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其实并不尽然,在「西塘镇礼庙村」,
就发生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
故事的主人公叫「金友弟」,如今已经是鬓角斑白的老人。
20年前,他年富力正强,妻子「倪宪荣」44岁,有稳定的工作,儿子中专毕业正要踏上工作岗位。
当一家人正幸福的憧憬着未来的时候,小小的病毒性感冒,侵入了倪宪荣的中枢神经,造成了她胸三胸四以下的「中枢神经坏死」,俗称截瘫。具体表现为失去行动能力,大小便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陪护,还要时刻提防因此而引发的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
不离不弃
灾难的降临,对这个家庭来说,好比是在平静的海面上扔下了一枚深水炸弹。「24小时陪护」的重担落在金友弟身上,就意味着家庭将失去主要的经济来源。
儿子尚年轻,未立业。面对妻子忧郁的眼神,金友弟积极的说服妻子放弃了一些消极的想法,鼓励家人积极面对,一家人各司其职,勇敢面对前途茫茫的生活。
久病成医,金友弟成了妻子倪宪荣最好的「家庭医生」。20年前,一些设施没有如今这么的完善,为此金友弟细致的询问医生、护士,掌握常年卧床别人的护理常识,同时,购买针对性的书籍,学习护理技巧。
如今,他成了最了解妻子情况的家庭医生。卧床病人一些常见的疾病,成就了他手到病除的技能。
“四天服用一次泻药,关键时候需要人工辅助排便。什么症状服用什么药物,皮肤护理上的一些注意事项。”近20年来的悉心照料,让他在这方面有滔滔不绝的话语。
精心护理
常年陪护,金友弟成了妻子倪宪荣最准时的闹钟。
众所周知,像常年卧床的病人,最怕的是感染。常年插导尿管引发严重尿路感染;常期卧床引发的皮肤感染;久卧不起引发的呼唤系统感染。这都会给病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2个小时一翻身护理,成了他照顾妻子,最重要的致胜法宝。而每天12次,每个月次,这近「20年多次」的给妻子翻身护理,硬是把金友弟练成了最准时的生物闹钟。
正是他这样孜孜不倦的照料,感动了家人,感动了邻居,家人们其乐融融。邻居们也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纷纷伸出了援手。
妻子近20年来的卧床,没有丝毫并发症,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
--------------------------------------------------
金友弟用20年如一日的坚守,
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做了最好诠释。
对妻子,他说:“我要陪她慢慢变老。”
整理自嘉善版作者王亚军
嘉善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