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能做什么山医大一院疼痛科微创介

近日,医院疼痛科通过脊髓电刺激术为一位男性患者解决了困扰他一年之久的疼痛问题。

年10月,患者出现左下肢疼痛,分布于大腿后内侧、小腿后侧及足底后外侧,呈持续性憋困样、针刺样疼痛,VAS评分:10分,伴勃起功能障碍、尿痛、尿不尽及便秘;医院行腰椎MRI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L5-S1水平)。年1月3日于神经外科行后正中入路腰5椎管内畸胎瘤切除术+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术后VAS评分:8分,疼痛范围同前,呈间歇性针刺样、憋困样,伴左侧会阴部发凉。年8月23日于疼痛科行CT引导下左侧骶1、骶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调理术,术后VAS评分:0分,维持约1周后,疼痛再次逐渐加重;目前疼痛范围、性质及程度同治疗前,气温下降时疼痛加重,局部按摩可稍缓解,疼痛与活动、姿势无关,行走时左侧足底伴针刺感(触诱发痛)。

上周,医院疼痛科薛朝霞主任为其在骶管内植入了一枚刺激电极,电极植入后患者疼痛完全缓解。

手术后第二天,薛朝霞主任查房时,患者激动说道,疼痛折磨了他一年多,每天晚上都是坐在沙发上看着别人睡觉,昨天晚上终于能踏踏实实的在床上睡一个好觉。

一、什么是脊髓电刺激术?

脊髓电刺激术(spinal?cord?stimulation?SCS)是指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安放于椎管的硬膜外腔后部,通过电流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元,从而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的技术。

二、脊髓电刺激术的发展史

年,Shealy首次在脊髓鞘内植入刺激电极,开创了脊髓电刺激术的新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起,脊髓电刺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随着硬膜外永久性埋植脊髓刺激系统的出现,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在疼痛临床受到广泛重视。

近30多年来,对该技术的病理生理、适应证、预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脊髓电刺激术已成为当今临床疼痛领域里的一项重要镇痛技术。

目前在全球每年有5万以上病例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总有效率约80%。

三、脊髓电刺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优势

脊髓电刺激术历经数十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特别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成熟的产品阶段,近十年的病例中,疗效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与现有的众多的药物镇痛疗法、神经阻滞疗法以及手术镇痛疗法相比较,脊髓电刺激术在长达多年和十多年的镇痛过程中的非药物性和无创性是其最大的优点。

四、脊髓电刺激术的手术方式

脊髓电刺激术是一种微创介入的疼痛科镇痛技术,是在硬膜外腔需要的节段植入临时电极,然后连接体外临时刺激器进行测试,原来患者疼痛区域被完全覆盖,提示解剖和功能定位都已经到位,然后固定电极,测试7-10天。如果测试成功,植入永久性电极和刺激器,打通皮下隧道,连接电极和刺激器的导线。

五、脊髓电刺激术适应症

1.血管性疼痛:顽固性心绞痛和外周血管疾病(PVD);

2.腰背部手术失败综合症(FBSS)、退行性腰腿疼痛(LBLP);

3.复杂性局灶性疼痛综合症(CPRS)I型和II型;

4.会阴部神经病理性疼痛;

5.泌尿系统疾病:间质性膀胱炎;

6.其他:中枢催醒、幻肢/残肢痛等。

疼痛科治疗技术

1.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头痛、头晕、颈椎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突发性耳聋、痛经等;

2.经皮穿刺射频疗法治疗头痛、肩周炎、颈腰间盘突出症;

3.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肉软组织疼痛及关节痛;

4.精准感觉神经长效阻滞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

5.神经调控技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截瘫后神经痛、脊髓炎后神经痛等;

6.臭氧疗法治疗关节痛、颈腰间盘突出症、脑血管后遗症、脉管炎、雷诺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7.椎间孔镜、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疾病,如颈腰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

8.椎管内输注系统(鞘内吗啡泵)治疗癌症疼痛或者顽固性难治性疼痛;

9.关节疼痛及损伤的阶梯治疗:银质针松解、PRP技术、关节镜技术。

疼痛科特色

可视—影像学和电生理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即在超声、X线透视或CT引导下进行。

安全—可视下的选择性毁损或神经阻滞,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微创—经皮穿刺治疗。局麻—患者保持清醒状态。

术后—第二日即可恢复。

疼痛科团队介绍

山医大一院疼痛科年开设疼痛门诊,年正式成立,现有医护人员18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护士7人,其中硕导3人,博士1人,研究生7人。年6月,山医大一院疼痛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的山西地区首个协作单位,将从多方面推动山西疼痛科建设。

薛朝霞,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疼痛科主任,脊椎相关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山西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工作三十年余年,擅长疑难危重病麻醉与管理及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熟练应用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脊柱内镜技术、鞘内镇痛植入技术,倡导对慢性疼痛性疾病阶梯化个体诊疗。擅长应用微创介入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和癌性疼痛等;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科技成果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

山医大一院疼痛科门诊出诊安排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末

上午薛朝霞郑仰林刘保江薛朝霞裴晋锋普通门诊

下午郑仰林裴晋锋张辉郑仰林张辉

来源:疼痛科

责编:杨丽红校对:陶莉娟编辑:张文华鲁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m/5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