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33

《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

.3.3南京先锋书店新书分享会

活动现场文字版

开场

到场嘉宾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东方出版社的黄珊珊,也是今天要分享的新书《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的编辑。

可能今天来的读者,大家对这本书多少也有些了解,这本书是由钱满素老师主编的,其实,这本书是由七位作者联合写作的一本介绍美国的八位开国的缔造者们的故事。

对于钱老师,大家可能也都比较熟悉,因为今天来的大部分是她的读者。钱满素老师,是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的博士,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的留美博士之一,当时留美的博士可谓寥寥无几。钱老师也是社科院外文所的研究员。对美国文明感兴趣的,研究者也好,读者也好,只要你想去研究这一块儿,你就绕不开钱老师,绕不开让她的观点和著作。尤其她在早期所做的一些贡献,都绕不开,你总要碰到她。我觉得这也是关于钱老师,关于钱老师的个人追求的一个比较到位的定位。有一个比较遗憾的,就是钱老师的身体比较弱,年事也渐高了,她今天不能来到我们的现场。但是,我还给几位老师和观众带来了一个惊喜,就是钱老师虽然没有来,但是她给我们现场带来了她的声音和画面。

钱满素现场视频

读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先锋书店,是我在南京的时候,去过次数最多的书店,所以留给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先锋书店是我理想中书店的样子。所以这次《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新书分享会能够在这里举办,我特别高兴。珊珊说,给我带几句话,她说,我们就聊聊我们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我们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当然是为了给读者看,我们不是为了评职称的。我们作为研究美国文明的学人,我们总是想利用有限的资料,来介绍美国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那么什么是美国最重要的东西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思考,那就是合众国宪法。因为宪政是美国能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的基石。也是美国二百四十多年来,能够维持共和法制的基础。这是在宪政的保证下,政府能够合理地管理、权利受到监督、公民拥有自由。这才有了美国在较长时期里,比较快速的、持续的发展。

那么作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度的设计,也是政府和公民关于权利的一个协议,它应该是每个公民都能够阅读和理解的。但是,宪法的制定和措辞,是涉及许多历史的、政治的、司法的、理论的这些范畴。所以并不是普通人都能去深究的,这就迫使我们要找到一条更加便捷,也更加能被大家接受的一个方式。这就有了我们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我们从宪法本身,转到了宪法的制定者和遵守者,因为历史人物是非常生动有趣的,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特别是这群美国的立国者,他们每个人的生平都跌宕起伏,他们是意志坚定、作风正派、学术渊博,而且非常精明能干的,很具有人格的魅力。所以,我们就想通过介绍这个群体,来达到介绍美国的这个目的。虽然所有的这些人物,他们都有很多的传记,有英文的,有中文的,但是动辄几百页,恐怕没有很多人能把他们读下来。所以,我们为了方便读者,就把他们合成一部合传,这样,就在有限的篇幅里面,能够来体会到、感受到乾隆年间,大洋的彼岸,一个新的国家,新型的国家正在诞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里的时代精神,感受到一个共和理想付诸实现的伟大的历史时刻。好了,我就啰嗦到这儿,把时间留给大家,希望大家谈的开心,祝愿这次活动成功!

先锋书店会场观众

主持人

刚才我说了,《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这本书是由钱满素老师主编,由南京师范大学钱老师的七位嫡传弟子,分别执笔来写的。今天,其实这七位弟子中,除了有三位在国外不能来到南京,在南京的全部都到齐了,我下面介绍一下各位老师各位嘉宾,然后请嘉宾到台上来。

第一位老师是杨靖老师,他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文明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第二位是汪凯老师,他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副教授,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后。今天是男女搭配,还有两位女中豪杰,秦文华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翻译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后。最后一位是王萍老师,她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讲师,文学博士。

杨靖:“美国先生”——本杰明·富兰克林

主持人

这本书是个集体创作,其实虽然有钱老师领衔,但是这么多个老师去集体来创作一本书,其实是不容易的,如何去统一?如何协调?我都挺好奇的。我想哪位老师能简单跟我们说说,当时你们这个组织的过程是个什么样子的吧。

杨靖

《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这本书的创作团队,一共有七位主创人员,刚才黄老师没有仔细讲,下面由我一一介绍一下。本书的开篇,第一位作者张媛老师,她目前是在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然后“GeorgeWashington”的作者魏燕老师,魏老师是在美国的北卡州做孔子学院的院长,所以她们两位都是公务在身,没有能够亲临现场,但是也嘱咐我代替她俩向大家问好。那么第三位呢,就是Hamilton的作者王帆老师,王帆老师几年前已经定居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小镇,我们当然也很想请她能够回过来,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见一面,但是最近机票很难买,所以很遗憾没能来到现场。

那么,我们剩下来的这四位作者,其实年龄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有年龄最小的王萍老师,是八零后,也有像我这样资深的六零后。

其实最早,钱老师有这个想法,就是我们要能够出一本美国FoundingFathers的传记。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大概在十年之前,刚才秦文华老师也提到了,钱老师在我们这边做特聘教授的时候,主持编纂了我们第一部美国文明丛书,当时呢,包括在座的张瑞华老师、魏燕老师都参与了。美国文明的这个丛书出来以后,涉及到美国的政治、宗教、文化,影响很大。那么大概在前年,我们继续由钱老师领衔,推出了美国文明丛书的第二辑,其中有汪凯老师的军事研究,有王萍老师清教工作伦理研究,还有本人的美国的教育思想的研究,那么在学术界呢,也有一定的反响。因为这两套丛书主要都是面向学术,就是一般是高校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这样的群体,而钱老师一直致力于把美国文明做一个普及和推广,所以就跟出版社商定以后,我们就来做这样一个FoundingFathers的这样一部书。

钱老师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只要有机会去北京去拜见她老人家,或者她有时候抽空南下来南京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她的寓所或者在我们学院的办公室来聊。

具体到《绅士谋国》的策划呢,应该是前年开始,那么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大概四五月份,钱老师给我们写了邮件,那么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刚才黄珊珊老师问这个分工是怎么分的?这是秘密。钱老师到现在也没告诉我,因为她最初把这个八位FoundingFather列出来的时候,是让我们个人自选的,我当时报了三个,我想写Jefferson,想写Hamilton,还想写Washington,因为这都是我当年毕业论文当中涉及到的,但最后和钱老师经过慎重的谈论,觉得他们三位比我更胜任,所以把艰巨的任务都留给他们了,然后呢,把本杰明·富兰克林留给了我。

其实,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位幕后英雄,就是张瑞华老师。张瑞华老师虽然他另有重任,因为他要撰写美国通史,所以他没有能够加入我们这个团队,但是我们这本书的体例是张老师跟钱老师一道帮我们定下来的。所以我们在此,也要向张瑞华老师表示感谢。对于这本书,张瑞华老师是功不可没的,而且她是幕后英雄。

主持人

下面我想请杨老师接着聊聊富兰克林。

杨靖

我的第一稿是5月份接到钱老师的指令,5月底的时候收到瑞华老师的体例以后,我是在8月初拿出了第一稿。虽然我是在8月初把这个初稿经过润色以后交给了钱老师,大概三天以后被打回来。钱老师拒稿的理由有两个,第一,是我这个第一篇初稿的学术性太强,里面的注解太多,大家现在如果再看这本书的话,已经少多了,当然这个这也是习惯,就是所谓的职业病,因为平时啊写论文啊做研究做项目,习惯就是要像那个诗圣杜甫讲的“无一字无来历”,这是一个行文的习惯,但是呢,这个东西用在学术文章里面大家认可,但是用在《绅士谋国》这样一个通俗普及性的读物当中,钱老师说,如果她是编辑,第一个要毙掉的就是这种稿子。所以我回来以后,就进行修改。这个问题呢是一个文风的问题,那么钱老师第二条意见其实就更严厉了,她说你写这个小传,介绍传主的生平,必须要用非常凝练、非常简洁的语言把他勾勒出来,就是不能够太平淡。比如说,我原来的那个小标题啊,大家不要见笑,第一节印刷工富兰克林,第二节外交家富兰克林,第三节革命元勋富兰克林。钱老师说,你这样的东西,读者都不想看了,所以呢,现在大家可以看一看,钱老师帮我改,本来我写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那么钱老师现在把我的这个标题全部改成像那个我们古代章回体小说似的,比如说“巴黎外交崭露头角”、“外交以礼军政有谋”、“文教思想长存辉光”……第一,比较有文采,第二呢,就是真的提纲挈领地把我的小文章里面的一些最闪光的东西给勾勒出来。

这是我要关于这本书我要说的一点感想。那么第二点,黄老师刚才提出了就是关于富兰克林这个人。关于富兰克林要说的很多很多,我讲三个小点。第一点就是富兰克林的实用主义思想。美国的唯一的一个哲学,就是实用主义,而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如果追溯上去的话,当然我们可以追溯到清教啊,早期的殖民史,但是真正清教思想从哲学的这个角度来看,它的最初的源头应该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样一位小人物。人家富兰克林一共上学都上了不到八年,然后一直是靠自学,那么他所提出的这个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了当今美国文化可以说各个方面。我当初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其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就是讨论富兰克林的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富兰克林在做印刷工的时候,他就自发组织了共读社,就是咱们几个工人工友兄弟组织起来,我有五本书你有五本书,我们大家一起坐下来共同来交换,然后来阅读。这也是美国第一所流通图书馆的诞生。

这就反映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观念。当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他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体现得更加透彻,更加明显。我们知道,富兰克林长期出使英国,在殖民地时期,他就是马萨诸塞新英格兰驻伦敦的一个使节,当时还没有美利坚,各个州派代表驻伦敦,那么他在伦敦的时候,交友非常的广泛,其中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叫亚当斯密,跟他就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那么富兰克林在和亚当斯密这位经济学家的谈话过程中,就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劳动价值论,这一点我在一些学术文章里面提到过。日后,马克思在撰写他的巨著《资本论》的时候,就特意加了一条注解说,价值产生于劳动,最早是由美洲的富兰克林提出来,当然后来经过亚当斯密,大家知道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那么在亚当斯密的倡导之下,那么这样的一个劳动价值学说,在西方世界就得到了广泛的承认。那么这也说明了富兰克林善于从他的实践,从他自己的一些外交生涯当中汲取营养,来丰富他的这种实用主义思想。那么至于在经济、政治,我想我们待会儿几位老师可能会讲到制宪会议,讲到《独立宣言》,在所有这些过程中,富兰克林都展现出了他高超的实用主义的技巧。当然,是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

那么我要说的这个人的第二点,就是富兰克林的妥协。有人说,作为革命元勋,他为什么要妥协?大家知道在独立战争胜利以后,整个美国是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形势中。所谓的邦联,也存在这样一个政府,已经从大英帝国从这个宗主国脱离了,但是真正美国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美国作为一个有力的国家,如何能够在西方世界立足,特别是在欧洲列强环视,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等,在他们的这种强邻环伺之下,美国政府还相当软弱,所以在这样情况下,需要通过一个制宪会议来巩固美国的宪法,能够让美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富兰克林作为所有制宪会议参加者中最年长的人,已经年近80了,而当时年纪比较轻的像麦迪逊他们可能才40来岁,所以他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可以说驾驭了方向。但是,在这过程当中有许多争议,比如说大小州的参议员众议员的分配问题,比如说奴隶制的问题,要不要废除?怎么样废除?是一步一步的废除,还是激进地把整个全部废除掉,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争论异常惨烈,整个制宪会议开了6还是8天,将近四个月,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最终可以说他享有在与会者当中崇高的威望,是他一锤定音。所以,当然他本身也做出了很多让步,做出了很多妥协,保证了美国宪法的通过,并且能够实施下去。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富兰克林的妥协精神。

最后一点,关于富兰克林的私生活。这个话题,我在课堂上一般是不讲的,今天因为是读书会的形式,可以像朋友一样聊聊天。我曾经写过几篇小文章,就是讲富兰克林这个人从工作方面来讲,我在书中也引用了华盛顿、杰斐逊等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完美无瑕,但是在私生活方面,他还是有一些招人非议的地方,比如说他和太太的关系问题,几十年一直冷若冰霜,当然他是一直忙于军国大事,而且很长时间出使在外,无论是伦敦还是巴黎,也导致了夫妻关系不是像一般的想象得那样甜蜜。另外,就是他和他儿子的关系,他的儿子威廉一直被史家认为是私生子,而且由于政见的不同,富兰克林本人是革命派,而他的儿子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拥护英王乔治三世。而且乔治三世还任命他做了殖民地的总督,所以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父子两个就因为这个政见的不同,产生了交恶,以至几十年双方都没有来往,这个对富兰克林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我要说的最后一小点,就是我们讲他的私德,讲他的私生活,其实更多的是他出使在外的时候,特别是在巴黎,大家知道,巴黎是一个时尚之都,这里的名媛淑女啊,花枝招展,非常引人。但是富兰克林在巴黎的时候,他巧妙地利用了法国人这种崇尚风流倜傥的特点,他自己其实当时已经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翁,但是无论是那些名媛贵妇,还是一些窈窕淑女,跟他的交往都非常自然,他跟她们有的以父女相称,有的是以darling相称,这使得在美国国内的政敌对他抨击很多,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也是富兰克林在某种意义上获取法国宫廷,大家知道在当时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时代,宫廷是整个国家政治的中心,不是像英国那样政治中心早就由宫廷转移到了议会,而巴黎在8世纪末的时候,它的宫廷仍然是整个政治的中心,所以不排除富兰克林本人通过他巧妙的、高超的这种调情的技巧,或者说怎么样跟女性去接触的技巧,跟这些贵妇打成一片,最终获取到了法国高层,特别是宫廷对他本人以及他所肩负的这个使命,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大量的援助,甚至军事的干涉,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革命战争的进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我讲的三小点。好,谢谢大家!

汪凯:美国政治学之父——约翰·亚当斯美国奴隶制的终结者——亚伯拉罕·林肯主持人

第二位我们就想请汪老师聊聊亚当斯。

汪凯

好的。好,谢谢黄老师的推荐,也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这来参加这个读书会,杨老师已经将这本书的这个背景啊已经讲述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我想讲一讲我所从事的这个主题,也就是JohnAdams的这个小传的一个撰写情况。实际上,这本书的诞生,钱老师在很早以前就有这么一个思路,就是说,她想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来以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甚至可以用一种可以揣在口袋里的这种书的形式来给读者推荐,让读者了解这些FoundingFather。那么正好,东方出版社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那么实际上也成全了我们钱门弟子的一个聚会吧,那么个人在从事这个研究过程当中,我是非常欣赏JohnAdams的,我是学文学出身的,在读博士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美国文明的相关知识,但是呢,自从师从钱老师之后,我就开始对美国文明的相关人物事件,包括它的制度的制定等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JohnAdams是我博士论文的一个选题的一个对象,那么这个人物应该说在中国读者的心中应该远远不如像GeorgeWashington和JamesMadison甚至ThomasJefferson这些人物有名,这在美国也是一样的。

我去年去美国访学的时候,专门与历史系进行过交流。我自己认为对JohnAdams比较了解了,所以我对他们讲,我说JohnAdams在中国被称为美国政治学之父,然后有一个教授他就讲,加了一个词就是“unofficial”,就是说并非是官方所承认的。从这个角度也看出来,JohnAdams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个被误读或者说是被误解的政治人物。那么由此作为一个切入点,我开始对他进行一些研究,包括他的作品等等,我发现JohnAdams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个性,他能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这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保持着非常清醒的头脑。

他实际上在马萨诸塞期间,他撰写的大量的有关美国建国的政治学的著作,比如说他的马萨诸塞州宪法,还有后来他担任驻英大使期间写了一个《为美国宪法辩护》,那个时候美国宪法还没有诞生,他说的这个美国宪法应该就是殖民地的宪法,它们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从这些角度而言,他被称为美国政治学之父应该说是毫无异议的。那么他为什么被误解?主要是因为他个人的性格使然,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在他的这个政治生涯当中,有很多事情和他个人意愿是背道而驰的,与当时的舆论甚至说是革命的风向标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他也只能在担任了一届总统之后,被杰斐逊取代。

那么这又回到一个话题,我们的这本书叫“绅士谋国”,所以我觉得绅士这个词是非常适用于这一群国父们的。那么在美国的前六位总统当中,有四位是来自同一个州,像华盛顿,像杰斐逊,还有包括后面的门罗总统,就是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在美国被称为“upsouth”,就是“上南方”,实际上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并非是完全位于南方,它也不是位于北方,它叫“upsouth”。但是后来在内战当中,它是归于南方了,那么弗吉尼亚形成了独特的种植园经济,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这个种植园经济过程当中,它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一种绅士与这个民众之间的一个互动良性的互动的一个关系。所以这些绅士之间有着非常高风亮节的一些行为,它天然形成了这么一个阶层,而民众之间呢也奉他们为领袖,或者说是领导者,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呢,那么就形成一个良性互动,他们就将一些制度加以推广,比如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等,就形成了整个美国的一个框架。所以我个人认为绅士在美国立国过程当中,他们的人格魅力是毫无疑问的。

主持人

刚才说到这个书是集体创作,各位老师真的是不讲任何条件,那么刚才杨老师说,张老师因为当时另有重任,所以钱老师就又派了汪老师去写林肯。请您也聊一聊关于您写的林肯这一部分吧。

汪凯

实际上,林肯在所谓的就是政治理论方面而言的话,与前面的一些FoundingFather相比,并不突出。因为他担任总统的时候,美国已经走上了联邦制的一个道路,包括宪法、选举制度等已经确立起来了,但是我个人认为,钱老师也是这么认为,把林肯当做是FoundingFather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在于林肯对于美国的统一,包括制止联盟分裂方面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点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我们在初中高中时候可能都都知道他的葛底斯堡演说,那么里面的一些经典一段落,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作为一个政治家而言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出身低微,可以说为美国的发展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钦佩的。那么,如果谈到林肯的生平,实际上他也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励志方面的一些故事,我在写作中突出的就是人物的这种精神,而不是说简单叙述历史,包括他幼年艰苦生活,以及他求学、自学成才,甚至说是最后能够成为美国总统以及他成为总统之后,为了制止联邦分裂所做出的巨大的牺牲,这是我想重点突出的。

王萍:美国民主的设计师——托马斯·杰斐逊主持人

下面,请王萍老师来给我们讲讲美国民主的设计师——杰斐逊。

王萍

杰斐逊可以说是在国内大家认知度比较高的国父之一。大家都知道他的《独立宣言》,其中关于法理部分的介绍,也就是它的核心部分,其实才一百多个字,但却是关于美国民主最凝练、最伟大的一个论述。可以说,杰斐逊是美国民主的设计师,他的民主精神几乎贯穿了美国整个发展过程。

我认为,实际上在美国不论你的肤色如何,或者是你的信仰如何,或者是你来自于什么国家,就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对人人平等、天赋人权这种民主思想的这种信仰和共识。所以呢,这个部分其实大家是很熟悉的。大家看的比较少的是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就是《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我建议大家去看一下,文章并不长,很有意思,因为我们讲,《独立宣言》是解放了人身的自由,而这个宗教自由法令呢,是解放人的心灵的自由,我们讲的身心自由,就是在这两部法案中都有所体现的。那么如果你对殖民地时期的历史稍有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当时的殖民地有些殖民地实际上是有官方教会的,包括弗吉尼亚也是,圣公会是它的官方教会。

有官方教会的话,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就是比方我们讲的,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会出现专制,杰斐逊是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始终对宗教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而且他认为宗教是关乎个人心灵的一件事情。所以应该由个人来决定,由个人的意志来决定你有什么样的宗教信仰。所以他就决定在《独立宣言》在北美大陆上推翻了制度上的专制之后,向心灵上的专制或者宗教专制来发起挑战。所以他在弗吉尼亚他的老家向圣公会发起挑战,中间非常非常困难,个中艰辛不一而足,但是,最后这个法案最终通过的时候,用时将近十年。杰斐逊这个法案是由他本人起草的,但是真正能够通过是麦迪逊的功劳,因为当时杰斐逊已经担任了驻法大使,所以在立法的斗争,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其实都是麦迪逊来完成的,包括麦迪逊在宪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杰斐逊是没有参与过这个宪法的,因为他当时在法国做驻法大使,虽然他对宪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他本人并没有参与整个过程,所以希望大家等会儿听听秦老师的精彩发言,我对他也很有兴趣。那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有了独立宣言,有了宗教自由的法令,在立法上确保了人的身心自由,那么是如何维护和捍卫这种自由,如何传承这种民主精神,那么就是杰斐逊墓碑上面写的第三个,关于教育。杰斐逊一生非常重视教育,非常爱读书,他的藏书非常丰富,甚至在白宫被烧了之后,国会被烧了之后,杰斐逊把自己的藏书作价卖给了政府。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藏书。他在弗吉尼亚州大力推行基础教育,退休之后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大家可以感受到他认为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立法之后,如果你没有传承,也没有受教育的人去维护捍卫它,那么这个立法可能也就最终会失败。

所以我们回头来讲,他的墓碑上有三个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成就,独立宣言、自由法令、弗吉尼亚大学,其实我认为这不是他的自谦。我觉得这可能是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这三个因素才是真正影响到美国现在和将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的发言就是这样。

秦文华: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

主持人

下面请秦老师跟我们聊聊宪法之父麦迪逊的政治生涯。

秦文华

我的题目是麦迪逊的个人魅力和政治遗产,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麦迪逊留给后人的政治遗产,第一个就是我在书里面提到过他是宪法之父,他对宪法的贡献从开始创建到构思,从提供初稿,到在制宪会议上辩论,直到最后到各州演讲,写联邦党人文集等等,包括最后的十条就是前十条修正案,权利法案,他都有很大的功劳,用一个成语就是居功至伟,这个在书里面都有相对比较详细的描述,我就不多讲。

那么第二点呢,就是妥协大师。麦迪逊一辈子都是一个妥协大师,他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妥协,跟他自己的妥协啊,在政治上的妥协啊,比如说他很有意思,他个子很小,但是他这一辈子雄心勃勃,而且做成了大事,当了总统,很多头衔,对吧?总统、宪法之父啊,包括这个政治构建师啊,国父等等,那么他嗓音是很细小,跟我们杨靖老师是不能比的,但是他这一辈子要滔滔不绝做无数的演讲,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自己的理念,这也挺不容易的、他从小生下来身体就比较羸弱,但却是在国父当中寿命最长的,所以他看到的最多,有历史学家说他本身就是一道历史风景,也是一座历史之桥,延续了国父和后面的一代。他个性比较严肃,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是他在私下里跟亲朋好友熟悉的时候,也会讲一些趣闻轶事。有一次还跑去当法语翻译,然后结果用两种语言的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严肃的外表下也有风趣的一面。我在书里面也提到了,他政治上做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妥协,还有对自己弱点的一妥协,比如说他意识到自己个人力量不够的时候,他就会借力打力。

也许有读者会问啊,你们每一个传主都这么完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都这么大,对美国政治的贡献都这么大,他们真的是毫无瑕疵,或者他们真的心里面就没有任何阴暗面吗?杨老师,王老师,都坦率地把他们的传主的私生活,他们性格当中、个人生活当中的一些缺陷都说了出来,我个人认为,评价一个政治人物,你要看他的政治遗产是什么,至于说他是不是长得很帅,他是不是对老婆很好,他是不是外交辞令特别能够说服人,特别有外在的魅力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麦迪逊留给世人的政治遗产还有另外两个。第三个就是他特别重视舆情的力量,就是舆论的力量。这个他比华盛顿和汉密尔顿都看得远,看得深,因为华盛顿,就像刚才黄老师说的,当时也没有太多的微词,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也是自持很重的一个人。汉密尔顿也非常正直,而且他英年早逝,即便他后半生有可能有什么缺点暴露出来,也没有机会了。那么麦迪逊呢,他很有远见,的对自己要求也比较高,首先他私生活是非常纯净的,他一开始的时候求婚不得,有一个外交官看中了他,想让他做女婿,但是呢,他的女儿当时才十六七岁,觉得麦迪逊这个人不会逗女孩子,所以就没看上他。麦迪逊结婚比较迟,后来就认识了他的夫人。他们俩的恩爱佳话,我在书中的第六篇里面,还进行了一些描述。回到刚才我说的第三点,他重视舆情的力量,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舆论操控手,他能写能辩论,而且他也意识到既要让民众有机会去发现权力当中的漏洞,所以他认为给予舆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民众可以自己体察到权力可能侵害了我们了,那么他们就会充分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去怎么样对抗power这样的一个东西,他自己也能写,当然,他的度也把握得很好,他认为既要让舆情发挥自己的力量,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他也自己亲身参与辩论,包括撰写文集,在报刊杂志上讨论,《联邦党人文集》就是这样来的。

想说的第四点就是麦迪逊作为政治家,这个政治遗产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去感受它,就是麦迪逊这一生,包括其他几个国父,我觉得都是这样的,一个是担当,一个是贵族精神,其实他非常重视身后名,就是我活着我当过总统,我当得怎么样?他去世之前,美国人民说他是宪法之父,他不承认的,他说这是众多智慧的结晶,他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他并不承认他自己是一个宪法之父,只不过他去世之后这个名誉就毋庸置疑落在了他的头上。重视身后之名,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政治遗产,包括他对舆论自由的倡导。他是史上最悲惨的一个总统,因为他当选总统之前,他的人设是很高的,但是正好面对了一些国际矛盾,发生第二次对英战争,那么他的人设就崩塌了,所以他其实还是挺困顿的,当时骂他的人太多了,所以在美国当总统,哪怕是最高领袖,都有可能被民众骂,只要你干得不好,而这个口子从某种程度上麦迪逊开的。所以他重视身后之名,就是我在世的时候,我做的不好,可以被人骂,但是就像美国人回过头来,他四年,最多八年他不干了,那么回过头来讲,他还是有贡献的,我们还是值得纪念他。事实证明多年之后,他作为国父,深深地镌刻在——不但是美国人,对美国感兴趣的世世代代后人的心目当中。有一个历史学家说过,说麦迪逊他的头像没有刻在拉什莫尔山——我们知道拉什莫尔山上有四个总统的头像刻在上面,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历史学家觉得,麦迪逊没有刻在上面是多么遗憾,但是在我看来,与其把名字刻在上面,与其在世的时候,世世代代把权力攥在自己手里,而身后让人诟病,还不如留下一些对于促进人类文明有进步的政治遗产,留下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民众人心的验证,经过历史的证明,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政治遗产,我觉得更为可贵,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张瑞华发言杨靖

我们是不是也请瑞华老师先说两句。瑞华老师是我们这个文明所的核心成员,而且她今天拨冗,而且一直自始至终的陪伴着,我觉得应该把话筒交给张老师。

张瑞华

真是不好意思,没有做什么准备,我就随便说几句,就是第一个呢,就是感谢东方出版社,把我们这一本书能够推出来,我觉得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另外一个呢,就是我们现在这个选题从意义上来说,可能还是很有社会意义的,因为毕竟一个国家,总得要有一个开国的元首,美国刚好是有一批人在做这个事情,所以这个选题有一定思想意义。我们这个研究所,作为钱老师的学生,然后呢,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参与了这样的一个项目,我们已经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唯一缺少的就是我们跟普通读者这方面的这个接触承担的少一点,也就是我们做的一般都是学术性比较强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一次的话,我们面对的读者就是我们的普通读者,所以我觉得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每个作者都能够用比较清新的、鲜活的语言,就是跟大家这样说这几个开拓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跟我们以前所做的这个学术语言是不一样的,就是特别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时间也比较有限,所以我今天就说到这。

主持人

我们今天的新书分享就到这里了。这本《绅士谋国》,钱满素老师虽然没有亲自执笔写具体的人物,但毫无疑问是本书的灵魂人物,没有钱老师我们也没有机会出版这样一本好书。我们最后一起祝愿钱老师人如不老青松,健康快乐,多出佳作!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绅士谋国》

细数那些美元钞票上的大人物们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临床专家
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s/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