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勇
今天在成都中级法院办事,在诉讼服务大厅见到了一个老人。但见他年过八旬,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正在为当事人整理文件,协助立案。我立刻认出这个人了,他姓龚,是成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律师之一。
龚律师五十年代后期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被学校划为右派,是当时少有的学生右派。七九年被平反,然后就重新拾起法律课本玩命的学习。八十年代初被电子科大聘为客座教授,教法学概论。是八十年代初成都恢复律师制度后最早的律师之一。
当时律师很少,他是活跃在各级法院的辩护人,代理人,九十年代后名气越来越大大。成了我们许多青年律师的学习榜样。他的出庭风格是语言犀利,毫不留情,特别是在辩论占上风的情况下更是痛打落水狗,绝不对对手表现任何绅士风度,甚至是如果法官不慎说出一两句外行话(当时法官里面有一半以上是部队转业干部,许多人仅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上岗当法官了),马上就会被他抓住不放,当场反驳纠正,让法官下不了台。
龚律师因此被许多人誉为龚铁嘴。
年6月,成都中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影响力大的案件,原告方聘请了龚律师做代理人,龚铁嘴也豪情满怀,期待着法庭上大显身手。
不料,那一回,被告方也请来了一个“铁嘴”,姓赵,简直是龚铁嘴的翻版,也是五十年代的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毕业生,材高八斗,学富五车,太优秀了,被留校做老师,文革中被揪斗,悲惨遭遇难以细说,改革开放后政法大学恢复原状,他又回学校做老师并考取律师资格,做了兼职律师。
他的特点是专业理论雄厚,知识面宽,学究气较浓,且做事认真到古板,遇见问题一定弄得水落石出,绝不含糊,法庭辩论可以连续十轮不嫌多。如果法官不慎说出外行的话,他同样毫不留情的驳斥和批评。
所以重庆当地人称他为赵铁嘴!
这两个铁嘴于年的6月,在成都中院迎头相撞,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铁嘴相逢,分外眼红。
我记得两个铁嘴的世纪大战起源于一个民事诉讼,叫做“范应莲诉敬永祥侵犯海灯法师名誉权案”。这几个人是何方神圣,因为啥子联系在一起了呢?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清楚。
八十年代中期四川日报曾经有个系列报道,就是专门介绍宗教奇人海灯法师。当时法师在江油市某寺庙做住持,四川日报记者敬永祥(本来也是江油的人)经人介绍认识了他,从他那里听到了许多传奇故事。于是范记者如获至宝,埋头苦干,不久之后接连在四川日报上发表文章隆重推出了传奇人物海灯法师。说他早年就读新学校,接受进步思想,有爱国主义精神,后出家为僧,师从少林武术大师,刻苦努力,练得绝技惊天下。
这里的绝技就是法师的二指禅,可以只用两个手指头顶着地面将身体倒立起来,全身的重量都靠食指和中指两个细细的手指头支撑着,确实了不得。
文章发表以后,引起轰动。很快,电视台就来采访报道,省里某单位还投资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就叫海灯法师。当时的电视台可不想如今的模样,影响力大的惊人。后来法师被推选为省政协委员,最后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从报道中得知,范应莲则是大师多年前收的俗家弟子,继承了法师的武术精髓,曾经被解放军总部聘为全军武术总教练。总之从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来看,海灯法师,敬永祥,范应莲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媒体隔三差五的就要报道一下。
他们差不多是成都乃至全省家喻户晓的人物。
记不得是年还是年,海灯法师圆寂。范应莲以嫡传弟子的身份写文章深切缅怀,隆重纪念师父。不料,不久之后,四川日报发表系列文章指出,海灯法师的许多故事不真实,有些是夸大,有些是虚构等,尤其二指禅是不真实的,这些报道恰如冷水泼进滚油里,一下子就炸锅了。
这些文章的作者,正是敬大记者敬永祥!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
“法师刚走,就有人泼脏水毁损名义。”弟子们义愤填膺,范应莲作为首席大弟子,责无旁贷,高举大旗,一边约束众弟子不得乱来,一边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师父尊严。于是一纸诉状,起诉了记者敬永祥。
成都中院以“范应莲诉敬永祥侵犯海灯法师名誉权纠纷”案由立了案。据说当初法院内有人认为范应莲不是名誉被侵犯的当事人,不能起诉。就此成都中院请示了上级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得到的答复是可以立案。
因为案件影响太大,成都中院立案后起码拖拖延了半年才决定开庭审理。这样,年6月,两个作风相似,经历相同的铁嘴,不可避免的中院的法庭上交锋了!
两个铁嘴的大战在年6月下旬打响了。我记得是在22日(因为年代久远确实记不清了。)这里只凭记忆粗略回忆一下,摆摆往事,博大家一乐呵。
那天从一开庭,双方的火药味就很浓。基本上一接仗,就火力全开。开庭前,中院的院子里就围满了人,有政协的,有宗教届的,也有武术界的,大家各聚一处议论纷纷,都很白癜风怎么诊断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