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方法之膝关节周围截骨术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728/4665041.html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最常发生于膝关节。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病率与患病人数逐渐升高,而且致畸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全膝置换术、单髁置换术和膝关节周围截骨矫形术。近年来,随着膝关节骨关节炎阶梯治疗理念的提出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骨科临床医师开始接受“保膝”理念。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作为可保留膝关节的一种术式,近来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对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症状,并为后期可能的膝关节置换等手术保留一定骨量。

本文就近年来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KOA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截骨手术的发展

KOA常伴有各种内外翻畸形,使关节面应力异常集中,加速KOA进展。截骨矫形最开始被用于治疗关节炎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年Forrester-Brown等应用粗隆间截骨治疗髋关节关节炎,年Jackson提出胫骨上端截骨术(uppertibialosteotomy)和股骨髁上截骨术治疗伴有内外翻畸形的KOA,使KOA疼痛缓解。21世纪70年代,Jackson和Waugh开展了胫骨结节下截骨手术治疗KOA,术后膝关节疼痛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随后Jackson和Waugh提出胫骨结节水平以上截骨方式,即胫骨高位截骨(hightibialosteotomy,HTO),认为是治疗KOA伴内外翻畸形安全、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医院黄野教授团队,作为国内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方面的领导者,不断地将各种截骨矫形术及改良术式在我国推广并应用,在缓解膝部疼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截骨手术种类

临床上治疗KOA伴内外翻畸形常用的截骨方式包括:(一)胫骨高位截骨术(二)腓骨上段截骨术(三)股骨远端截骨术

(一)胫骨高位截骨术(HTO)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较早开展且目前报道最多的治疗KOA截骨术。其主要适应证为伴有内外翻畸形的单间室的KOA。人类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膝关节的内侧受力大于外侧。因此膝关节骨关节炎最先好发于内侧。当膝关节出现内翻的时候,膝关节内侧的压力会增加,相应的内侧间室软骨磨损进一步加快加重,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膝关节就会变得更加内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此类患者当中,虽然内侧软骨磨损严重,但因膝关节外侧间室受力相对较小,软骨几乎没有磨损。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术纠正膝内翻,让外侧关节多受力,而内侧少受力,这样就打破了内侧骨关节炎发展的恶性循环,让关节炎停止发展并逐渐恢复。以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最为常用。

(1)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为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相对年轻、活动要求较高的患者。

Hantes等对20例45岁以内有症状的KOA患者行内侧OWHTO,平均随访12年,仅1例发展至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其余患者膝关节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下肢力线改变,从而延缓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进展,避免继发外侧间室关节炎。有学者对该类截骨术治疗KOA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内侧OWHTO可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维持下肢力线稳定。

Ruangsomboon等对60岁以上伴有内翻畸形的KOA患者行内侧OWHTO,术后平均随访6年,取得较好疗效,认为内侧OWHTO可作为伴有内翻畸形的KOA治疗方法。然而,随着膝关节置换术的成熟,膝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较内侧OWHTO好,KOA老年患者行内侧OWHTO还需慎重决定。X线检查显示冠状面上胫股关节半脱位也是早期KAO的潜在表现,可导致膝关节负荷传递改变,进而可能加重KOA。内侧OWHTO可减少冠状面胫股关节半脱位,使得胫骨近端与股骨远端协调性更佳,更好地传递负荷。

内侧OWHTO术后膝内翻畸形矫正、下肢力线改变可诱导膝关节内侧间室已发生退变的关节软骨再生,减少静脉血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等炎症因子。这些可能是内侧OWHTO缓解KOA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内侧OWHTO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但无法改善髌股关节炎。Kim等通过关节镜观察截骨术前后髌股关节软骨变化发现,内侧OWHTO对髌股关节炎有负面影响,但髌股关节炎进展是由于骨关节炎自然病程还是截骨术导致,目前尚不明确。

(2)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

除内侧OWHTO外,外侧闭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CWHTO)治疗KOA也可取得较好效果。Park等对例计算机辅助外侧CWHTO治疗KOA患者随访至少3年,发现术后3个月关节间隙宽度增加且临床症状也同步改善,表明该术式不仅能改善关节炎症状,也能促进关节软骨修复。Torres-Claramunt等应用痛觉仪对经外侧CWHTO治疗的KOA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膝关节内侧间隙疼痛得到有效缓解。Huizinga等研究发现,外侧CWHTO治疗KOA可延缓骨关节炎进展,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内翻的下肢力线。

Howells等对95例行外侧CWHTO的患者进行研究,随访10年发现79%的患者无需二次手术。

(3)内侧与外侧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除手术时间外,内侧OWHTO与外侧CWHTO在临床疗效等方面无明显区别,内侧OWHTO可增大胫骨近端后倾角,增加肢体长度,降低髌骨高度,提高矫正精确度,而外侧CWHTO患者对侧皮质骨折发生率更高。一项比较内侧OWHTO与外侧CWHTO的荟萃分析显示,内侧OWHTO可降低髌骨高度,增大胫骨近端后倾角,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更佳。虽然内侧OWHTO与外侧CWHTO可达到相似疗效,但内侧OWHTO术后下肢恢复至完全负重的时间更短,且不会发生外侧CWHTO导致的腓总神经损伤。

(二)腓骨上段截骨术

自张英泽院士等于年首次提出不均匀沉降理论以来,我国多地已广泛开展此类手术,并取得一定疗效。该理论认为腓骨支撑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予以腓骨上段截断一节,让腓骨近端失去支撑作用,有利于下肢力线自然矫正,延缓骨关节炎发展。由于此手术创伤小,单侧截断腓骨术后即刻可下地活动,恢复快,可成为单纯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尸体研究证实,截除一段腓骨后,膝关节内侧间室内压力、内侧胫股关节面接触面积都有所减小,这可能是腓骨截骨能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的原因。但是由于该理论出现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均较短,且存在腓总神经损伤风险,开展此类手术仍需慎重。

(三)股骨远端截骨术

膝关节外翻引起的KOA主要累及膝关节外侧间室,为改善下肢力线,改变膝关节负荷分布,可行胫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或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胫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外翻引起的KOA疗效并不理想,超过一半患者在2~9年内最终行TKA。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可以考虑行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治疗。股骨远端截骨术可分为内侧闭合截骨和外侧开放截骨2种。Forkel等通过对32例中青年Ⅲ~Ⅵ级膝关节外翻引起的KOA患者行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楔形截骨术,并使用钢板内固定,平均随访3.5年,发现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并发症为外侧皮质骨折,但并不影响截骨愈合。此外,内侧闭合楔形截骨术可获得更好的髌骨轨迹,有利于维持髌骨稳定。

Cameron等对31例膝关节外翻引起的KOA患者行外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平均随访5年,在矫正下肢力线方面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在改善关节疼痛和功能方面与内侧闭合截骨术无明显差异。一项对比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术和外侧开放截骨术治疗外翻性KOA的荟萃分析显示,两者10年生存率均良好,且均为非病理性膝外翻的有效治疗手段。股骨远端截骨术后患者行TKA时,术中操作难度可能有所增加,但疗效与初次行TKA者并无区别。

股骨远端外侧开放楔型截骨术

结语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是治疗KOA的有效手段。对累及膝关节单侧内侧间室的内翻骨关节炎可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对累及单侧外侧间室的外翻骨关节炎可行股骨远端截骨术。无论内侧还是外侧截骨术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随着人工膝关节技术的成熟,截骨术治疗KOA逐渐失去优势,但是限于人工膝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选择截骨术进行“保膝”治疗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本文部分节选自:沈政.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国际骨科学杂志.年3月.第2期.92-95常州健力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结合临床需求,推出了“截骨矫形BOSS系统”,为临床“保膝”治疗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这一新型“截骨矫形BOSS系统”共有四种板型,可满足股骨胫骨内外侧各种截骨矫形术式的不同需求。在以往的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中,临床医生应用包括普通钢板、普通锁定板、门型钉等在内的多种内固定植入物,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没有一款理想的内固定物也成为制约截骨矫形术发展的一大因素。在这一套“截骨矫形BOSS系统”中,专用锁定钢板和专用截骨器械相配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截骨矫形解决方案。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s/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