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介绍胡永成外科学骨外

胡永成

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

个人介绍

PersonalIntroduction

胡永成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医院骨肿瘤科主任,《中华骨科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OrthopaedicSurgery》副主编、编辑部主任、OrthopaedicSurgery杂志(SCI收录)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

学术兼职: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

2.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骨与软组织学组副组长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4.天津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5.天津医学会骨科分会肿瘤学组组长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委员

7.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分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8.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9.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四肢骨肿瘤工作组委员

10.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11.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基础与材料学组委员

12.《中华骨科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13.《OrthopaedicSurgery》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14.国际骨髓瘤基金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5.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培训咨询委员会委员

16.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常务委员

17.中国生物医药学会骨材料分会委员

18.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常务委员

19.华裔骨科学会委员

20.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委员

21.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物材料与制药技术研究所)高级医学顾问

22.《中国癌症研究》英文杂志编委

2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

24.《中华矫形外科杂志》英文版编委

25.《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

26.《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

27.《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28.《天津医药杂志》编委

29.《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英文版)编委

30.《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31.《中华现代中西药杂志》编委

32.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33.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34.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

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近年来,在基础研究方面包括:骨组织工程成骨和成血管基因调控研究、骨修复材料RGD衍生物表面修饰的研究、数字化骨科学在术前计划方面的应用等;在临床方面,开展全脊柱前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肿瘤、原发性四肢和骨盆恶性骨肿瘤的微波热疗保肢术、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等研究。

一、骨科修复材料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骨肿瘤、结核和代谢性骨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采取何种材料、何种方式进行骨重建,是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人很早就开始从事骨科修复材料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自体骨和异体骨的研究、骨组织工程材料的表面处理、材料特性及组织相容性研究等,探索运用HO-1、BMP-2、VEGF等基因调控、序贯表达组织工程、RGD衍生物的材料表面修饰等技术研究新型功能复合生物材料。复合生物材料通过不同性能材料的复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可以有效地解决材料的强度、韧性及生物相容性问题,提高复合材料界面之间的相容性是新型复合材料研究的重要课题。同国内外多家骨研所和骨材料研发中心多年来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了横向研究的资源优势,长期从事的骨材料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为今后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数字化骨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数字化骨科学(DigitalOrthopaedics)是一个新的骨科发展方向,本人积极研究、探索现代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骨科专用软件的开发(superimage)、数字骨科解剖学等技术和基础知识。数字化骨科临床操作平台的高精度三维重建图像、伪彩渲染的多平面重组成像、以及高速、便捷的三维图像交互式分割及编辑等技术,有利于构建一组科学、精准及可重复性强的数字化骨肿瘤体积测量的模式及标准。首次将数字化测量技术引入到骨肿瘤的诊疗中,制定出了精确测量肿瘤体积的方案,进而对骨肿瘤的分型、手术指征确立、治疗方案选择及评估手术疗效等方面予以应用。近年来,基于数字化骨科学技术精确测量出骨肿瘤体积,并成功构建了国际上首个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临床评分系统—“HU评分”,为骨巨细胞瘤的术式选择,尽可能保留关节结构提供科学、可行的标准。在临床推广、应用方面,建立了远程放射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s/5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