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温多变,忽冷忽热,特别是早晚温差较大,加之孩子爱动,容易感冒。看到宝宝不舒服,家长比自己生病还难受,这里介绍一种退烧止咳的按摩方法,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
首先声明一下:发烧最医院,尤其是发高烧。但是如果在条件不允许,尤其是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知道如何打通人体的退烧止咳通道,无疑是有益的,不失为一个救急的办法。
这条通道的主干线其实就是我们的前臂中线。古传中医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的退烧和止咳方法。
一、一般感冒(37.5℃—39℃)
1)平肝10分钟,从小儿食指指根推到指尖。
平肝能够发散外邪。感冒,中医认为是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体表皮肤,通过推拿这个穴位,能够将入侵身体的风寒、风热邪气发散出体外以治愈疾病。
2)清肺10分钟,从小儿无名指指根推到指尖。
中医认为肺合皮毛,外邪侵袭皮肤,肺部就会受到影响进而积热,用清肺的方法就能清除肺热,防止感冒咳嗽,并且能促进皮肤排除邪气。
3)推天河水15分钟。从小儿腕横纹均匀推到肘横纹,推天河水能退热,普通感冒发热症状用推天河水的方式就能够解决了。
4)掐五指节2—3遍。掐五指节可以用于伤风感冒,调和气血。
以上简单四步,妈妈只要找准穴位坚持做完相应时间,就一定会起到效果,很多高烧儿童的体温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能降下来。
二、发热重的感冒(39℃—40℃)
1)平肝、清肺各5分钟。平肝以发散外邪。
清肺以清除肺热、解表。
2)推六腑15分钟。六腑,为凉穴,推之以清除壮热,清热作用比推天河水更强。
3)掐五指节2—3遍。掐五指节可以调和气血,抵抗病邪,快速治愈。
4)鼻寒严重者,揉阳池10分钟。阳池穴可以治疗头部一切疾病,包括鼻塞,且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以用。
5)咳嗽重者,加八卦10分钟。八卦主治胸腹气机不畅导致的咳嗽痰喘、胸闷、食积等。
三、感冒夹食滞(感冒兼乳食停滞者,症见呕吐、腹胀、腹痛、肠鸣)
1)平肝、清肺15分钟
清肺以除肺热、解表
平肝以发散表邪
2)推天河水10分钟。推天河水能退热,感冒发热常用穴位之一。
3)清脾10分钟。清脾穴能消除积滞,消除胀满,解决食积不消化的内部问题。
4)清胃10分钟,用于呕吐、腹胀者。清胃能够治理肚腹胀满,积滞腹痛,恶心呕吐、纳呆等,也是清除食物为本。
5)运八卦10分钟。运八卦能增强中气(脾胃之气),增进消化,消痞化积。
四、寒热往来、寒热错杂型感冒
1)分阴阳穴10分钟。分阴阳,顾名思义,能分离寒热,治理寒热往来这个典型病症。
2)推大四横纹10分钟。开脏腑寒热,和气血,左右来回推。
3)揉外劳宫穴15分钟。驱寒,治疗寒冷。
4)平肝清肺15分钟。
平肝,发散外邪。
清肺,清除热邪
5)推天河水10分钟。推天河水能退热,感冒发热常用穴位之一。
注意:6个月——2岁婴幼儿高烧若超过40℃可能会引发惊厥,请家长务必尽快
带孩子就医!
太阳灸具1.2.3.4.5.6.启脉.太阳灸真艾灸,就必须是"纯艾绒的燃烧状态"1.灸热:只有艾绒燃烧状态下产生的热量才是生物热能,才能与人体热能频率相接近,才能真正的入十二经,补虚驱寒邪的作用。2.灸透:只有艾绒在燃烧状态时发出的红火,才具有红外线光辐射的作用,才能使艾灸热能及纯阳之力深入透达到脏腑,才具有"灸透"的特性,驱除陈寒痼疾.3.灸药:只有艾绒在燃烧状态下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才能具有去腐生肌,消菌杀炎的作用。这才是艾灸的“灸热,灸透,灸药”的三大特性,这才是艾灸纯阳的本质和核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艾灸,只是打着艾灸的名义而已,起不到艾灸的真正作用,最多就是在温热层面发挥作用,达不到入经络,透脏腑,去腐生肌的作用。所以,不是所有能产生热感的东西都可以叫艾灸,只有是艾绒的燃烧状态,作用于人体时才是具有纯阳能量的艾灸,也是人体最实需求的真“艾”启脉.太阳灸想了解启脉太阳灸的朋友请加
或来电上海启脉杨湘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谢谢你的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