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臭豆腐十三太保

点击上方蓝字“红网消费”

告诉你在长沙还能这样生活

全国各地那么多长沙臭豆腐,其实长沙人认为,正宗的只不过十几家而已。

既然有正宗,就会有起源,它从哪里来的呢?

和一位大英雄有点关系。

年,左宗棠攻克杭州,湘阴老家的长工去看他,背去一捆干芋头禾子,就是芋头秆。

左宗棠好高兴,这可是小时候妈妈烧的菜啊,就把它们一根根红纸包起,分赠僚属。

左将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喜欢种田,没事就写农业书,和长工大叔闲话家常就说起来,浙江这里有种大梗子苋菜,长相和芋头杆一样,湖南没见过,风味大大不同。

尤其是它沤臭了做臭豆腐,是独特土产,好好吃。

长工不日返乡,把大苋菜梗臭卤水运回了湘阴。

臭豆腐做出来大受欢迎,就家家户户学着做,时至今日,湘潭老城里面不少人家保留这种老卤水坛子,时不时自己泡几片臭干子。

可是湖南不种大苋菜,但有的是笋子菌子螺蛳蚌壳,于是大家就地取材,各有奇招,发明出素卤荤卤,再加进大量的浏阳豆豉一起沤,个性更加浓烈深沉,这种臭豆腐经滚油一炸,扑鼻闻其臭,入口生奇香。

就有人挑着担子,到长沙创业,史称“油炸豆腐”。

据年2月长沙《大公报》“长沙夜间小卖业”调查,在城内馄饨担子有副,另有油炸豆腐担子56副,这都是湘阴人,他们在大街小巷叫卖通宵达旦。

有位姜爷爷,家里排行老二,长沙人尊称为姜二嗲嗲,他的油炸担子只摆在火宫殿门口。中国任何一座古城,最热闹的地方是城隍庙,火宫殿算长沙的城隍庙,姜二嗲嗲选材精良为人厚道,又占据龙头宝地,生意日渐红火。

火宫殿离湖南第一师范不远,学生们下课就来逛,有调皮捣蛋的,趁姜二嗲不注意,把“油炸豆腐”的牌子,加了一个“臭”字,打打闹闹到处叫,闻来臭~吃起来香~

当时市面上小吃还有卤豆腐干,叫香干子,市民为避免混淆,就干脆用了这个臭干子谑称,正好一香一臭。

小呷恒久远,臭干子从此声名远扬,一直见证着古城的沧桑岁月。

年4月12日,毛主席到火宫殿吃饭,问门口的臭豆腐担子还在不在,经理说还在,就出去打包,门口摆摊是姜二娭毑。

主席赞不绝口,频频点头,好吃好吃好吃,就欣然题词: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不久,政府出面请姜家传授绝技,官方正式继承文化遗产,臭豆腐登堂入室。

后来,文革期间有天,报刊发布了毛主席这条最高指示。

这下不得了,世界各国首脑,中国各界显要,各地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红卫兵小将,浩浩荡荡涌入长沙,响应主席教导,要吃臭豆腐。

小吃之王地位就此奠定。

可是,这种走街串巷,到处都有的臭豆腐老担,那些年代反而几乎消失,街上都找不到了。

是因为豆制品要凭票,摊贩进不到货源,没法做生意,要吃只能去国营火宫殿。

到了年,政府开始允许个体经济,豆腐随便买,那些老手艺人就纷纷出动,按照前辈的话说,牛鬼蛇神都跑出来了。

这一年,油炸臭干子4分钱1片,如果是不炸的,买回去炒青椒,那就1毛钱4片。

大凡一门手艺传扬百年,必定枝繁叶茂,而老艺人混迹于市井,也必然零星散落,本人这次倒是想看个究竟,那些故事还在不在,那些味道还真不真。

长株潭一圈吃下来几十家发现,既有抱残守缺几十年如一日者,也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见者,花开花落,撷英集粹,就此暂且序列十三。

臭干子好呷,关键就是辣椒好,酱汁好,豆腐胚子沤得好,对于引得几代人流口水的尤物,长沙人早就认定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什么都不放,只加干辣椒酱汁。

真正懂吃的,第一片空口吃,呷豆香的原味,品外焦里嫩的口感,接下来再蘸店家秘制的辣酱汁整片咀嚼,提神醒脑,两腋生风,那才叫爽。

十三太保个个名门正派,功力不分高下,排名也不分先后。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大家都好吃。

大太保——火宫殿,始于年

总店位于长沙坡子街,长沙另有4家分店。营业时间早上到深夜。

据说原始卤水是姜二嗲嗲年调配的,繁衍至今吧。姜师傅正式收了2个徒弟,一是火宫殿,一是湖南省委招待所。

火宫殿是国字号,油炸臭豆腐非遗保护单位,不过长沙本地人不怎么去吃,人太多了,并且长沙人各有心仪的小摊点,不用专程去火宫殿。

去火宫殿最好赶个早,趁游客还没挤爆的时候。还可以体验几十年前老长沙早餐风俗,喝泡茶吃大包子,和老人家扯粟壳(XiuKe,鸦片俗称,这个词是长沙土话聊天的意思),老前辈们天天早上来报到,风雨无阻,在百年屋檐下同此尘光。

本来,火宫殿是世泽名门,口味几十年正统,用的干辣椒酱油汁,可是,今年开始它变得莫名其妙,竟然学网红,加起了萝卜丁香菜碎,那萝卜丁也就是工厂大路货,难道不怕坏了众望所归的担当?不明白是什么道理。

二太保——五娭毑,始于年

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南门口沙河街附近巷子口。营业时间: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

是长沙吃货公认的无冕之王。

五娭毑不是排行第五,是本来姓伍。

据说原始卤水也是来自于火宫殿,他们看五娭毑操持生计辛劳,就资助一桶老卤,让她维持个生意补贴家用。炸臭干子的小摊子在一个地方一摆就是40年,目前是家族后人把持。

小灶当街制作,现炸现吃,每一片火候都拿捻到位,4元或8元一碟,最传统的干辣椒酱汁淋遍每一片干子,再把多余酱汁滗出来,这一道工序满满都是对臭干子的爱啊。

味道比正统时期的火宫殿浓郁,酱汁更浓,辣椒更辣。

长沙还有个四娭毑,是做口味蟹的老店,和臭豆腐无关。

各位切记,长沙除了南门口的五娭毑和树木岭的魏满娭毑这2个娭毑有正经臭干子,其他娭毑都不对。

点击到店送包浆豆腐

三太保——武爹,始于年

坡子街某个角落里,地图应该能找到,下午开门。

我最佩服的是他门口那副对联,武爹的崽写的。武爹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可能和这对联有关吧。

帝王炉鼎炼白物,自大一点是我家。——虽然不对仗,但是很有魏晋古风啊。

我问他崽,这下联我能看懂,上联是写武则天吗?你们武家祖先。白物是啥咧?他瞥我一眼,写的是淮南王刘安!白物是豆腐。

武爹年轻时拜姜四爹为师,四爹是姜二嗲嗲的侄子,卤水出自名门。78年姜四爹的摊子摆在火宫殿对面,长沙啤酒厂门市部门口,生意比火宫殿还好,因为可以一边吃臭干子一边喝散装白沙啤酒,武爹就负责沤臭干子,既卖油炸货,也卖胚子可以炒菜吃,40年前,一天光胚子可以卖出片。

武爹调料不用酱油,是干辣椒蒜汁水。也算长沙臭干子传统料汁两大流派之一吧。

四太保——老担,源于年

太平街星巴克隔壁,早上8点开到晚上11点。其实老担是太平街正街第一家臭干子,有关部门说这是古文化街不能炸臭干子,希望老担发扬风格弘扬湖湘文化,老担就只好改成馄饨店,第二年,这条街臭干子店开始此起彼伏。所以,我们想向老担致敬。

老担的故事,大概能揭示很多长沙土著的来历。

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时候,长沙打了4年,方圆百里都没剩几户了,明朝就从江西移民,史称江西填湖广。康熙平三藩之乱,在长沙又打4年,结果人口锐减,清朝也从江西移民。抗日战争江西被日寇进犯,老百姓逃难涌入长沙,这是长沙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融合。

近百年来,江西老表盘根错节定居在长沙城中央,多做小生意,裁缝铁匠挑货郎……尤其是挑担子的小吃业,在百年前的年,在丁点大的长沙城,老表们摆出副馄饨担子,那是什么景象,全城深夜食堂。

其中的关家铺子,是这店的前身,以前在五一广场、仓后街、藩城堤、太平街都有买卖,从服装店裁缝厂,到食品批发行,到馄饨凉面担子、臭干子唆螺摊子等等此起彼伏。

我小时候住在这一圈,满满都是舌尖上的回忆,以前他们的小呷摆在街口或铺头,没有牌子。

几年前老街拆迁,长沙老担子全部消失,他家翻出老行头又摆出来,正式挂牌老担商标,馄饨、臭干子、猪血、荷兰粉、凉面、猪脚、猪排等等小呷以及调配料全部遵循长沙几十年前古法,甚至有些配料是市面消失20年的酱园子土产。

臭干子用菜油炸的,只有干椒蒜酱汁,担子有各种佐料,客人可以要求添加。

总之是几十年前味道。

那牌牌政府立的,上面似乎写的“三国东吴龙兴之处”。

点击到店送牛油

五太保——西施,始于年

东塘北牛角塘社区,上午10点到晚上9点。

“肖老板人长得漂亮,说话风趣幽默,为人豪爽,炸的臭干子又好吃,我们就叫她豆腐西施”,这些年来,邻居们纷纷这么说。

老板本来是服装厂职工,二十几岁下岗,就用家传手艺推车在社区卖臭豆腐,诚信经营乐于助人,生意越来越火,10年后开起了臭豆腐专门店,上报纸上电视不亦乐乎,到现在又快10年了。

作为10年前的明星臭干子,如今他们还在这个社区静悄悄与世无争,只卖臭干子,墙上挂满媒体报道,社区奖状,营业执照,显示出以前的辉煌,这条街变了又变,这栋老式居民楼,这家臭豆腐,一直没变。

下午5点店里没什么人,我对炸臭豆腐的沉默壮汉说,坚持本色真不容易啊,我帮你们宣传一下吧,他瞟我一眼没接茬,背过身还是招呼油锅里起起伏伏的臭干子。

他家调味用干椒酱油蒜汁复合料,蒜茸多酱油少。

六太保——下岗牌,始于年

都正街,上午开到晚上。

凡是喜欢吃夜宵坐大排档的长沙人,应该都见过他吧,下岗牌单口相声臭豆腐,提起他都忍不住笑。

李师傅下岗后就操起了推三轮车卖臭豆腐的营生,别人卖顶多就是吆喝,他不同,他是把车子一停,手臂一举,就引吭高喊,他独创的长篇顺口溜搞笑段子。一套一套,用长沙土话编排时事热点,夹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荤素小调。

这样走街串巷表演了好多年,慢慢大家都认识他了,有的顾客臭干子都顾不上吃,围观拍视频发网上,朋友圈好多转发,有变成长沙话表情包的趋势。

更有好事者,把中国有嘻哈吴亦凡的导师片段和李师傅的口水歌编排一起,加上字幕,什么双押X4之类,差不多可以乱真,太搞笑了。

卖了几十年的臭干子,味道当然不差,他这些年是改良版了,加进了萝卜干香菜碎之类,招徕外地人生意,毕竟,长沙土著算小众了。

目前登堂入室,开起了小店,平时由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打理。她看我吃一头汗,又充满好奇心,赶紧拿扇子对我上下扇风,这下凉快了,真是个好妹子。

七太保——三码头,始于年

德雅路,下午开始营业到深夜,我建议他们早上就开卖,隔壁就是网红粉店玉林,客源滚滚何乐而不为。

臭干子源自于湖南省委招待所,上面说了,省委招待所是长沙臭干子一代宗师姜二嗲嗲两大嫡传弟子之一,本来只有大官才吃得到的。

老板姓周,岳父在省委炸臭豆腐退休多年,周老板闲不住,搞个夜宵摊子好玩又能小赚,老太爷就老将出马,用老卤把臭干子又做出来,这三码头卖的就是。

如果不是长沙资深吃货的推荐,这个铺子的臭豆腐可算是根本不起眼,因为大招牌是唆螺,老板介绍,店里的猪脚和臭干子,也都是绝活,熟客喜欢这三样。

哦,风尘三侠。

我觉得奇怪,你这明明是地道长沙唆螺,干嘛写个三码头,我还以为你是满街的沅江三码头,他憨厚地笑,写个三码头好做生意嘛,我的唆螺你吃是不是很特别?是不是特别干净?开不开心?满不满意?我都要养三天,用烈士公园的湖水,我每天自己去打水,自来水不行,井水不行,必须河水湖水,否则螺蛳会死,影响味道。

这家用唆螺汁蘸臭干子,味道嘛,很独特。

对了,希望老板安心,三码头也没错,你打水那个烈士公园人工湖,原本是浏阳河一段,修铁路围成了湖。原本有个千年名胜湖迹渡,是彭德怀带红三军团占领长沙经过的码头,也可以叫三码头。

八太保——关老爷,始于年

湘潭关圣殿门口,下午4点开业。

湘潭的臭干子都是白色的,是浙江臭豆腐传到湖南最原始的形态。很多摊子会大字标明雪水臭豆腐几个字,以示传统。

店主姓胡,看我问得兴起,就带我看摇摇欲坠老房子墙根的一排塑料桶,看咯,都是雪水,我每年都要收集。

我问,难道不用雪水就不行?他说,当然不行,冬天起卤才不坏,我每年都要加雪水加材料,这些卤水都是我嗲嗲传下来的。

你闻下看我的臭豆腐咯,他捧起一坨给我闻,我稍微凑过去嗅了几下,确实臭得匀净。

臭豆腐胚子长宽和长沙的差不多,但厚度可是长沙的好几倍了,老胡左手托豆腐胚,右手拿把刀,斜切一刀,横切二刀,豆腐变成4个三角块滑进滚油,哧——油泡顿时翻腾,长筷子下去滑动,不一会就炸好了,3坨臭豆腐变成12片三角油豆腐,10元钱。

老胡说,你先空口吃一片看看,先不蘸调料,看香不香。我用筷子穿起一块举起来,只见臭豆腐并不像油豆腐那么表皮平整,而是毛毛糙糙,看样子是卤水侵蚀的痕迹,咬一口,真不错,是豆子特有那种大地的芬芳。

酱汁是用辣椒红油蒜蓉调制的,桌上另配酱萝卜丁、剁椒、蒜末、香菜自行取用。

九太保——九总牛记,始于年

湘潭环城路,下午4点到深夜营业。

湘潭老城有九总十总一直到十八总十九总,元朝时还有一总到八总,现在地名都消失了。

每一总就是湘江边一个码头社区。牛记原来是在九总做生意。

前两年河边的老房子拆掉了,才搬到这个新地方。

牛记名声大,网上面可以看到不少老店的媒体报道,破房子里面有黄豆渣和中草药沤的老卤汁,显示来历正统,绝非化学成分。

湘潭人用黄豆做成食品,我想应该独步天下,百年前湘潭的酱油占了全国一半销量,可见,各种香豆腐臭豆腐必然是极品。

牛记的豆腐胚子也是厚厚一坨,湘潭都一样,现切现炸,不过他家是一坨变6片三角臭豆腐,10元钱可以买二坨半15片。切得更薄一点。炸的是菜籽油,炸出来金灿灿很好看。

牛记豆腐胚子比关老爷的紧致些,是冰箱冷藏过的,形状也就规整些。

湘潭臭豆腐没有长沙的臭,但是豆香味更鲜明,辣汁也没有长沙的猛,但更加柔和,佐料更加丰富。

十太保——彭君,始于年

株洲铁路小区,下午开始营业。

长沙是古城,臭干子名店就在老街,湘潭是湘江重镇,臭干子名店就在码头了,株洲是铁路兴起的城市,臭干子在这小区,好像有点理所当然。

大厂矿的小生意都是从职工下岗开始的,彭君开始在厂里推摊子卖臭干子,客人几乎是工友熟人,大家都很喜欢,有次城管要把临时摊位查封,彭君把滚旺的油锅端起来,杏眼圆睁,银铃怒喝,你们敢封我就筐你们身上!男人们吓走了,打那以后,美名远扬,小店子生意就越来越红火啦,慢慢就有了现在的正规店面。

这些事少东家告诉我的,他刚刚大学毕业,灵动又稳重,踌躇满志中。

好多臭干子店也经营其他本地特色小吃,彭君作为小吃店,也当仁不让,当然,招牌绝对还是臭干子。

株洲臭干子是白色的,形状和长沙一样。但味道不如长沙的浓烈。

显著特色是,淋高汤,甚至有的店子还用高汤去煮。

于是吃株洲的臭干子,在湖南都算是小清新了,辣妹子小清新。

酱汁是高汤调配,另外淋上辣椒油、香菜碎、大量蒜蓉,似乎有隐约甜味,娇柔婉转。

同样是白色的,株洲臭干子挺括些,湘潭臭干子松软些。

十一太保——黑色经典,源于年

总店位于坡子街东头,分店到处都是。

印象中看到黑色经典排队是五六年前的坡子街,我当时很惊讶,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怎么以前没见过。

后来了解到,黑色经典的老板是多年前在浏阳吃到一个推车小贩的臭干子,觉得好吃得不得了,就邀请那个小贩传授技艺,一起创业。

后来没想到小小一片长沙臭豆腐,多年后竟然开出来好多好多店,变成了大生意。

湖南特色小吃走向全国,黑色经典有大大的功劳。

黑色经典现在是知名品牌,对于口味有一套认真的方式方法,我认为中规中矩吧,连锁店开成这样,每个店子出品一致,就很难得了。

酱汁是辣味复合料,酱油放得不多,萝卜香菜蒜蓉都有,属于清爽派。

十二太保——文和友,源于年

总店位于太平街南头,那栋特别显眼的木板小楼,分店到处都是。

文和友是这几年全湖南最火的名店,产业越来越庞大,所以,年他们请出几十年前就操持臭干子生意的老行家董阿姨,采用传家配方,横空出世打造出这个炫目新品牌,一点一滴精心策划,声势浩大席卷江湖,

臭干子本身很好,清清澈澈,不愧是老手艺,酱汁在老传统基础上经过了改良,照例是加入萝卜蒜蓉香菜之类,甚至研发出几款“臊子”,这个我就不好评价了,反正我年纪大了比较古板,他家最简单那款,我就很喜欢了。

十三太保——成师傅,源于年

总店位于乐和城对面,分店到处都是。

成师傅是宁乡的,身板结实个头不高,黑乎乎,不说话像混江湖的,一说话腼腆带笑——也许对我才会是这样吧。其实他是个精明的老江湖,实在的生意人,虽然招牌上的成师傅是个戴瓜皮帽的老爷爷,其实本人年纪也不大,三十出头。

农村出来的孩子,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早年他十几岁就起早贪黑做臭豆腐给摊点送货,后来有了自己的店,他觉得自己读书少,就很用心四处拜师讨教学习,慢慢店子有了品牌,有了VI系统,搞出来好多加盟店,甚至前两年还拍出来视频快闪,拉些小妹子在高铁、地铁、商业中心门口跳小苹果还是江南style舞蹈,剪辑出来轰响,挂自己门店大放特放,颇为吸引路人眼球,营销方式相当对路。

既然有喜欢琢磨的本性,所以他家臭干子应该是最潮流的口味了。酱汁也是复合版,辣椒酱油蒜汁萝卜香菜什么都有。

小编乐姐的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s/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