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腓骨高位截骨术与关节冲洗清理联合腓骨

骨关节炎

相关信息、最新研究、治疗进展的分享平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老年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与骨质疏松有关。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忍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痛折磨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疼痛症状一旦出现多进行性加重,终致膝关节畸形、膝关节功能受限、甚至病废。既往治疗以人工膝关节置换为主,手术创伤大,花费高。自2010年李存祥等报道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来,我院也陆续开展腓骨高位截骨术,并部分患者结合膝关节冲洗清理术,现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Title

」一般资料

回顾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膝关节炎症状以内侧间室为重;(2)X线片可见内侧间室狭窄,膝关节不同程度内翻畸形。排除标准:(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外翻畸形,或以髌股关节炎症状为主;(2)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并累及同侧下肢;(3)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4)自身免疫性或代谢障碍性关节炎。

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4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行单纯腓骨截骨术患者,共23例,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63~74岁,平均年龄69.8岁,术前VAS评分、AKS评分为(6.87±0.63)分、(89.30±11.30)分;观察组为行膝关节冲洗清理结合腓骨高位截骨术患者,共22例,其中男3例、女19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1.2岁,术前VAS评分、AKS评分为(7.00±0.64)分、(88.41±12.13)分。经SPSS软件t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AK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定期随访。

手术方法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患肢常规消毒铺单,于腓骨小头下4~8cm处做2~4cm纵行切口,松解腓总神经避免损伤,显露腓骨,用线锯截

取2cm左右腓骨骨块,骨蜡封闭截骨端止血并防止后期骨性链接愈合。

观察组:硬膜外麻醉,患肢常规消毒铺单。(1)关节镜下磨削游离软骨面、切除侵入软骨的滑膜、清理游离体、修复半月板,并用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膝关节,压力10~12kPa;(2)腓骨高位截骨术操作方法如对照组。

评估标准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广泛应用于疼痛的评估,也是各种痛觉评分中最敏感的方法[4],基本的测定方法是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在直线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定疼痛的强弱程度,也可测定疼痛的缓解程度[5]。

  

AKS评分系统是1989年由美国膝关节协会(theAmericankneesociety)提出的综合评分标准[6],其评分标准见表1[7-8]。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采用

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数据比较,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AK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即关节冲洗术结合腓骨截骨术的短期疗效优于单纯腓骨截骨术;而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AK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不优于对照组,即关节冲洗术结合腓骨截骨术的长期疗效并不优于单纯腓骨截骨术。

讨论

Title

KOA是一种慢性老年退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X线片上有KOA表现的占50%,早期表现多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晨僵(≤30min),晚期可表现为膝关节畸形,多为内翻畸形[9]。对于KOA的治疗,药物以消炎止痛药、NSAID类抗炎药和COX-2抑制剂来缓解症状为主,并不能中断KOA病程进展。有学者认为能消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稳定的唯一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就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0-11],而人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大、花费高,并且对手术条件及手术医生技能要求较高,医院开展有一定难度。

2010年李存祥等[3]报道了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较满意效果,随后张英泽等[12]提出不均匀沉降理论,认为KOA内翻畸形与胫骨骨质疏松并发生不均匀沉降有关,胫骨近端为松质骨,易发生骨质疏松,胫骨外侧有不易发生骨质疏松的腓骨支撑,而内侧无骨质阻挡亦无软组织包绕,故负重点向内侧偏移,内外侧平台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膝内翻畸形,膝内翻后负重点继续内移,形成恶性循环。而腓骨高位截骨术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中断KOA病程进展。随后杨延江等[13]又提出弓弦理论假说,认为在腓骨截骨之前,腓骨头与胫骨外侧髁之间连接紧密,即骨性结构的“弓”较长,而外侧为“弦”结构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不能拉紧,张力较低;腓骨截骨以后,比目鱼肌和腓骨长肌等小腿肌将腓骨向远端牵拉,弓弦即被拉紧,形成以胫骨外侧平台为支点的一个杠杆结构,撬起股骨内髁,膝关节负重点外移,从而解除KOA症状。本研究中腓骨高位截骨术作为两组的主手术,作用显著、疗效满意,验证了不均匀沉降理论和弓弦理论假说。

  

关节冲洗清理术由Magnuson(1941)首先倡用,之后Insall[14]、Jackson[15]、Spahn等[16]陆续报道,其短期优良率可达65%~75%,2年内临床疗效满意。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微创内镜直视下取出游离体、清除增生的骨赘及滑膜组织、修整半月板及软骨面,降低机械应力造成的关节内损伤、延缓关节退变[17];另外经10~12kPa固定压强的大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不仅能清除组织碎屑,而且将关节内的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生物化学因子冲出,同时改善关节内环境(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达到减缓软骨退变的目的[18],并给关节软骨创造一个自我修复的外界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m/5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