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案一则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sohu.com/a/330332735_12022492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高发于欧美国家,亚太地区门诊就诊人数也逐年上升。UC具有诊断难、治疗难、防复发难、长期管理难等的特点,属于消化系统难治性病种。目前的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为主。常用的中医药疗法包括中药、针刺和艾灸等。今日介绍笔者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案一则,以飨大家。

患者孙某,男,36岁

主诉:腹泻1月余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一日5到6次,便质稀薄不成形,黏液血便,畏寒,不敢食生冷食物,食后腹泻加重,舌淡苔黄,脉迟缓。

既往史:溃疡性结肠炎,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每日2次,一次2片治疗。

中医诊断:痢疾

寒热错杂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门诊处方:

乌梅10g细辛3g党参20g茯苓15g

葛根20g地榆炭20g白芍20g大枣15g

当归10g肉桂6g秦皮10g白头翁15g

陈皮10g炙甘草10g白及8g川椒6g

青黛10g(包煎)黑顺片8g

共7付,水煎服1日2次

二诊:4月10号患者大便次数减少,一日3到5次,便质稀薄不成形,仍有黏液便,便血减少,仍有畏寒,不敢食生冷食物,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迟缓。上方去白及改加仙鹤草30g加炒麦芽15g、炒谷芽15g麸煨肉豆蔻10g白头翁增量为20g黑顺片增量为10g。共6付,水煎服。1日2次。

三诊:4月17号患者大便次数减少,但仍有腹泻,一日3到4次,便质稍成型,无血便,仍有黏液便,畏寒症状减轻,仍不敢食生冷食物,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迟缓。上方基础上去秦皮、川椒,加巴戟肉20g杜仲20g烫狗脊30g黑顺片增量为12g。共6付,水煎服。1日2次。

四诊:4月24号患者大便次数减少,一日2到3次,便质成型,无黏液血便,畏寒症状减轻,可食生冷食物,食欲有改善,舌淡苔白,脉迟缓。上方肉桂增量为8g,去地榆炭。共6付,水煎服。1日2次。

五诊:年5月8日,患者诉大便每日1-2次,基本成型,无粘液脓血,怕冷明显好转,可食少量生冷,食欲好转,腰痛好转,嘱患者美沙拉嗪片减至2片/日。中药处方调整如下:

党参20g茯苓15g葛根20g陈皮10g

青黛10g白芍20g黑顺片12g当归10g

麸炒山药20g肉桂6g乌梅10g大枣15g

白头翁20g煨肉豆蔻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

仙鹤草30g烫狗脊30g羌活10g细辛3g

盐杜仲20g炙甘草10g

7剂,日一剂,水煎服

六诊、七诊患者病情稳定,随证加减,至八诊年6月5日,患者诉因重新回到岗位,因工作原因需上夜班,致使过度劳累,再次出现少量脓血便,大便次数仍1-2次,身体疲劳,故调整中药处方如下:

党参20克茯苓15克葛根20克陈皮10克

白芍20克青黛10克麸炒山药20克炙甘草10克

大枣15克白头翁20克煨肉豆蔻20克仙鹤草30克

烫狗脊30克盐杜仲20克干姜6克补骨脂10克

吴茱萸3克鸡内金10克炒扁豆20克侧柏炭12克

白芨10克秦皮15克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九诊:年6月12日,患者诉脓血便消失,疲劳好转,怕冷明显减轻,余无明显不适,今日起嘱患者停美沙拉嗪,单纯以中药治疗,上方加广藿香12克

14剂,嘱患者前7剂每日一剂,后7剂每2日一剂,14剂共口服21天。

十诊:年7月3日今日来诊,患者诉大便每日1-2次,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今日起继续口服调理,处方如下:

葛根20克陈皮12克白芍20克青黛10克

麸炒山药20克炙甘草10克煨肉豆蔻10克仙鹤草30克

盐杜仲40克干姜6克补骨脂10克炒白扁豆20克

秦皮15克乌梅8克广藿香12克黑顺片8克

红芪10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生地15克。

7剂,继续每2日一剂。

择期停药。

按语: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目前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疗效显著。

作者简介:

王维,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中医师,第三届河北省“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医院脾胃二科,先后师从全国名中医刘启泉、高社光教授,擅长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消化道肿瘤、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肠梗阻等常见消化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地点:医院脾胃二科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病房)

周六全天(门诊诊室)

-,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zl/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