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泌尿系感染
男性泌尿系图示
尽管导管材料在不断改进,复发性有症状的泌尿系感染仍然是脊髓损伤患者长期清洁间歇导尿的主要并发症。由予评估方法和定义标准不同,其发病率在文献中存在差异,为8.9%~25.8%,在确定泌尿系感染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导尿操作不规范、流质食物摄入过量、高龄、损伤程度重、高位截瘫等。针对由他人导尿的患者比自行导尿是否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这一观点,国外学者有相反的观点。同时,为避免常规冲洗膀胱导致输尿管返流的风险,可采用改良膀胱冲洗方法,配合膀胱内压力的监测以减少泌尿系感染。
此外,国外有学者针对蔓越莓汁能够预防尿道中细菌这一观点进行研究,发现蔓越莓汁的应用对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改变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措施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2尿道创伤
尿道创伤是清洁间歇导尿的常见并发症。尿道创伤可损害尿道黏膜,甚至造成继发感染、尿道狭窄等严重后果。据报道,30%的患者长期存在创伤后尿道出血,而由于解剖结构的不同,女性患者发病率更高。
尿道创伤的主要诱因是导管润滑不足或在插入导管时用力过猛,这与导管的材质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于存在尿道创伤高风险的人群应尽量使用亲水涂层导管,保证导管在插管前已充分润滑,缓慢插管,如果在插管过程中遇到阻力,切不可强行暴力插入,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亲水涂层导尿管图示
3疼痛
疼痛也是清洁间歇导尿的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的舒适感,甚至导致患者放弃清洁间歇导尿。插管时的疼痛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而拔除导管时的疼痛可能是由于抽吸效应将患者膀胱壁拉人导管孔所导致。此外,对于尿道狭窄的患者,可能需要间歇性扩张尿道,从而会导致不适感与疼痛感。大多数尿道狭窄患者间歇性自我扩张的疼痛为中度,生活质量差。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缓慢而稳定地插入或移除导管,减少疼痛的发生,护理人员同时也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给予患者缓解疼痛的建议。
插管时动作应尽量轻柔
4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图示
尿路结石形成后可引起严重的刺激症状和血尿,好发于长期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其综合发病率可达10%。尿路结石是由于膀胱感染后,尿素分解有机物,高残尿水平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遵循饮水计划
在清洁间歇导尿的实施过程中,保证患者充足的饮水量,加强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膀胱结石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在行健康教育时,应指导患者有效地遵循饮水计划,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询问患者泌尿系症状,及时发现尿路结石以对症处理。
5其他并发症
尿道狭窄图示
清洁间歇导尿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如尿道狭窄、尿道假道形成等,一般男性患者尿道狭窄较多,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据报道,4.2%的患者因尿道创伤继发尿道狭窄,其中86%的患者接受了尿道切开术。而尿道狭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以及前列腺肥大的患者要警惕尿道假道的形成。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评估患者尿道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本文节选自《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研究进展》,原文发表于《护理管理杂志》年5月第17卷5期
作者:赵蕊,马燕兰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