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在民间——张湘波:从病号到太极达人
每天晚上7点,在雪堰镇周桥村北庄村民小组的一个车库里,总有数十名身穿太极练功服的村民,和着音乐的轻柔节拍,打着标准的杨氏太极。
张湘波作为教练,或给村民做示范,或帮村民纠正动作。这是她与太极结缘的第10年,从一个病号到太极拳教练,她的故事值得一说。
因病与太极结缘
年,27岁的张湘波正值青年。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理应走路健步如飞,做事虎虎生风,可张湘波却吃不下饭,全身无力,从斤瘦到70斤,医院都没有查出病因。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做了开腹检查,并最终确诊为克隆病。
克隆病,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这病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
张湘波接受了手术治疗,出院后甚至一度瘦到63斤。医生建议她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后要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以防今后复发。
张湘波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可以她的身体,根本不能进行跑步、器械等剧烈运动,只能以散步代替。一天傍晚,她像往常一样外出散步,有位在小区里悠闲打太极的老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当时觉得太极拳的动作十分轻柔缓慢,很适合自己,就想尝试一下。”
在得到老人的指导后,好学的张湘波很快掌握了太极拳的动作和要领。
数年坚持刻苦练拳
“从太极二十四式基本功练起,再练其他综合拳。学习了太极拳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睡眠好了,体重慢慢增加,身体也变得轻盈了。”看到学习效果的张湘波学得更认真了,并跟从一位拥有国家级证书的太极拳教练学习杨氏太极,还从书本、网络学习很多相关书籍和视频。
那时候,无论是吃饭还是走路,张湘波都在默记太极拳的招式,并不断琢磨每个招式间的关系。临睡前,她还像“放电影”一样,将当日所学的动作招式进行温习。凭着这股韧劲,她的拳法越打越像样,身体也越来越好。
就在张湘波认为自己恢复后,她开始上班,打拳也不那么勤了,直到再次住院。
出院后,重拾太极拳的张湘波再也没间断过,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打上一小时。
传道授业成拳师
年,张湘波从无锡回到老家雪堰周桥,每天在家门口打太极拳的她让很多村民萌生了跟她练太极的念头。“他们问我,你太极拳打得这么好,能不能跟你练练?”“可以啊!”每次张湘波都欣然答应。
家住附近的沈阿姨之前患有肺病,全身无力,稍一运动就喘不上气,在跟张湘波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睡眠好了,身体也硬朗了,一套拳打下来一点不吃力。有了沈阿姨这样的“活招牌”,张湘波的徒弟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拳友学习,张湘波还将自家的车库安上镜子,摆上茶水和桌椅,改成了一个小型的练习场所。对接受能力差的学员,她常常手把手地教授,直到动作规范为止。年,她带领刚学了一年太极的学员参加武进太极协会举办的全区太极拳比赛,竟一举夺魁,她的名字也让更多人熟知。
随着与太极拳高手交流的机会增多,张湘波对太极拳逐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个简单的动作蕴含了周身各部位的配合,太极拳带给我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强健,更能让我寻求到思想、心灵和身体的完美平衡。”(记者周健)
精武11月将办上海市太极拳械比赛
在今年5月22日、23日的“精武杯”中小幼武术、书法比赛(参赛人数达余人,创历届之最)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将积极做好今年11月份将举行的上海市太极拳械、传统武术比赛的准备工作。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从今年4月份起至市民武术节期间举办五期精武辅导员业务培训班,旨在提高全市14个区县的精武辅导中心骨干辅导员武术教学的理论和技术能力,在市民群众中更好地开展武术运动推广工作,广泛传播武术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上海市民武术节期间,他们将开展少儿武术、太极拳械、传统武术、健身气功等各类培训活动,依托精武各辅导中心、辅导站点、训练基地、传承基地等,在全市各区的公园绿地、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共设立余处武术培训场地,在全市已形成了规模效应。精武创编推广坐式16式吴氏太极拳,让下肢不便及残疾人群体也能参与健身活动,目前已在虹口区残联阳光俱乐部推广取得了成效,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在欧阳社区对智残、肢残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扩大成果。为了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文化在国内外更广泛传播,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还对外藉人士开展武术、书法、中医等培训工作,他们于6月11日举办了非遗宣传日活动,并将于8月8日全国全民健身日宣传话动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交流活动,还将在11月份上海市全民健身节宣传周中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多项活动。精武体育总会带领上海武术队将于7月下旬参加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以促进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华武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钱承飞)
“太极蓉城”赛事首次走进乡村国内6名家搭上“太极大篷车”
“运动成都”成都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太极蓉城”年成都市行政村(社区)太极拳总决赛,日前在温江区万春镇幸福田园举行,20支队伍、近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也是“太极蓉城”系列赛事首次安排在乡村进行。作为今年“太极大篷车”的重头戏,成都市武术协会特邀国内6位太极名家在本周与太极爱好者进行“零距离”接触。
和以往历次赛事不同,这次总决赛安排在“中国最美生态田园幸福新镇”温江区万春镇进行,选手优雅的动作和如画的风景交相辉映,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据了解,当地正积极申请成为我市第一个“太极文化小镇”,本次比赛在此举行使万春镇的太极拳氛围变得更加浓郁。
对于广大太极爱好者来说,未来一周,成都将迎来太极盛事。6月22日至24日,6位名家将分别在城北体育馆、温江区体育馆和温江区万春镇向爱好者传授陈氏、杨氏太极拳。目前,2张授课门票已被各区(市)县全部抢光。为满足市民需要,届时,主办方将在温江区体育馆外通过LED显示屏同步直播讲课的内容。
6月25日,首届全国友好城市太极拳公开赛将在温江区体育馆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昆明、贵阳、兰州、成都等12个城市的14支代表队参赛,这将是一届全国最高水平的业余太极拳大赛。(成都晚报记者孟武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