旋桨推进,最大航速21节,人员编制70名。
刚果
刚果是中国第8大石油进口国,也是中国的军品大户,目前装备59式坦克30辆和数量不等的63式毫米火箭炮、59式毫米加农炮、60式毫米榴弹炮、各式口径的迫击炮,可以想象其中部分武器装备可能是用石油收入进行换取。
为何非洲国家如此青睐“中国制造”,我想除了物美价廉之外,中国在民生、基建和科技等领域向非洲兄弟提供的帮助也“加分”不少。
这里举一个南美委内瑞拉的“栗子”。委内瑞拉曾经经济几近崩溃,当时是中国不离不弃,为其在炼油厂、金矿、物流、贸易、铁路等项目上提过了17个批次共计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如此“雪中送炭”才缓解了国内经济危机。对此,委内瑞拉始终对中国的感激不尽,在努力偿还贷款的同时(现已经偿还亿美元),还一直购买中国武器。
目前委海军陆战队装备了中国造VN1轮式步战车,VN16两栖突击炮和VN18两栖步战车,同时中国还将向委内瑞拉交付05式两栖步战车,即将把委内瑞拉打造成“第二解放军”。
年的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乱象纷呈:英国脱欧惊动世界,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明显抬头……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地缘博弈多线推进,热点问题交替升温,恐怖势力扩散蔓延。
我们在看到中国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多的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同时,更要 上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从事军事外交工作的国防部原外事局局长傅加平曾向《解放军报》回忆说,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军负责外事工作的机构只下辖两个科: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科,与中国有军事关系的国家只有十几个。到改革开放前的年,一年出访团组仅一二十批,来访团组三四十批,在华设有武官处的国家也就二十来个。
而60年后,特别是历经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之后,“在军事外交领域,我国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全方位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军事关系,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他总结说。
中国军事院校中越来越多的外军学员,正是这种日趋务实、活跃、开放作风的反映。
同时,外训学员的来源国也更加多元。如何让他们真正知华?除了无微不至的安排保障,解放军外训的亮点到底是什么?
年9月,作为军队院校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召开了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外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据军队媒体报道,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全军援外工作会议和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精神,深化外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军外训质量效益”。
会议强调,全军外训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提高我军对外培训的质量效益,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军外训工作创新发展”。
图为空军指挥学院的国外留学生参加校方检阅
无私援助
据5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截至当时,解放军先后承担外训任务的单位有院校、部队、医院和工厂等单位多个。这些单位都成立了外训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相应的外训机构,为保证外训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员和翻译队伍。
解放军总部对派往国外的军事专家,提出了技术过硬、专业对口,并会讲、会做、会教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训的对象,既有军事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又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外训的方式,一是派遣军事专家到受援国施训,一是接收受援国军事学员来中国培训。
这部专著显示,人民解放军的外训工作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至年。这一阶段尽管人民解放军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时间不长,自身训练还有不少难题,但凡是友好国家提出外训方面的要求,只要有可能都尽力给予满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说,从年起,人民解放军先后对越南、朝鲜、古巴、老挝、阿尔巴尼亚等国派往中国的多名各种类军事学员进行了培训。同时,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各类专家余人到一些受援国帮助培训军事人员。其中,为越南承担的培训任务最多。
第二阶段:年至年。这一阶段中国宣布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和新的援外政策,要求中国承担培训任务的国家迅速增加,外训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在这一阶段里,人民解放军先后为40多个国家培训了军事人员,派出军事专家6余人,接受外军学员余人。训练内容由步兵轻武器装备的使用和基本战术,发展到陆、海、空军重装备的专业技术和合成军的战役战术。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原主任詹懋海少将曾向《解放军报》回忆自己赴坦桑尼亚进行外训的情况。
“进入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一些刚刚脱离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迫切希望建设自己的军队。应这些国家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出军事专家组,支援非洲兄弟建设国防。”
“中国对非军援是真诚无私的,不附带任何条件。我们始终从心底尊重非洲兄弟,我们的军援不求回报。年,当我们培训的桑给巴尔军校学员即将毕业时,坦方表示,希望中国专家提出这些学员的任职建议。我们认为此事非同一般,立即请示国内。毛主席亲自批示,我方专家可以组织毕业考试,但是坦方军官任用属于内政,我们不能介入。”
詹懋海说,中方的无私援助赢得了坦方的高度信任。坦方后来将各军种的培训任务交给中国军事专家承担。在坦赞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时,中国对坦军事援助也全面展开。解放军专家不仅在坦南部地区培训陆军人员,还在其他地方开展海、空军培训。“这不仅为坦桑尼亚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非洲大陆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此后独立的非洲国家纷纷邀请我军事专家为其培训人员,并派遣了大量军事留学生来华学习。”
而在年6月,中央军委在批转总参、总政《关于向国外派遣军事专家问题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对外训练中,应着眼提高受援国自训能力,以培养骨干为重点。”人民解放军派出的军事专家,在教学中,首先培训外军教官,再同外军教官合作任教,尔后在他们的指导下由外军教官独立任教;除教会所学专业外,还安排学习教学法、部队管理和训练方法等。中国军队的上述做法,得到受援国的普遍好评。
交朋友
解放军外训的第三阶段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这一阶段中,随着对外军事援助方式的改革,外训工作继续得到发展,又新增加若干个国家的培训任务。
仅年至年,人民解放军向国外派出军事专家余人,接受外国军事学员余人。外训工作的做法是,以派出专家到受援国就地培训为主,接受外国军事学员来中国培训为辅。这种做法,使外训工作同受援国的实际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提高了培训效果。20年来,为发展中国家军队培训各级指挥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千名。
作为过去外训工作的主要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总结说,人民解放军制定了“从受援国的实际出发,为受援国着想,积极帮助受援国军队提高自训能力和掌握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的外训工作方针。
自0年后,中国军队外训出现变化。《解放军报》报道,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4年到年,该学院毕业的外训学员已达0多名,分别来自近个国家。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原主任罗斌接受《解放军报》专访时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军事外交工作谈理念比较多;改革开放之后,务实性合作增多,更注重具体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后,军事外交工作据此开创了不搞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开放式新型区域安全合作机制,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活动,增进了与各国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更多国家的军人来到中国学习。类似开放模拟指挥所一类的举措也开始出现。
年9月,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外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深化外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培育外训教学新的增长点,彰显我军外训特色优势,不断增强我军对外培训的国际影响力。要牢固确立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科学设置训用一致的课程专业,着力打造多元兼容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混编合训的培训模式,大力推行多样互动的教学方法。
课程丰富
今天解放军的外训课程丰富多样。
4年,《解放军报》曾报道了时任武警指挥学院武警发展战略教研室副教授郭修斌的事迹。他是武警指挥专业、武警防暴理论创建人之一。这篇文章说,“0年上半年,又一个重担落在了郭修斌身上,”组织派他担负国防大学外训系“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课的授课任务。
军报还报道过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外训学员的情况。“烧武昌鱼放一大盘葱花,整条鱼被翻得七零八散。这不是影视作品里的镜头,而是军事经济学院外训士官学员在进行《中国烹饪》课程考试时的真实场景。”
中餐显然对外军军士长们是很严峻的挑战。比如,他们大多等锅里的油烧得乱溅才把鱼倒进去,可能是怕鱼烧焦了,就拿起锅铲不停地把鱼翻来翻去,一会儿就把鱼皮鱼身给翻破了。这所学校在7年首次迎来外训学员。
中国军事院校对于营造外训学员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煞费苦心。
比如,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为了结合中国“慎战”“止战”等传统兵学思想,大力传播和平理念,在教学大楼的大厅里设置了镶嵌着真草隶篆等各种字体的一面墙,所有字体书写的都是同一个字---“和”。
“在一所本应以‘战’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军校里,主体建筑大厅里扑面而来的却是一大片的‘和’,我们的脚步都在这面‘和’字墙前停了下来。后来才知道,和记者一样,已经有成百上千位外国学员在此驻足良久。”《解放军报》说。
8年,解放军还向外训学员开放了济南军区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来自67个国家的名军事留学生在这里观摩了“前锋-8”实兵实弹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