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克隆人负责

生命不能随心所欲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向前推进,它所改造、创造的对象与人类关系越来越密切。微生物、植物、动物乃至人类自身,使人类第一次可以在生命的最本质特征—遗传上“随心所欲”地改造生命。这是科学的进步但人们也不得不担心,假如人的克隆、转基因动植物、异种移植不断扩张的话,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

生物技术最早是利用微生物研究一些特殊的宁都,如大肠杆菌等。当时科学家最担心的是,这些微生物或是病毒,由于各种原因逃出实验室,产生流行性疾病危害人群。在严格的控制下,这样的事情没有大规模地发生。

现代生物学发展之后,科学家在创造技术的同时,担心的事也越来越多了。如转基因技术,这一技术用于农业,诞生了转基因食品,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可口的食品。但是,如果有一天不小心,致使一个物种疯长,整个生态可能就面临毁灭。

又如基因治疗。假如将这一手段在生殖细胞上进行的话,人为的下一代是否会变异?

又如异种移植。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以解决人类器官移植供体不足,但随之而来的也可能是一些不良后果。科学家发现,猪身上带有两三种逆转录酶病毒,如艾滋病,在猪身上不会感染,通过异种移植将猪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后,却可能感染。

克隆人的质量谁来保障

我们要严格区分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应该严格控制,而且绝不能做。克隆仍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姑且不论,就其技术本身而言也还有两点不可克服的缺点:

其一,克隆人是单生殖,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是低级的生殖方式,历史证明,人类进入有性生殖之后,才更加优质。

其二,有性生殖有一个基因程序重组的过程,父母的基因结合后,新的生命要进行重组,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是精雕细刻的。而克隆的无性生殖过程,长则几天,短则几个小时,是一个粗糙的过程。就从克隆羊来说,我们只知有一头克隆羊多莉,但它是在对只羊进行克隆后诞生的,其成功率是0.36%。科学实验可以有失败,克隆人能经受得起这种失败吗?如果克隆出来的人缺胳膊少腿、内脏不全,谁来对他们负责?科学家有创新的权利,但也应对这种创新负起社会责任。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毕竟不是物品,不能随意制造,否则生命将不会受到尊重,人们也将不会珍惜生命,而且可能随意毁坏。对人的不尊重,其实就是人性道德的滑坡,迈出了这一步,就将一直倒退下去。况且,克隆人与真实的人完全不同,我们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基因编码,而是基因编码与环境相作用形成的社会人。

科学研究也应该有所规范

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克隆人有许多技术问题,还有异种移植,因为有可能从动物身上带来许多疾病,也不能做。就是目前兴起的干细胞研究也如此。干细胞研究实质就是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因为是用于治病而被提倡,但是,干细胞用于生殖和胚胎也同样受限制。

许多国家都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英国也已经通过了相关法规,条款各有不同,中心思想相似,即鼓励治疗性克隆,不允许生殖性克隆;不能将干细胞研究用于胚胎,移植到实验室是犯罪行为;不许将人的胚胎与动物胚胎混合,形成嵌合体;不许买卖胚胎等。核心是对人的尊重。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从中国的情况看,在生物技术领域,从反对角度而言,潜在危机似乎还没有发生。但是,有一种思潮应该警惕,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家、决策者的唯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论,认为科学技术能带来一切。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应该充分认识技术的作用,同时,也应充分估计它的负面影响。

20世纪的反思

其一是原子弹,原子理论是科学论,但是原子弹的问世并在日本投放后,它产生的危害才让人类感到恐惧。爱因斯坦是原子弹制造的倡导者,但也是禁止使用原子弹的倡导者。

其二是纳粹医生在集中营用人体做实验,本来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却成了残害生命的魔王。生物医药技术还有什么价值?

其三是农药化肥大规模使用对环境造成破坏。20多年前,有一本书叫《寂静的春天》,描述生态与环境遭破坏之后,春天的鸟不叫了,花不开了,本该生机盎然的春天变得一片寂静。

于是,科学的伦理,社会观被提出来。我们提倡科学伦理,不是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伤害,让它对人类更加有利。生物与科学技术一样,更加需要人文关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zl/1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